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6年7月10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推出了全新的午夜谈话节目——《万峰时间》,将浙江电台文艺台的著名节目《伊甸园信箱》搬上了荧屏,每晚11:45-12:30播出。这不仅是浙江省内受个电视夜谈节目,也是广播与电视结合的一种新体验。由万峰主持的广播节目《伊甸园信箱》自从1996年开播以来,就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他犀利的语言风格开创了广播谈话节目的新风格,受到大量听众的支持,但他的特立独行也遭到很多争议,有人直言,万峰的节目以骂人出名。节目声名远扬,陆续被全国18个省份的30多家电台转播,甚至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也能听到万峰在午夜…  相似文献   

2.
《伊甸园信箱》节目是浙江广播电台文艺频道的一档具有全国影响的品牌节目。去年,中央电视台曾在专题栏目《人物》中这样介绍《伊甸园信箱》节目主持人万峰,“今年59岁,他是电台里年纪最大的主持人。在近五年来杭州的所有电台中,万峰主持的《伊甸园》收听率始终排在首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5个省市50多家电台转播该节目。国内众多主流媒体也非常关注这位极具个性的广播主持人。万峰已经拥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万峰的成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十年一剑.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3.
从2006年7月10日午夜11点45分开始,浙江电台文艺台《伊甸园信箱》主持人万峰走上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荧屏,主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午夜谈心节目《万峰时间》。一时间,杭城的主要报纸《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均发布相关报道予以关注,成为炎炎夏日里的炒作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伊甸园信箱》是浙江电台文艺频道的一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节目,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22:00到23:30。《伊甸园信箱》节目自1996年12月正式开播以来以家庭情感生活及社会教育为中心内容,主持人万峰以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东方电视台,1993年)算起来不过七、八年的时间。有全国性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出现更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由此之后,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可谓方兴未艾。据统计,全国各电视台已有这类节目上百个。《实话实说》,《荧屏连着我和你》、《有话大家说》、《谈话》……这些平实的栏目名称凸显了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6.
宋立红 《大观周刊》2012,(34):68-68
情感热线节目是结合了早期的热线节目和谈话类节目发展而来,在中国可以认为是始创于1996年浙江文艺广播电台的“万峰时间”——《伊甸园信箱》。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之后,情感热线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情感热线旋风”。各地电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情感热线类节目,如辽宁电台的《轻风夜话》,天津人民电台的《夜访百家》,深圳电台的《夜空不寂寞》,哈尔滨文艺广播电台的《午夜倾情》,黑龙江都市女性广播电台的《叶文有话要说》等等。  相似文献   

7.
项华 《视听界》2010,(1):107-108
1996年5月12目,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开播,为中国电视读书节目树立了一个标杆,一时间读书节目甚是红火。2004年,《读书时间》因收视率等原因遭到末位淘汰,各地开设的读书类节目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近年来,只有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河北卫视的《读书》等极少数的读书节目依然在顽强地生存着。电视读书节目真的没有生存空间吗?其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8.
电视读书节目处境艰难, 一是电视读书节目收视率低,二是经营问题一直难以突破。由于电视读书节目收视率较低,近年来频频发生夭折事件。1998年以来,上海台《阅读长廊》、中国教育台的《书苑漫步》、北京台《华夏书苑》、湖南台的《爱晚书亭》、青岛台的《一味书屋》先后停办。2004年9月,开国内电视读书节目先河的央视《读书时间》因为收视率排名  相似文献   

9.
徐帆 《现代传播》2007,(3):135-136
2007年4月29日上午,刚刚被《新周刊》评为"2006年中国电视榜之最佳谈话节目"的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了名为"引领新闻谈话节目的群口时代"的周年节目论坛.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主持,出席人员包括凤凰卫视高层领导以及《一虎一席谈》节目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知名电视专家学者,经济学家易宪容、导演张纪中等曾经参与过节目的社会各界嘉宾代表.  相似文献   

