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既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目的。因此,研究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就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随着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体育兴趣的培养问题更加突出。概括起来,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体育兴趣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2.
徐建平 《精武》2012,(33):35-3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联系。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本文就首先概述了体育教学兴趣的影响因素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然后就知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赵蕾 《健与美》2023,(9):144-146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在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体育课程教学设置。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身心健康。而为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需要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入手,借助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中。对此,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对于体育教学活动展开的必要性,为学生营造具有较强趣味性的课堂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动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新课程的研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花样跳绳引入体育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贾俊 《中华武术》2014,(12):41-41
近年来,体育课程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已经成为学校课程的重点。室内课是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健康卫生知识,让学生懂得科学锻炼的道理。在体育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实际上给学生一种新鲜的刺激,让学生们的兴趣提起来。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相似文献   

6.
激发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利用场地设施、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体育游戏和发挥教师综合素质,激发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体育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内在推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学、激情学、舒心学和自信学,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教授答疑     
1.新疆奎屯张老师:现在很多教师都注重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每堂课上几乎都有这样的内容,我想请问王教授,通过每堂课的激发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吗?王教授:“现在很多教师都注重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既说明了教师体育教学的理念发  相似文献   

8.
创新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新课程的研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花样跳绳引入体育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  相似文献   

9.
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王嘉辉 《体育世界》2011,(11):20-21
体育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保持良好的心境,形成积极的感情,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我们搞好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的强大动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有效的引导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使学生为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