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林黛玉是塑造最为成功的典型人物之一。众多的读者总指责黛玉"小心眼"、"敏感"、"孤傲"等,这实在是对作者一番苦心的莫大误会。作者要以这种性格来描写黛玉的自尊自爱,写黛玉的叛逆。这种性格与林黛玉所处的特殊的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她的这种性格,又使她在贾府之中茕茕孑立,形只影单,一步步失掉人心。她的多愁善感更让她愁肠百结,心中的郁闷不能排解,直至最后眼泪也没有了,可以说是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简·爱的性格本质不是反抗 ,而是追求自由。她的反抗行动的动力和目的在于心灵的自由要求。简·爱的自由精神存在于她的丰富、统一、和谐的性格中 ,并由她的丰富性格涵养、保有。简·爱不盲从于任何意识形态 ,她有着真诚的心灵和独立自由的思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偷窃的背后     
小柏是个很男性化的女孩子,性格豪爽、开朗健谈。中午她约了我之后,我一直在猜她这样性格的女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烦心事。  相似文献   

4.
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李清照,性格具有多重性,她自强却不能自立,温柔、风趣却专横,多愁善感却刚强正直,敢于追求却无所顾忌,这种性格直接影响了她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的不朽之作。它既是一部历史小说,又是一部爱情小说。她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个独特人物形象即女主人公郝思嘉。她美丽、善良、勇敢、坚强,具有男子般的性格;同时又自私、骄傲、贪婪而且不择手段。她独特的性格使她具有独特的魅力,并以此征服了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6.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的不朽之作。它既是一部历史小说,又是一部爱情小说。她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一个独特人物形象即女主人公郝思嘉。她美丽、善良、勇敢、坚强,具有男子般的性格;同时又自私、骄傲、贪婪而且不择手段。她独特的性格使她具有独特的魅力,并以此征服了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7.
偷窃的背后     
苏娟 《广西教育》2007,(4C):14-15
小柏是个很男性化的女孩子,性格豪爽、开朗健谈。中午她约了我之后,我一直在猜她这样性格的女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烦心事。  相似文献   

8.
孔倩雯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1):68-68,73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红玉形象的塑造不是对黛玉形象的简单临摹。她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沾染有当时社会主流文化的痕迹;她既有传统女子古典静雅的气质,又有现代女子的从容大方。红玉虽是一个才女,但她的性格缺陷却直接导致了她投水自尽的命运悲剧。文章从性格、心理方面对红玉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试述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对红玉性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以美国内战为历史背景,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斯佳丽这一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这里以斯佳丽的性格分析为主线,阐述了斯佳丽性格的双重性,她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她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探究了斯佳丽性格形成的根源,并指出了斯佳丽性格的缺陷所在,目的是在鉴赏人物性格的同时,探讨该人物性格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常常为上小学的独生女儿担忧,担心她小小年纪性格竟少有的倔强、孤僻,担心这种性格将会导致她今后人生之路的磕磕绊绊,担心她生活、事业不成。也许,人们会说我是“杞人忧天”。可古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怎能不为女儿的性格担忧呢!那天,天有些阴,又在放学时下起了雨。雨  相似文献   

