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城》是沈从文著名乡土小说代表作之一,承载着独特的民族区域文化和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独特的民间习俗和人物优良的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生学习。本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 7年版)》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着眼于小说的文化价值分析,以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从语言学习、人物分析、民俗风情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四个方面,初探小说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艺民俗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小说之民俗美予以探析.鲁迅小说从民俗视角设置和推进小说的情节,表现出民俗视角的叙事美;鲁迅小说着力表现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并始终把人物置于其赖于生存的民俗环境,通过对民俗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描写,捕捉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动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鲁迅小说还特别重视并善于把握民俗事象的意蕴,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从民俗角度来看,贾平凹小说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学现象。基于独特的商州历史文化积淀和传统民风民俗的侵染,它呈现了陕南地域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小说世界里的葬俗、婚俗、民间礼俗、人生礼俗、饮食习俗等都呈现出了典型的地域民俗特色。  相似文献   

4.
民俗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高职语文教学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语言文化导入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人文性教育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从民俗语言的涵义、教学导入、文化传承等几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广泛地依附于民俗事项中,并成为一些民俗事项完成和实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形象栽体。民间剪纸是劳动者在特殊的历史、文化、生存背景下创造的文化产品。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已远远超越其本身的审美意义。分析民间剪纸在民俗事项中的具体使用及历史溯源,探究其图形及其隐喻中内在的文化价值,具有丰富的多学科价值,同时从剪纸的活态文化空间中可以更好地体验广大劳动妇女的生存心态。  相似文献   

6.
概览五四后的乡土小说,民俗描写大量出现,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民俗描写蕴含着独特多样的丰富内涵,它是作品表现主题思想、彰显民族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这种文学现象既是时代呼唤的产物,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群众文化发展是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基础,群众文化的发展为民间民俗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支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是群众文化的繁荣和昌盛的重要途径。在群众文化的开展过程中,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民间民俗艺术与群众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为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教育民俗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教育民俗如今面临消亡的命运.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通过学校教育保护和传承教育民俗的重要手段,它是保护和传承教育民俗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呈波浪起伏状发展。戏剧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之一,有其独特的传承结构。《主角》将这种结构外化为人物的行动,成为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核心,使得中华文化血脉得以延续。《主角》中以人物的命运沉浮为线索,分析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曾出现的断裂现象,以及传统戏剧最终能够传承至今的关键所在,呈现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链以及它的显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田野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在探讨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质基础上,从文化生态视角分析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与传承路径,该研究将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语言民俗是民俗事项的一大门类,包括民间文学和民间语言两部分。万荣笑话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口头文学,是成长于黄土高原的一支幽默之花,是万荣人智慧的结晶,是万荣精神的抽象与表达,是万荣社会发展的民间史书。以万荣笑话为例,探讨语言类民俗作为旅游吸引物的社会、文化及旅游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盛行于农耕时代的民间美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思维、原始信仰、原始崇尚并一代代传承沿袭流传至今,是原始思维的活化石。该文通过周代文学作品《诗经》的内容、表现手法及修辞特色的剖析,来解读传统民俗中传承的民间美术。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盛行于荆楚地的民俗歌舞《扛神》是巫教文化与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它历经数千载的沧桑岁月仍在荆山之麓、沮水流域存有遗迹。文章基于南漳薛坪镇《扛神》的田野调查,通过对地理环境、文化形成的概括与个案谱系传承、生存现状等实地的记述,客观地阐述这一民俗歌舞在当今社会变迁中的弱势文化生态,以引起人们对这一古楚文化音乐现象的历史与现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盛行于荆楚地的民俗歌舞《扛神》是巫教文化与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它历经数千载的沧桑岁月仍在荆山之麓、沮水流域存有遗迹。文章基于南漳薛坪镇《扛神》的田野调查,通过对地理环境、文化形成的概括与个案谱系传承、生存现状等实地的记述,客观地阐述这一民俗歌舞在当今社会变迁中的弱势文化生态,以引起人们对这一古楚文化音乐现象的历史与现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传统村落分布情况及村落中民俗、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探讨了满族文化空间对满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哈尼族民间馈赠礼俗,在其民俗文化和社会文化研究中具有其典型意义,它包涵着密集的民俗信息和社会信息,是一种有形的文化传统的传承,是物质文化和行为传承文化相结合的结晶,更多地体现其民俗行为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武夷民俗文化影像展示与研究是以摄影为媒介把武夷民俗事项中最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视觉化清晰地呈现,使受众能从中认识武夷文化的历史沿革、人物事件、社会状况、自然景观,触摸到武夷文化的脉搏,进而引发人们对其深层思考。本文从民俗摄影涉及的民俗事项入手,提出用田野调查作业的方法,通过差异性、纪实性、专题性和观念性等表现形式诠释武夷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义县社火是东北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丰富的民间音乐与舞蹈。拟从义县社火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表演人物、表演程式、基本动作、民俗音乐、传承体系以及价值与意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保护义县社火的文化内涵与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从四个方面探讨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让学生在享受音乐、探索音乐奥秘的同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能力,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演绎传统文化的兴趣。一、借助传统皮影艺术,创设音乐剧场情境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教师可以创设音乐剧场情境,引导学生以传统皮影艺术形式表现音乐作品。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歌曲《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脱胎于歌曲《反对黄沙会》,对巩固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间剪纸是我国传统生活中最普遍、最原始、最具文化象征的传统习俗之一,是以劳动妇女为主要传承载体的一种流传年代悠久、蕴藏量丰厚的民间艺术形式。柳林作为北方民间剪纸的重要分布区域,其民间剪纸深受秦汉艺术古风的影响,形成了其独有的博大雄强、粗犷浑厚、自由简洁的气魄和古朴风格特征,因此,追溯柳林民间剪纸的历史渊源,探讨其文化贡献,分析其民俗类型,对民间剪纸文化的传承、发展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