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捉刀     
有一次,魏武帝曹操准备召见匈奴派来的使者。可是他转念一想,自己虽然聪明能干,但是身材短小,天生一副丑陋相,不足以使远国的使者产生敬畏之心。于是,他让相貌堂堂的崔琰(字季珪)代替自己,他自己则持刀立在座旁。召见已毕,曹操派人问匈奴的使者:"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的使者回答道:"魏王很有威仪,但是座旁持刀而立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说匈奴的使者识破了自己的安排,担心走漏消息,对自己不利,就派人把匈奴的使者杀掉了。  相似文献   

2.
“捉刀”通常是指代人作文,它的来历还有一段小故事呢。曹操统一爿匕方后,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归附。有一次,匈奴派使者送来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拜见曹操。曹操考虑到自己相貌丑陋,怕在匈奴使者面前失去威望,就把仪表不凡的崔淡召来,让他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者。接见时,崔谈端坐正中,接受使者拜见,曹操扮成侍卫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接见后,曹操派人到匈奴使者那里打探消息,使者对那人说:“魏王雅望非常,然榻侧捉刀之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此乃英雄也。”曹操听后,派人去把使者杀了。后来,人们便把代替别人做事称为“…  相似文献   

3.
捉刀     
请别人代笔写文章,古人叫做请人“捉刀”。“捉刀”,即“握刀”,在这里就是代笔的意思,它来自三国时曹操的故事。魏国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曹操担心自己的相貌不能够慑服匈奴的使者,于是,就让武官崔琰(yan)冒充他代为接见。崔琰长得  相似文献   

4.
窦禹涛  周健 《现代语文》2007,(3):127-128
初中语文课文有《床头捉刀人》一文,此文选自《世说新语容止》,课文内容讲述了魏武帝曹操召见匈奴使者时的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5.
捉刀     
“请人捉刀”,是说请人拿着一把刀吗?其实,“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故事是这样的—— 曹操有个名叫崔琰(yan)的武官,长得仪表堂堂,胸前长须飘飘,威武不凡,连曹操都认为自己的相貌远不如他.有一次,匈奴派来的使者要见曹操.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见到魏王后更加敬畏,想出了一个主意——让威武不凡的崔琰冒充自己代为接见.  相似文献   

6.
说风度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魏王曹操欲接待匈奴使者,嫌自己矮小不够威武,乃命令手下做替身假扮,自己则操刀侍一侧。事后,曹操曾派人打听北国使者的印象,结果对方回答:“魏王雅量无比,但魏王背后那个操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玄了!曹操之风度,居然如此引人关注,他即使披上个破旧的麻袋片,也绝对掩盖不了那光彩照人的英雄气势!  相似文献   

7.
郭文峰 《少年月刊》2022,(17):42-43
<正>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属今陕西西安)人。他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他的爱国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出使匈奴公元前100年,时任郎官的苏武突然被汉武帝召见,获得一个重要的任务——出使匈奴。匈奴是大汉的死敌,自西汉建立,两国便斗个不休。汉武帝上台后,战争更是激烈。以前汉使出使匈奴,往往都被扣留下来,有去无回。当然,为了报复,大汉也会扣留匈奴使者。不过,这次出使,苏武觉得自己应当不会落得那种下场。因为匈奴的新“老大”且鞮(dī)侯单于刚刚上台,位子不稳,他怕遭到大汉的进攻,便主动缓和两国矛盾,把扣押在匈奴的汉使全都送了回来。  相似文献   

8.
《魏武将见匈奴使》以简短、生动的语言,叙述了曹操接见匈奴使者的故事。其中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符合心理特征的对话,也有人物形象的描绘,堪称微型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据晋代葛洪所著《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刘奭(音式)的嫔妃非常多。他叫当时有名的画工毛延寿、陈敞、刘白、龚宽等人把她们的形貌逐个地画下来,然后根据图像,挑选中意的召见。嫔妃为了争宠,便纷纷贿赂画工,让画工把自己的相貌画得美一些。当时王昭君(字嫱)不愿意贿赂画工,画工就故意把她的相貌画得不好,并在眼下画了一颗“滴泪痣”,这在古代,是一种不祥的面相,所以,王昭君始终得不到元帝的召见。元帝十六年(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派使者到汉朝来联姻,请求汉元帝赐给他一位美人作“阏氏”。元帝答应后,就按照后宫嫔妃的图像进行挑选,最…  相似文献   

