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古文经学派大师章太炎基于对近代中国西化风潮的清醒认识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发出了“用国粹激荡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呐喊。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开办国学讲习会所,总结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章太炎发挥了先锋作用,对传统国学的存续做出了特别贡献。  相似文献   

2.
萨瓦卡尔是印度教民族主义领导人,其思想对印度影响至深,包括独特的种姓制度观。他号召改革种姓制度,谴责种姓通婚限制,要求根除不可接触制,同时却对种姓的团结和稳定念念不忘,充满矛盾。究其原因,是社会理想主义向政治现实主义的折服。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举世闻名的。其划分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世上罕有的。下面我试从法律角度对印度种姓制度作一探讨。首先,为了顺利推行种姓等级制度,统治者无可避免的借助神的力量。印度的主要法律文献《吠陀经》是婆罗门经典文献。其自称由仙人受神启示诵出而整理成文:《三藏》经中的《律藏》具有明显的法律性质,更是乔达摩的言辞之整理。印度最重要最完备的法律文献《摩奴法典》一开头就宣示本身是神摩奴讲授的内容。摩奴尊者将在法典中“如是依次将关于一切原始种姓和杂种种姓的法律宣示给我们”。印度的法律和宗教密不可分,互相混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低种姓集团的参政意识逐步提高,低种姓政党不断涌现,种姓协会日益活跃,使低种姓成为印度政坛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这种现象除了低种姓自身政治意识的觉醒外,与政党对种姓的利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等密切相关。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双重性的特征。一方面把印度引向民主化、世俗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则把印度保留在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制度中,这将大大延缓印度社会在整体上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印度早期佛教如何对待种姓制度是印度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资产阶级学者的印度史著作里,对于这个问题,一般所论很少,而且也未能作出深入、明确的分析。就英国资产阶级学者的印度史代表著作来看,V.A.斯密司的《早期印度史》对佛教几乎无所论述;《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关于早期佛教时代的两个专章也未论及佛教政治思想。再就印度本国资产阶级学者的代表著作来看,《印度人民的历史与文化》第二卷有一节专论佛教教义,组织与早期发展史,而关于佛教对待种姓制的态度,则只是简单地说“婆罗门之对优越种姓地位的要求遭到了反对,但是种姓制却因刹帝利是高于婆罗门的种姓的教条而暗暗地被认可了”;R.C.马占达在《古代印度》一书中也只是说佛教“反对婆罗门所僭占的优越地位”。他们也说明了一些历史事实,但是由于没有联系到当时历史条件与阶级矛盾特点来进行分析,所以没有能充分阐明佛教种姓制度观的真相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种姓制是印度社会独特的一种等级制度。印度独立后,采取了种种措施以消除种姓问题,种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种姓制残余依然存在,“新佛教运动”的兴起表明了种姓问题依然严重。而种姓制度是与印度文明、印度人的思想观念紧密相连的,加上种姓政治的出现,使得这一制度有了得以延续的载体,所以根除它是很不容易的。但只有根除它才能使印度这个文明古国焕发青春,因为它仍是印度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存在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其特点和作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当今种姓制的政治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在:低种姓群体政治上进一步觉醒,他们形成自己的政党、协会等组织,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政党对种姓的利用增强,各种选举离不开种姓因素;种姓冲突频仍,导致政局动荡,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分量加重。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群学”观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新个体主义”,即对儒家传统群体主义思想束缚的突破与对西方“公理群体主义”压迫的反抗的结合。章太炎“群学”观既抵制和消解东西方群体主义思想权威,又力求维持“群”与“独”的对立统一与平衡协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学课程的源起
  国学概念的提出,一来源自于清光绪末年开始推动的“废科举、立学堂”、一味强调“教习西学,以富国强兵”的新式教育体制,为此政府觉得应该在新式教育中仍保留中国学问的地位,希望在西学冲击之下,学生仍要读点经书。国学概念的提出,二来源自于当时的梁启超、黄节、邓实、章太炎、刘师培等革命党人,他们认为“国学”是一个国家的立国精神:“国粹者,一国精神所寄也。其谓学,本之历史,因乎政俗,齐乎人心之所同,而实为立国之根本源泉也。”(《国粹学报·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强调国学不等于“君”学,内涵非经学之儒家一家之学,而应“复兴古学”,意指具批判精神、反封建君主专制的诸子学。  相似文献   