10.
张红军 《新闻知识》2004,(10):40-42
自1996年《实话实说》开办以来,许多专家学就预测未来的中国电视将是谈话节目的天下。从中国电视的现实来看,从1996年至2000年四年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掀起了轮轮热潮。《实话实说》的成功,为电视谈话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一时间,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抢建谈话节目。从《化视点》、《读书时间》、《精彩时分》、《朋友》、《影视同期声》到《当代工人》、《相约夕阳红》、《对话》、《面对面》《讲述》、《艺术人生》,单是中央电视台的谈话栏目就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电视领域,已经过去的2012年毫无疑问是属于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一个《中国好声音》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节目的点点滴滴也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近几年开始回暖于电视屏幕,它们真的要"复活"了吗?回溯历史,几经波折。但就近十年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而言,有复活就意味着一定有着曾经  相似文献   

12.
李爱晖 《新闻知识》2006,(12):47-48
1996年,中央电视台开创了我国第一个电视读书节目《读书时间》。作为一个弘扬精英文化,营造屏幕精神净土的栏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随后10多个地方台纷纷效仿,在短时间内掀起了读书节目的高潮。但是由于节目制作水平的良莠不齐,一度红火的电视读书节目日渐萎缩。2004年9月,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读书时间》最终因收视率太低而被停播。虽然新的节目如《读家报道》、《非常接触》、《读书周刊》、《读书有用》等从2004年开始也先后出现在各家电视台的荧幕上,但电视读书节目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依然走不出整体低迷的状态,缺乏叫好叫座、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一、《伊甸园信箱》节目历史1996年7月,一个独特的声音随着电波在浙江上空响起,一个陌生的名字开始逐渐被听众们熟知——万峰和他主持的《伊甸园信箱》从此成为中国广播发展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伊甸园信箱》的设计初衷是一档性咨询节目,每期节目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9年12月湖南卫视重开一档新的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各大卫视都企图在相亲节目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并为此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继湖南卫视之后,江苏卫视开办了《非诚勿扰》大型相亲节目,安徽卫视、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等也紧随其后相继推出了相亲节目。目前,电视相亲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幕上已经到处"开花",且播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成为很多电视媒体广告收入增长的新盈利点。  相似文献   

15.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国家普法和民众懂法的重要平台,一直在电视节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各地市电视法制节目的大规模创办以及娱乐化的冲击,法制节目出现了同质化、非专业化等现象。电视法制节目市场需要新形态的节目来突破目前的不景气局面。2013年3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撒贝宁时间》,自开播以来,节目的收视率一直稳居在全国同一时段播出节目的前五名,为亿万观众展开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全新模式,2013年第三季度首次参评的《撒贝宁时间》就进入了央视所有节目的前30名,获得了台品牌栏目的称号。本文将从媒介优势、节目定位、主持人、传播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其解析,以求为其他电视法制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冯琼 《现代视听》2013,(7):41-45
近几年在愈演愈烈的电视大战中,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迅速侵占电视资源。特别是2011年10月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之后,各大电视台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与生存,都在谋求节目的转型。本文以《中国好声音》为案例,探讨《中国好声音》的创新发展路径,并从中对当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转型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何群芳 《青年记者》2007,(14):46-47
电视读报节目起源于凤凰卫视2003年开播的《有报天天读》,它将全球重要报刊的头条新闻以及主要社论作为重点,短短半年时间其收视率便挺进凤凰卫视节目前三名。自此,中国电视便开启了读报节目的风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03年7月1日正式推出一档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湖南经视综合频道的《T2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18.
1992年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的开播意味着中国电视从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节目类型——电视谈话节目,至今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经过《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许多优秀节目的共同努力,这个原本源自于国外的节目样式终于在我国扎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湖南卫视开播的《爸爸去哪儿》,创造了电视娱乐节目几乎"零差评"的奇迹,2014年紧随其脚步的《爸爸去哪儿2》同样迅速占领了周五晚间的电视荧屏,这与节目制作和整合营销方面的本土化打造密切相关。一档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改造不仅要考虑到制作单位的客观条件,能否迎合受众的主观需求也是重要因素。《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不只在节目本身,也为我国版权引进节目的本土化改造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20.
罗佳艺 《今传媒》2011,(9):117-119
在我国,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东方直播室》,首开电视谈话节目之先河,而中央电视台1996年推出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则掀起了全民爱谈话的高潮。之后,许多电视台、电台纷纷效仿,各式各样的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电台、电视媒体已有超过200档形式各异的谈话节目。受众面对如此多种多样的谈话节目,唯有具"诱惑力"的谈话节目才能抢占制高点,赢得市场回报。本文从节目形式、题材、话题,嘉宾、主持人等方面出发,分析了谈话节目具有"诱惑力"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