10.
典故三则     
捉刀,握刀,替别人握刀。后来用这一典故来表示代人做事或作文章。 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容止》,曹操接见匈奴使者,认为自己相貌丑陋,便让崔季珪代替,而自己则握着刀,站立一旁,充当侍从。  相似文献   

11.
蔡琰     
蔡琰,字文姬,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在父亲死后,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23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他感念与好友蔡邕的交情,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下国力强大,齐国联合了几个国家的军队,出兵南下,将蔡国击败。击败蔡国之后,齐桓公率领联军继续向南,打算进攻楚国。齐桓公的军队刚到楚国的边境,就有士兵前来禀报:"大王,楚国派使者前来求见。"齐桓公下令召见使者。楚国派来的使者名叫屈完,是当时楚国很有才能的一位大臣。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您的国家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两国各处一方,就好像马和牛这两种动物,马逆风行走,牛  相似文献   

13.
明朝初年,有一知府姓曹,自称曹操后代。一日,他去看戏,正逢演《捉放曹》。扮演曹操的赵生把曹操的奸诈阴险表演得惟妙惟肖,曹知府见自己祖先被辱,不觉大怒,当即派差役传赵生治罪。  相似文献   

14.
蔡文姬 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yong)之女,写有《胡笳十八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有一双儿女。她在塞外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节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相似文献   

15.
西汉天汉元年 ,汉武帝刘彻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职衔持节出使匈奴 ,常惠应募作苏武随员同往。当苏武使团完成外事任务返回之际 ,匈奴国内突发政变事件。副使张胜涉嫌参与谋反 ,苏武一行人全部被扣押 ,长达 1 9年之久。后来 ,汉朝与匈奴“和亲”成功后 ,西汉派使臣前往匈奴 ,提出释放苏武等人回国的要求。匈奴王谎称苏武等人已死塞外。这时常惠心生一计 ,偷偷连夜面见汉使 ,嘱告 :“你见匈奴王就说 ,我国天子在林苑射猎 ,射得北面飞来的大雁 ,足上系有帛书 ,其上书有苏武在北海牧羊。这怎么能说不在人世呢 ?”次日 ,使者依计行事 ,匈奴王听此传奇…  相似文献   

16.
提到三国,不少人会想起爱民如子的刘皇叔,从善如流的曹阿瞒,少年得志的孙仲谋……可是很少有人记起使三国统一的晋武帝之先祖——司马懿,一位被"遗忘"的"忍者"。说他被"遗忘",是因为很少有人记起他。而说他是一位"忍者",又是为何呢?寒假里,我读了《司马懿吃三国》这套书,对司马懿这个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26司马懿25岁那年,曹操听说他有出众的才华,便派人三番五次地请他出山。而司马懿想静候佳机,便假说自己摔下了马,瘫痪了,回绝了曹操。曹操岂是这等好欺骗的人?他派人"看望"司马懿,名为"看望",实则打探虚实。他甚至让心腹刺客夜潜司马  相似文献   

17.
鸿雁传书     
关于通信,古代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传说,其 中最有名的是“鸿雁传书”的典故。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 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长期拘留,关押在北海(今贝加 尔湖)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 武,匈奴单子(chan yu)却谎称苏武已死。与苏武一同出  相似文献   

18.
出使匈奴和西城的西汉使者在接待礼仪上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且到了城外,对方国家一般都为使者配备翻译,以便于使者的外交活动.一般而吉,匈奴接待西汉使者的礼仪规格要比西域诸国低;而距离西汉边境较远的西城诸国接待西汉使者的礼仪规格又要低于较近国家.其原因当与西汉王朝与匈奴、西域关系的不同及对西城诸固的影响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对宁夏地区的影响陈育宁中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和南亚、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等地,经过陆路交通开始了丝绸贸易和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结盟共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度遣使者张骞携金银丝帛出使西...  相似文献   

20.
郭倩 《下一代》2014,(5):40-41
正1.东汉初年,匈奴贵族征服和统治了曾是西汉辖属的西域广大地区。西域的一些国家既怕匈奴,又不愿疏远汉朝,处在脚踏两只船的状态。汉明帝派班超去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班超率领三十六人的使团首先到了鄯善国。2.开始,国王对班超一行十分敬重,愿意建立友好邦交。可是不久又迟疑不决,态度也冷淡起来。3.经过了解,原来是匈奴也派来了使者,向鄯善王威逼利诱,施加压力。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