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焦耳定律演示实验及其不足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其常规实验装置主要部分是放置了不同阻值电阻的2个充满煤油的烧瓶。将2个电阻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煤油吸引部分电热发生体积膨胀,通过插在密闭烧瓶中的细玻璃管中的液面差异说明电热的多少。但是作为演示实验,该装置仍然比较复杂,而且密闭要求高,否则煤油会从胶塞渗出。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的单摆演示实验仪器中,只有用安装了光电门计数装置的实验仪器,才能使实验效果最好。但是,装有光电门计数装置的单摆实验演示仪器,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因而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怎样才能“节约实验时间”,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呢?以下是笔者所做的实验改进。1实验改进的出发点因为单摆摆长(摆球的球心离悬点的距离)的变化要引起小球所在位置的改变,小球位置变化后,光电门的位置也要随之改变才行。那么,能不能将摆球位置的移动与光电门的移动“统一起来”,使它们“整体连动”,“同步完成”呢?笔者带着这一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3.
初三物理课本《焦耳定律》实验是电热转换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要证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课本原来实验是利用煤油受热膨胀的原理。在两个烧瓶中装满煤油,各放入一根电阻丝,甲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比乙烧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在玻璃管中  相似文献   

4.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定量实验难度大。演示效果不明显是老师反映最多的问题。一线教师在教材、教参和杂志上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加热煤油法。其中又分成两种:一是观察煤油升高的温度(如图1所示);二是观察煤油体积的增加量(如图2所示)。具体做法是,将阻值不同的电阻或者电阻丝串联后插入盛有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玻璃容器中,观察通电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或体积的增加量,从而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再将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中一个支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观察哪个容器中煤油升高的温度高或体积的增加量多。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苏科版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采用的是通电电阻丝加热等量的煤油,通过观察煤油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来间接得知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多少.但由于煤油量大,显示速度慢,加热时间长,且不能连续实验,所以不利于课堂教学组织.有鉴于此,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索,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进后的实验采用气体的热膨胀来代替液体的热膨胀,用液柱的高低代替温度计温度的高低,用注射器实现有效控制,缩短了实验时间的效应,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在教学中,极大的促进了相关教学,在此,愿将此成果与广大一线同仁共享,以期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改进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苏科版初中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采用的是通电电阻丝加热等量的煤油,通过观察煤油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来间接得知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多少。但由于煤油量大,显示速度慢,加热时间长。且不能连续实验,所以不利于课堂教学组织。有鉴于此.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索。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进后的实验采用气体的热膨胀来代替液体的热膨胀,用液柱的高低代替温度计温度的高低,用注射器实现有效控制,缩短了实验时间的效应,取得了明显的实验效果。在教学中,极大的促进了相关教学,在此.愿将此成果与广大一线同仁共享,以期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改进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实验课教学方式、教学仪器、教学内容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进行了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课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创建了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仪器中,研发了多种新型实验教学仪器;制作水文地质学基础微实验的多媒体课件;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管理的制度。通过以上改革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课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完成各系列实验项目的预习,在实验室做实验不受学时、空间、内容的限制,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验内容。网络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实验内容,使教学内容和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8.
初三物理课本<焦耳定律>实验是电热转换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要证明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课本原来实验是利用煤油受热膨胀的原理.在两个烧瓶中装满煤油,各放入一根电阻丝,甲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比乙烧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的高低,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个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油封闭问题.当煤油受热体积膨胀后,并不能完全按设计的实验目的只从玻璃管内上升,而是会从橡皮塞和烧瓶口的结合处以及玻璃管外壁溢出煤油,由于煤油的溢出会影响实验效果,污染了实验环境,为此,我对本实验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怎样准确量取温度,怎样选用各种热浴和冷却、怎样控制火力大小、时间、利用各种电热仪器和根据反应物的特性和实验目的等几个方面谈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温度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初中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教材上的作法是将电阻丝放入煤油中通电后,煤油吸收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体积膨胀。根据煤油柱升高的不同高度定性的说明“焦耳定律”。由于煤油的膨胀率不大。故做此实验花费的时间长,可见度又低,往往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结果却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 我在上这一节课时对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演示实验只需二分钟左右即可做完,可见度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由物及理的学科,因此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中学物理实验,由于实验仪器受环境、位置、温度、湿度、气候以及实验装置(包括仪器和材料选择)与方法等因素影响,虽内容相同但却常常出现实验结果误差。因此,通过严格的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可以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增强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型化学实验以新颖精巧的仪器设计、灵活自由的仪器组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创造欲望;它以较低的实验成本、较少的实验污染较好地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使经济社会效益概念、绿色化学与生态效应概念深入到学生心里;它能节省实验时间,使学生能从容地设计和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案,综合地、多维度地思考各种问题,改变了传统的"照单抓药"、被动学习的实验状况,为他们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留下了足够空间.笔者下面就以1套微型实验装置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用传统实验仪器和数字实验仪器做同样的实验,数字实验有明显的优点,分辨率、精确度高,能快速、准确、实时、连续地采集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克服传统实验仪器效果差、可视度不高等缺点,它能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并能完成用传统仪器不能完成的实验。本文以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为例进行中学物理数字化探究的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电学中重要内容之一,定量实验难度大,演示效果不明显是老师反映最多的问题.一线教师在教材、教参和杂志上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加热煤油法.其中又分成两种:一是观察煤油升高的温度(如图l所示);二是观察煤油体积的增加量(如图2所示).具体做法是,将阻值不同的电阻或者电阻丝串联后插入盛有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玻璃容器中,观察通电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或体积的增加量,从而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再将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中一个支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观察哪个容器中煤油升高的温度高或体积的增加量多,来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占相当大的部分,实验教学需要实验仪器、自备材料、自制教具来完成教学任务。实验仪器是学生科学课堂中的操作对象,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在实验中思考并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一、用好实验仪器,关键要做到选择器材要合理、操作方法要正确在实验时,要让学生明确使用哪些仪器来完成实验任务,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是实验课最基本  相似文献   

16.
一、原实验装置的不足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115面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当电路通电后,是利用煤油的热膨胀来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教学中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三处不足:1.煤油在玻璃管中的上升情况可见度太小,仅有前两三排的学  相似文献   

17.
对教材上的电解实验和已有的电解实验改进案例梳理分析,利用塑料板等易得材料对电解装置进行改进。新设计的改进装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耗时短,适合学生在课堂上做分组实验,教学效果良好。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便于更换电极和电解液,用一个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电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比热”一节是教学中的难点。近二年来,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性的探索,现简介如下。一、实验装置的改进课本的实验是“拿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装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通过观察得出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得快。要使水升高的温度跟煤油的相同,就得给水加热较长的时间。从而导出比热的概念。但实际上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很难找到。故一些学生对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取下胶塞,将2药匙苯酚装入试管,用酒精灯加热。 3.取约黄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净表面的煤油,待苯酚熔化后,立即将钠投入试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铝与水反应演示实验的效果,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氯化汞溶液、煤油等试剂,将筒式分液漏斗等一些常见仪器进行组装,设计了铝与水在中性条件下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可明显地观察到有氢气和氢氧化铝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