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茹 《现代传播》2007,(2):152-154
按照米克·巴尔的说法,所谓叙事文本,就是“叙述代言人用一种特定的媒介,诸如语言、形象、声音、建筑艺术,或其混合的媒介叙述故事的文本。”①电视所采用的媒介主要有两种,声音和画面。电视的声音包括画面内声音和画面外声音:画面内声音主要有人物同期声、现场音响等;画面外声  相似文献   

2.
李柯 《新闻前哨》2000,(7):25-25
如果说印刷术的发明及近代报纸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传播革命,那么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问世则是第二次传播革命,而在现代科技中与通信技术、传播技术相融和的电子技术将是意义更为重大的第三次传播革命。电视的出现,使人们对文字的模糊想象变成了具体的声音画面,正是电视声画统一的优点,使它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部分。 声音和画面同为电视的两个要素,相辅相承,任何一方的缺陷都会影响报道的完美。专题片作为比新闻更深一层次的报道,尤其要求声音与画面的配合,这里的声音既包括现场音、采访,也包括解说词…  相似文献   

3.
谈谈电视荧屏的字幕□范靖国画面和声音,是电视传播的两大媒介。电视荧屏的字幕,为什么能在电视传播中具有重要功能?这首先要从电视画面的功能与特性说起。(一)作为电视节目基本构成单位的画面,具有“多义性”的特征。也就是说,电视中单个画面的涵义,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4.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章旭明 《新闻窗》2013,(1):59-62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艺术的两大要素,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画面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声音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里所说的声音包括解说、音响和同期声等听觉内容,其中同期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同期声,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音在拍摄时同期录音的意思。一般来说,就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现场摄录电视画面的同时通过电子设备记录下来、用在新闻报道中表现新闻现场主体的各种声音。  相似文献   

6.
注重发掘同期声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认知、感受世界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电视作为当今社会主要信息来源的媒介之一,正是因为其图声并茂地创造逼真效果、还原真实事件而充满活力。同期声作为电视摄制中的同步记录,仅就真实性而言,其吸引、感染观众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在电视表现中发扬同期声的作用,对于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正确认识同期声电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具有多种表现手段,画面和声音则是构成电视的两大基本原素。其中,画面的地位无庸质疑,但声音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里的声音包括解说、音响和同期声等听觉内容。所谓同期声,是…  相似文献   

7.
关于电视短新闻的文字稿的写作,目前有着不同的说法,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画面和声音功能的不同理解上。在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电视画面和声音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相互游离的。它们的相互联系可以说自一条电视短新闻的构思之初就开始了。新闻写作是以采访为基础的,电视也不例外。当我们在考虑电视新闻写作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已经经历了前期采访、现场采访拍摄、初步编辑等过程,此时构成电视短新闻的典型画面已经成型,我们主要考虑如何写出与这些画面相匹配的语言文字稿。有人很形象也把电视新闻的写作比喻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  相似文献   

8.
以声音作为信息载体的广播媒介,无法像电视媒介一样,通过丰富的画面语言给人们带来直观的感受.与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奥运宣传和报道相比,广播媒体的声音似乎略显微弱.  相似文献   

9.
苗巍 《记者摇篮》2010,(9):45-45,44
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媒介传播样式,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是借助电视媒介声音、画面和文字整合的特点,运用声画一体、视听结合的多样性、综合性、共享性的多元电视媒介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赛事、体育事件、体育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人和事进行判断、分析、评价,发表意见、阐释观点的一种电视媒介传播样式。  相似文献   

10.
吴雁 《新闻传播》2005,(11):41-43
同期声原本是指与画面中人物同步出现的声音。它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提问、采访的声音;被采访对象叙述事实、提供情况、表达观点的声音,以及新闻现场的效果声。同期声作为电视传播系统的基本元素,不再是电视画面的一种点缀,而是和所有表现主题息息相关的一个有效的信息文本,作为新闻事实的一部分,它的运用使新闻内容更具真情实感,同时给受众以充分的信息感受,增强了新闻的准确性、权威性和说服力。可以说,同期声从它诞生起,就成为电视新闻传播中最具魅力的声音,它以来自现场的真实的声音减少了传播过程中把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中,从传播内容和信息的媒介与符号看,报纸靠文字、照片、图表、线条,电视靠声音和画面,广播靠声音。很显然,相比较,广播传播手段单一——只能靠声音诉诸听觉。既然这样,说“广播,不能忘记声音”,岂非废话?不然。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不少广播媒体近些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甚至忘记了对声音的关注。 一般说,广播声音由三部分构成: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声音,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声音,文艺性节目中音乐、曲  相似文献   

12.
电既是声画媒介,电视新闻工作者采集素材,编辑画面,打上字幕,最后输出新闻作品.电视新闻语言是指构成电视新闻的画面、声音、灯光和色彩等.  相似文献   

13.
白剑 《中国地市报人》2013,(Z1):103-104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事物都有很多面。新闻事件也是如此,既可以从这个角度报道,也可以从那个角度报道。比如报纸和电视,报纸是纸质媒介,而电视则是有画面和声音的,媒体特征不同,选题自然不同。即使同为纸质媒介,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为各家纸质媒介的定位和立场等不同。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媒体采用一种或几种媒介传播形式:报刊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画面播放节目。网络新闻媒体则兼容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和发送信息,实现了“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单一和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具有传播方式多媒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电视隐性采访在我国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这种采访方式的特殊作用,不少电视台都采用过隐性采访。笔者认为:电视隐性采访能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电视区分于其他媒体的根本就是声画结合,而电视隐性采访偷拍偷录的采访形式,始终在新闻现场用画面和声音记录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常砚溪 《新闻窗》2011,(4):71-71
电视媒介凭借文字、画面和声音兼备及政府机构支持的天然优势,目前依然在媒介处于优势地位。尽管电视媒介在运作过程中不乏经典之作,但强势状态在逐步削弱。如何在传媒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把电视产业经营好,无疑是传媒界的焦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尽管有各种主张,  相似文献   

17.
电视风光片是声画结合的,它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声音服务于画面。电视风光片制作精细,画面讲究,要求解说语言具有艺术性,并与画面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交相辉映。那么,怎样才能解说好电视风光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电视与其它传播媒体的不同之处,主要是除了具有先声夺人的声音之外.还有动感的画面形象,而且画面比声音更重要.因此说画面是电视传媒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性鲜明的电视节目形态。在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中,如何处理好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历来是个重要的问题。一部好的电视作品势必要动用电视的多种表达方式,形成一个完美的综合视听休。 一、在电视这个视听综合艺术里,声音和画面同是重要的表现手段。 对于一般电视节目,人们习惯上将各种构成因素归结为两大类语言: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包括画面的色彩、构图、影调、光效以及字幕信息等;声音语言包括同期声。解说、音效、音乐等可听手段。电视语言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正电视记者在采访新闻时,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摄画面,录制声音,出镜主持,了解第一手鲜活材料;而报纸记者如果一时赶不到现场,还可以通过电话进行采访,也可以事后采访当事人和目击者。现在有的电视记者前期采访能力还不如报纸记者,电视采访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报道干巴巴,影响了可看性。由于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对于电视记者来说,更要注重的是必须努力提高前期采访能力。一、电视采访比报纸采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