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对象问题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以审美对象这一美学问题的研究思路为起点展开从传统美学到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将审美对象置于存在论和价值层面,对其进行从胡塞尔现象学到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象学文论作为20世纪文学理论的重要流派,对文学理论、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波兰哲学家、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美学研究,成为现象学美学的重要代表。本文拟从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入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每十年为一个阶段浅谈其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象学美学发展的逻辑承关系的问题,从作品、读者和阅读行为三方面阐释现象学美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现象学美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象学的现代性体现在其哲学精神与方法论原则中。现象学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体现在破除美是一种实体的观念、美学是研究审美价值的科学等五个方面。国内目前的现象学美学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加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罗曼·英伽登是波兰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他师从胡塞尔,继承其现象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建立了其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构筑了独特的分跨三者的现象学美学系统,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理论的时代,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和美学思想的推动发展作出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罗曼.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的特色和对后世文学理论建立之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是现代美学范畴内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审美对象和审美经验两大部分。迄今为止,虽然美学现象学的研究主要倾向于意识的意向性活动,但加强现象学中的空间性探讨,无疑会有更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盖格尔是德国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运用现象学的观点与方法反思和批判了西方传统美学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模式、心理学模式,确立了现象学艺术意味论.现象学艺术意味论,具体研究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文学艺术的各种意味、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对德国文学思想转向现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琦 《文教资料》2008,(31):4-5
现象学哲学的集大成者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反映了现代西方美学从寻求美的本质向分析审关经验转变的趋势,这个转变趋势蕴含了人文精神,关注人的情感范畴,使这种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了科学性.以杜夫海纳现象学的视角反观中国古代诗词,别有一番情韵.  相似文献   

9.
裴云 《华章》2011,(16)
本文从分析胡塞尔哲学与杜夫海纳美学入手,探讨胡塞尔哲学对杜夫海纳美学方法论的影响,由此指出杜夫海纳美学方法论的现象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及美学与现象学三个方面评介了杜夫海纳的思想。他认为审美对象不仅有感性的外观,也有内在的结构,既有创造者的主观性,也有欣赏者的主观性,从而体现了自在与自为的真正结合。他认为“审美知觉的最高峰是揭示作品表现性的那种情感”。他对审美的不同层次、审美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区别、审美对象完成的条件等问题都有所贡献。他认为审美经验处在人类经验的根源的位置上,处在人类与万物相混杂中体验自身与世界的亲密关系的关键点上,由此,通过审美经验的研究,便能实现现象学为哲学所规定的任务,美学的发展也就走向了现象学哲学。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在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现象学的基本立场所决定,他的美学体系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杜夫海纳是现象学美学的集大成者。审美对象是他现象学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他从艺术作品入手界定审美对象,指出审美对象的内在结构,以及他的特殊存在性--自在自为的准主体,同时也着重探讨了审美对象的世界和审美对象的深度。笔者对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对象进行阐发,并探讨了这一概念及其理论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1978-2008年,我国美学界对现象学、存在论美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相关研究深刻地影响了1990年代的中国美学建设:它们一方面充当了"后实践美学"解构"实践美学观"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又充当了"后实践美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可以说,现象学、存在论美学研究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基本格局,而且这种影响目前仍有加强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杜夫海纳作为现象学美学代表人物为现代美学体系的构建了一条与近代哲学美学不同的思路.他的审美经验现象学,超越了近代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提出以知觉为联系主体和对象的中介,而艺术品的表演召唤欣赏者介入审美经验,欣赏者则依靠鉴赏完成对艺术品的接纳.这样一来,艺术品的命运通过审美经验和欣赏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罗曼·茵加登和米·杜夫海纳是现象学美学的杰出代表。茵加登的现象学观割裂了作品结构本体与作品形而上性质的关系,而杜夫海纳的现象学则过于注重读者审美知觉的作用。运用现象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必须扬长避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5.
现象学视域中的知觉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胡塞尔的意识知觉阶段、梅洛一庞蒂的身体知觉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阶段。以克服或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为目标,梅洛一庞蒂对胡塞尔的意识知觉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杜夫海纳则创造性地综合各家优长之处,将现象学的知觉理论推进到了美学领域。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为现象学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研究和分析方法,这也在审美知觉理论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经验美学和哲学美学的代表,完形心理学美学与现象学美学在审美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审美教育中,表现为各自的美育过程、方法以及功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对20世纪的哲学思潮当中的现象学进行了介绍.对想象学音乐美学大师茵加尔顿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分析其音乐美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起点,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同样也是他整个美学体系的起点和秘密。英国著名的黑格尔研究家芬德烈(J·N·Findlay)指出:“研究精神现象学的主要报酬在于看出:黑格尔以后体系的每一个概念和原则没有不是在精神现象学中可以找得到的,而且常常是在更透彻、更有启发性的形式中找到。”的确,他在以后写的《美学讲演录》中所发挥的种种深刻、精采的美学见解,都能在《精神现象学》中找寻到它们的源头和萌芽。  相似文献   

19.
后实践美学的美学方法论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而非"研究美"。美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审美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意义"。由于美只存在于审美中,因此就要通过审美体验获得美的意义,这就是所谓审美本质的发现。审美本质的证明,是对现象学直观的一种学术化论证。现象学是发现的逻辑,而存在论是证明的逻辑。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形态和现象学运动、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的回顾与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思三个层面的思考表明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确实有着思想关联。因此,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学者基于现象学的理解视角,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价值和文学问题、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问题、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问题,自觉地在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进行了一定的比对或交融性研究。但是,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发展,即在理论的解释力和研究的理论类型上尚有拓展的空间。这样,国内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和马克思的文本解读就为马克思思想的实践现象学研究范式提供了一种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