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1982年提出报纸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强指导性、群众性、社会性和地方特色。随后,对新闻改革提出“短、快、广、重、活、真”六个字。去年突出抓二版的改革,把上述的要求先在二版落实。坚持干了一年,二版的面貌有所变化,我们有了一些体会。怎样看待省报的二版? 过去我们把二版看作是一版的补充,忽视二版。现在我们的观念改变了,认为二版也很  相似文献   

2.
当今,我国的报业广告经营呈现一种趋势,即由原来制订一种统一模式的广告经营策略——标准化策略,转向针对不同的地区制订不同的广告经营策略——分区覆盖策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继2001年推出《楚天都市报》“宜昌新闻版”后,2004年8月叉相继推出了“襄樊新闻版”、“江汉新闻版”、“鄂东新闻版”,在湖北省形成“哑铃型”的模式——既有覆盖全省的通用版,又有强化重点地区新闻的地方版。  相似文献   

3.
富士星光有限公司由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于2000年10月共同投资2950万美元组建而成。富士星光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成功推出P—、-1M、VPS-A和VP型等高质量PS版,这些高质量的版材一问世,就顺利占领了中国PS版市场。在PS版市场取得全面成功的富士星光,继续全力拓展其产品范围。2003年11月新启动的2号生产线,不仅能生产高品质的PS版,而且还能生产高品质的CTP版材。自2号线正式投产以来,运作情况怎样?新产品热敏CTP版材将于何时正式销售?与其他供应商的CTP版材相比,富士星光的CTP版有哪些优势?富士星光将在7月举行的科印国际高新技术展上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非常荣幸地采访了富士星光董事、总经理横田孝二先生。  相似文献   

4.
翻阅各地报纸,细心的读者都会为它们近年来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打动。各报新的版面设置、新的版式设计、新的办报风格……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小报改为大报,大报小报四版扩为八版、八版扩为十二版……一个前所未有的改扩版热潮正滚滚向前涌动,改革和竞争已成了我国报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但我们稍稍留心一下,会发现有的报纸改扩版非常成功,读者好评不断,有的则不怎么样,还有的甚至走了回头路。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搞好报纸改扩版?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要求我们解决好在新形势下如何办报和如何办好报的问题。 一、…  相似文献   

5.
白长锐 《军事记者》2005,(12):56-56
2004年12月31日,《每日新报》为庆贺自己的5岁生日.推出厚选500版的一份报纸。这样的厚度着实让读叹为观止,也让《每日新报》在同行面前大大神气了一下,一幅“谁与我争锋”的模样。其实,放眼看看陈列在我们面前的各种40—100版不等的报纸,我们不难看出,《每日新报》精心打造500版一份报纸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3月3日浙江电视台周末编辑部精心打造的又一品牌:《浙江卫视旅游版》顺利开播。“一石激起千层浪”,《浙江卫视旅游版》的开播不但赢得了电视同行和旅游界的高度赞誉,更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同时也标志着浙江电视台周末编辑部已经完成了节目调改的战略性转移。可以说,这是我们继1995年创办周末版以后又一个重大战役,是我们向新千年、新世纪奉献的一份厚礼,是我们在较高的起点上,又攀登了一座更高的山头。  相似文献   

7.
对于“军地立交桥“专版经常有人评报说一些肯定的话。“军地立交桥“就稿件的内容来讲,大都讲的是婚姻、家庭生活一类的事,可称为“软新闻“。这便于前面的要闻版、工作指导版可称为“硬新闻“的构成了一天的本报。所以,该版尽管排在8版,其功能不可小视。由此,我们联想到一版报纸的稿件和各个版内容的结构问题。对于一张报纸来说,版面诸多,确实有个合理配置问题。对于一个版来说也有个合理配置问题。品种、长短、“硬““软“、轻重、前后、上下、字体、字号等等,优化配置。经济工作要调整结构,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报纸也一样。配置得当,就会增加报纸的“厚度“,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本报配置不当时有。有时一个对开两版都是长文章;一天的报纸上有一个作者登几篇稿子;同一天的报纸某个大单位稿件过于集中;指导性够了,可读性不足,等等。尽管我们的搭配还没到了失衡的状态,但是,我们在设计整张报纸的时候,在组合一个版稿件的时候,若能更自觉地重视结构配置问题,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些?(2001年2月28日) “军地立交桥”的功能@王作进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开始,《羊城晚报》开设了一个新的版面——《人物》。该版的定位是新闻人物版,每周五期,每期报道一到两个新闻人物,旨在给读奉献一个个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开版以来,其关注度日渐提高,稿件屡屡被各媒体转载。如何把《人物》版编辑得耐读又好看呢?我们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1997年版和1999年版《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中传播学类核心期刊研制的过程、一版的不足和二版的改进,并对第三版的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两年来,我们在报纸新闻版的版面创意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对新闻版的版面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的根本宗旨是根据新闻受众的变化,满足广大志的需求,竭诚为读效或,我们把这些思考和探索称之为新闻版面模式的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11.
对“一刊多版”的透视与分析浙江工业大学薛蓉“一刊多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新态势。其主要特征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版本,包括不同专业内容、不同载体形态、不同语种或不同频率等,出版具有固定名称的同一连续出版物,形成“一刊增殖、一刊多版”、这一现象不仅是科...  相似文献   