10.
安姆贝德卡博士是印度近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贱民反抗运动的领袖,他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反抗种姓制,为下层民众寻求社会平等的斗争.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文章认为安姆贝德卡博士走上这反抗种姓制道路的原因主要是他认识到了自已出身低下,饱受屈辱的根源是印度存在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尤其是在他留学期间接触到西方启蒙思想和民主平等的思想之后,推翻种姓制获取社会平等的意识更加强烈.而印度思想家的社会改革思想也让他得出了只有彻底推翻种姓制才能改变印度社会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1.
《真灵位业图》"九宫"位的设置是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宫"观念的一种继承和改造;九宫位主神张奉出于《真诰.稽神枢》正文,该正文则源于晋谢沈的《后汉书》,而陶弘景的注释仅出自《三国志.魏书》,未能追溯到谢氏的记载。通过这两点的分析,有利于深化我们对《位业图》"九宫"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冷清秋是张恨水在《金粉世家》中鼎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清秋人物形象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冷清秋的命运不仅鞭挞了腐朽的封建意识,同时也表达了张恨水面对现实社会的酸楚与无奈,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3.
“六经皆史”说是章学诚站在学术史的立场通过对传统史传文体的批判而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史学命题,它不限于对史传文体做客观的分析,而是重在探究撰史的作意,强调专家之学。他所提出的记注和撰述传史理念,是对刘知几言事分立、相兼观点的深化;而“《书》亡而后《春秋》作”的命题具体勾勒了先秦两汉史传丈体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尸骸”意象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身体写作可以体现书写者对人本身和历史的独特认知。鲁迅的“中间物”意识既立足于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时代精神,又对看似无所不能的“现代性”抱有警惕。与其笔下“速朽”的“尸骸”意象相比,张承志在反抗和否定精神上与之相似,但在民族“心史”建构过程中走向永远新鲜的“血衣”。不同作家对“尸骸”意象的塑造展示了历史文化环境对人的塑造以及个性的经验与表述。  相似文献   

15.
范培松的《中国散文史》基于对散文本性的“生命”理解,从“史”的构架到体例分期上.着眼在一个“变”字,以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散文主体的“自我”精神裂变为经纬.整合了意识形态制约下的社会文化心理及作家的精神气质和艺术个性,在客观再现“史”的同时,融入了著者大量的生命体验和激情,从而派生出一种形象生动的阐释效应。一种通常学术著作所缺乏的人生意味和阅读快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品质,蕴含着儒道文化的精华。王旭烽在其小说《南方有嘉木》中塑造了一个时代"多余人"典型杭天醉形象,杭天醉身上既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两面性,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7.
郭三德 《培训与研究》2010,(7):22-23,39
张承志的长篇小说《心灵史》熔历史、文学和宗教于一炉,通过主人公"哲合忍耶"百年孤独的信仰之路、殉教之路惊天地泣鬼神的描绘,感知暗淡历史背后的教门、民族、信仰与皇权之间可怕的隔阂与冲突,以及人类走向文明和谐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8.
一百多年来,各种版本、体例的《中国文学史》相关著作已有一千多部,但总体质量却不容乐观。文学与文化历来就是水乳交融的,文化是文学的根,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自然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所以如果削弱、忽视甚至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要想真正读懂中国古代文学那是不可想象的,而这正是目前大多数《中国文学史》著作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涉及中国传统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艺术史及艺术理论等,它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有重大影响,表现在: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追求高尚理想、完善人格的影响,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重视生命美与自然美的影响,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追求"意境"审美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章学诚与其说是一位史学家、文论家,不如说是一位思想家。乾嘉学者为考据而考据,章学诚却在思考学术的意义何在。他提出"六经皆史也"与传统经学之"经学即理学"相抗衡。他认为"六经皆器",只不过是"先王之政典",因此经学训诂不足以明道,而通过文史却可以见道。由"文史见道",章学诚将文、史、哲都结合到了一起,指向了最基本的社会生活,使文与史都有了哲学意义,也使哲学不流于空泛。因此,他站在"道"的高度论文议史,直指文心史意,见前人及时人所未见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