11.
特定的童年生活,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养成了萧红任性、倔强、执着又敏感、细腻、柔弱的性格。这一性格影响了她的人生道路、学创作风格。其敏感、细腻使她的作品具有沉郁、悲凉、寂寞的风格;其女子雄风又使她的作品具有雄浑刚健的风格;她的执着倔强使她不随俗、不从众、不拜倒在大家、名家脚下,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摸索并创造出独特的小说样式,成为与众不同有着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女作家。倔强和敏感这两个性格的主导因素,指挥着、统制着她的作品,影响了她的人生道路,导致其作品风格的丰富多彩和小说模式的创新,也决定了作家归向悲剧的人生终点。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横跨南北宋的著名词人 ,在其几乎所有的后期词篇中 ,都流露出浓厚而执着的怀乡情结。作为时代的见证人 ,她深情地倾诉了历经劫难后对故国、亡夫、旧时的悼念和追怀之情 ,从而使其怀乡词体现出突出的独特性、丰赡性。尤为值得肯定的是 ,她的这类作品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呈现出不容忽视的鲜明的爱国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抒情小说家的萧红,同样以真情创作散文,演绎人生,每一篇散文,都是其人生轨迹的记录,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至真至纯的友情,有苦多乐少的爱情,有深沉挚烈的思家爱国之情,通过情感世界显示自己的人格精神,创造了情景交隔、意境优美的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4.
朱淑真一生悲哀,嫁非所爱,漂泊东西。她把满腹愁苦灌注在她的诗词作品之中。尔后虽其大部分作品被其父母一火焚之,亦有少数有幸得以存世,后人结集之,名曰"断肠"。何为断肠?古人云:悲之极也,肝肠为之寸断。纵观朱淑真一生,经历着错嫁、思亲、相思、曲高和寡、叛道的感情煎熬,这些情愫最终凝结成了她的断肠之悲。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以“舟”为写情寄意的道具,三首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泛舟词,清晰地展现了其个性情怀发展、演变的轨迹。少女时期的《如梦令》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展现了她充满童趣的率直、活泼的个性;少妇时期的《一剪梅》则表现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及其对缱绻爱情的渴求,展现了她敏心善感的女性意识;晚年的《武陵春》则表现了词人伤时感旧的哀思和情浓意切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她孤独憔悴的凄凉情怀。李清照从少女到少妇的情感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生活底色是温馨朗润的。而从贵妇到“孤舟之嫠妇”的情感转变则是突发性的,其情感基调是凝重灰冷的。  相似文献   

16.
冉冉的诗歌是以她早年的生命经验为根基的。其作品对读最强烈的触动是自然民俗人事的新异。更重要的是寻常事象显露出超乎物理时空的意蕴,给人宁静、久远、奇幻之感,她较早自觉避开对特定自然地域风情的表层摹写,而致力于发现属于个人的独立艺术世界及其后的精神空间,她以冷静锐利逼近生存本相,给纯净素雅的底色加上浑浊沉重,这无疑拓展了其创作维度。其诗独立纯正的品性依凭于语言。一方面语言闪烁着天然的灵光才情;另一方面近作语言又有反向拓展迹象;冷硬而略显滞涩,再一方面语言的内在韵律和谣曲化又带来诗的可诵性。  相似文献   

17.
小说《八月之光》中的琳娜是一个饱含原始性的隐喻符号.福克纳通过对意象来源进行解释,对琳娜的生活环境、服饰以及她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行描绘,从静态层面上塑造了琳娜的原始性存在;通过琳娜的杰弗逊寻夫之行,福克纳把琳娜的自然人性与南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异化人性进行对比,从动态层面上刻画了琳娜的原始性存在.《八月之光》中的琳娜展现了自然人性的光辉,她的原始性存在不仅体现了作者保守主义的创作思想,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南方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罗杰斯的"反射"理论来理解莱辛的现实主义小说《简·萨默斯的日记》,并分析她是怎样在这部具有自我代表性的作品中,采用心理疗法的形式,以心理分析和小说人物的双重身份,通过以镜自鉴、以镜鉴世来构建自我的。  相似文献   

19.
周婉如是晚清黔西北有名的女诗人,她才华横溢、心怀壮志,有着当时闺阁中人所不及的胸怀和气质。但诗人生不逢时,那个时代没有给一个女性提供驰骋壮志的机会,她只能郁郁地在闺阁中终老一生。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造成了周婉如的人生悲剧,体现在她的诗歌中,就表现出身束闺阁、功业难成和知音难寻、青春易逝所产生的悲愤和忧愁,虽然她的诗歌中也有一定的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但并没有起到消解的作用,反而使她的悲剧意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0.
冰心作品的主题贯串着“爱”和“美”,这取决于她幼年时期情感模式的形成,生活经历、生活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平和温暖的家庭环境、对大海的一片痴爱、父母的挚情至爱,形成了其情感模式的基础.这种“冰心式的爱的情结”,使她对生命、对母亲、对童真、对自然、对祖国、对人类、对和平怀有温雅真纯的感情,影响了她一生的创作.她以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爱的内蕴和自己高洁的人格,完善了作品主题,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