12.
增强周末版的新闻性韩白云周末版是依附在党报上的新闻版现在广泛流行的周末版,是对开的活页杂志,还是每周亮相一次的新闻版,对此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周末版的属性应为新闻版,这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报纸是新闻纸,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就以传播新闻为自己...  相似文献   

13.
高杨 《新闻爱好者》2007,(12):84-85
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份高校新闻杂志,《河南教育》(高校版)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求索的道路。在短短两年多的办刊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下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办刊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版是一张报纸的龙头和窗口。“丢大石头,起大波澜”,是大众日报一版多年来一以贯之的风格化的版面传统。本作参与或独立策划、设计的大众日报2000年8月28日一版、2001年7月14日一版、2002年5月11日一版、2005年10月16日一版,连续四届蝉联山东新闻奖一等奖。这组“获奖版面得失谈”,通过对四个获奖版面的剖析,在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的前提下,透视大众日报在版面编排理念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省报一版版式的走势预期。在版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希望这组稿件能给报界同仁带来启示、争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如何办好党报,是新闻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西藏日报近年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2000年(汉文版)、2002年(藏文版)两次成功扩版,最近又实施了新一轮改版,主攻方向是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新闻性、权威性、可读性。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西藏日报在新一轮改版中,确立了“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强化策划、主攻新闻,创新版式、激活版面”的指导思想。我们把“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放在首位,是因为我们认为树立新的观念是改版成功的关键。在观念上,我们强调三个“树立”。一是树立党报观念。党报是党的耳目和喉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6.
潍坊日报改进一版见成效高立基从1995年9月21日以来,潍坊日报下功夫改进一版,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潍坊日报的一版,确保了导向的正确、增强了可读性、精简了会议报道、加大了信息容量,做到了“三统一”、“三突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让...  相似文献   

17.
树立责任意识强化报纸特色──谈谈搞好新民晚报第三次扩版丁法章(一)从1996年1月1日起,新民晚报将第三次扩版,由4开16版扩为24版。对这一重大决策,我们报社从领导到每一位同仁,首先强调的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次扩版不同于1986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18.
一天,孝感广播电视报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汉川报社给你寄来了稿费,汇款单在我们编辑部,请你来领取。”我说:“我一直未给汉川报投稿,他们为何给我寄稿酬呢?”这位编辑说:“我们孝感广播电视报在2000年11月28日《社会聚焦》版刊登了你写的文章,12月10日汉川报在《生活时空》版转载了,由于该报不知道你的地址,把汇款单寄给我们,请我们转交给你。”几天后,汉川报又通过孝感市新闻出版局把样报转交给我。我收到稿费和样报后,深受感动。现在报纸、杂志为了增加信息量,从其它报纸、杂志上转载文章的很多,不少报…  相似文献   

19.
也许数码印刷机在1993年IPEX展会上第一次出现时,还只是带来了一阵轰动,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还有点距离。“无版印刷,一张起印”这些口号,在当时听起来还是有些陌生。但是随着时间的车轮把我们带到2007年,数码印刷已经成为业界一个热得不能再热的话题。数码印刷凭借着它独特的优势,“快速,无版,可变”成为无可争议的传统印刷一些空白领域的替代者。  相似文献   

20.
杨洪连 《传媒观察》2004,(11):58-59
《宿迁日报》于2003年12月,在全国地市党报中率先推出时评专版。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切合地市党报的办好时评版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