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性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探索,以促进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进步,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从市场化、工业化、开放经济以及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企业的角色转变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电子工业成长的体制变迁。并从投资结构、所有制结构变化及其对成长的贡献角度出发对体制变迁对中国电子工业成长的推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技术进步与顾客需求是推动产业成长与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技术进步对产业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产品创新影响产业的代谢速度,通过工艺创新影响产业的成长进程。本文以数码成像技术时成像产业的影响为例,分析了技术进步在产业生态变迁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产业生态变化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产业技术结构演变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涵盖7个因素18个指标的产业技术结构演变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各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演变能力指标值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综合得分,并对各地区产业技术结构演变能力进行排序比较,具体分析了产业技术结构演变能力的4个组成部分在地区间的差异,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问题是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科技创新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拉长产业链、发展替代产业的重要保障,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传统工业由制造向设计创造升级;产业梯次转移推动传统工业向总部经济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园区循环工业促进经济低碳发展。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仍然需要作出不懈努力。我们的对策思路是:强化科技对传统工业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转型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从市场化改革角度研究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阶段性过程特征,需要把握中国产业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市场竞争的作用特征及其变化。借鉴这些研究的相关理论思路和结论,提出一个在产业演进中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互动过程的分析框架。在这种框架下,研究了中国产业演进中,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实现的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特征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市场化改革条件下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阶段性演进特征,并从这种动态过程特征中分析了不同产业技术追赶效果的差别,进而对中国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提出新的战略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首先通过聚类的方法将行政区域按照它们在高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的积累聚合划分为三类区域。由于三类地区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结构之间存在相互的制约和影响,属于成分数据,本文运用偏最小二乘的方法,对这三类区域的创新人力投入结构以及资本投入结构和创新产出比例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要素投入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林  陆亮亮  刘娟 《科研管理》2021,42(8):43-58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融合,模糊了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跨界成长,甚至颠覆产业竞争格局,但国内外文献尚未对此进行应有研究和探讨。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情境,结合商业模式创新视角(要素创新和价值创新)和企业跨界成长方式(内生式和外生式)两个维度,从理论上剖析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跨界成长动态影响关系,并构建具有四种不同情景的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案例比较分析法,选取四种不同情境的典型企业(包括荣昌洗衣、尚品宅配、腾讯、携程)作为案例对象,分别探讨“互联网+”情境下案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跨界成长的影响作用及其发生机理,然后通过案例间横向对比分析,识别了驱动企业跨界成长的客户价值、战略合作关系、价值共创三项关键性因素,并总结出分类模型演化规律。本文研究结论能够对深化企业跨界成长战略的研究思路和视野,拓宽商业模式创新的应用范围以及优化变量动态关系模型等方面提供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深入探析政府财政支持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影响机制。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9-2020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以企业技术获取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回归分析模型,对财政支持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支持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仅在东部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存在较高促进效应,而企业技术获取能力在财政支持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由此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统筹区域高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和重视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等对策建议,为支持与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有机结合了机械、微电子和信息科学技术的一门复合性技术,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机械电子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它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结构组成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能力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钢 《科学学研究》2001,19(3):70-77
如何借助技术转移获得技术能力 ,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运用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演化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 ,从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入手 ,通过刻划技术转移过程的学习性质 ,建立起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能力演化过程模式 ,以期加深对发展中国家企业从技术引进到能力培育和成长过程的理解 ,进而为我国企业自主能力的形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contribute toward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eople based-knowledge intensive organis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in developing knowledge and learning capabilities for innovation in the Ind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sector. The study draw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 sample of 11 of the larges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providers (ITSPs) in India and is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The main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 talen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of ITSPs that comprises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capabilities is the main drivers of innov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showing the link between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knowledge and learning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of ITSPs is developed followed by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两家后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创新追赶历程的探索性案例分析,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是发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序贯性”特征,企业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科学依循技术能力的序贯性。二是发现组织学习和资源治理作为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行动,随着追赶过程的深入也呈现序贯性的演进。三是发现技术(工程)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复杂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向高端演进的关键因素,对其的关注应贯穿技术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冬梅  史雅楠  徐雨森 《科研管理》2019,40(11):123-133
通过对两家后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创新追赶历程的探索性案例分析,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是发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序贯性”特征,企业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科学依循技术能力的序贯性。二是发现组织学习和资源治理作为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行动,随着追赶过程的深入也呈现序贯性的演进。三是发现技术(工程)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复杂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向高端演进的关键因素,对其的关注应贯穿技术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要素禀赋匹配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构建耦合行业特征与要素禀赋结构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分析框架。理论上,单一静态的技术进步路径、动态的技术进步路径和自主研发对国家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表现程度依次增加。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生产函数构建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对技术选择模式与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对行业特征和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选择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与模仿和外商直接投资与模仿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技术进步来源;国内技术引进与模仿和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有显著负向影响;行业特征和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选择模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动态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整合了动态能力和新创企业绩效的理论架构与维度,揭示了动态能力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以中小型新创企业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响应、技术柔性和组织柔性变量对经营绩效和成长绩效产生影响,经营绩效具有中介效应,环境动态性调节了动态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代工企业如何实现由OEM向ODM乃至OBM的战略升级?基于管理者认知与动态能力的理论视角,通过一个两阶段框架分析了代工企业在管理者认知的引导下,应用动态能力实现战略升级的基本过程。这一理论框架勾勒出两个升级阶段中管理者认知、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升级绩效四个构念具体维度之间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8.
郭亮  綦良群  于渤 《科研管理》2019,40(9):211-220
技术集成能力是衡量企业资源配置水平,影响企业集成创新效果的内生动力,其形成方式与成长过程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借鉴企业基因理论,从仿生学视角剖析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本质,运用实证方法探究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的具体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结构模型,揭示其成长“黑箱”。研究表明,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是由技术链和管理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信息监测、组织柔性、系统整合和技术学习是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技术集成能力成长的驱动要素。技术集成能力基因通过复制、变异和重组的一系列进化过程,实现要素匹配和功能优化,完成能力的适应性演化,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旨在为基因结构模型研究由概念性构建向实证识别提供全新思路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9.
Latecomer firms from emerging economies upgrade their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by providing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services to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from advanced countries and extend their role across the global value chains. Existing firm-level taxonomies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cannot explain why most latecomer firms fail to transit to advanced levels in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proposed framework combines firm-level taxonomy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with catch-up trajectory to argue that, under the knowledge regime of a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atecomers’ learning experience differs from those as posited by previous studies. Using the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as the empirical anchor, this paper shows that firms undergo ‘critical transition’ in learning which involves sustainable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momentum-generation to reach the advanced level. It shows how OEMs build knowledge to leapfrog incumbents without competing with their branded customer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and open innovation are critical sources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技术创新能力受到企业R&D活动以及其它一些创新活动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许多企业以外,如政策环境、对外交流、融资氛围、基础设施、创新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利用现有统计指标,建立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并利用2002年R&D资源清查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