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剧的产生和发展与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密切相关,互联网技术将草根舞台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原始的非艺术产品向着艺术产品转化。随着社会公众的审美观念转化,对网络剧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网络剧的创作者具有一定的互联网思维,学会利用互联网中的一些特点,发散性地创作。本文重点探讨网络剧在互联网思维下的艺术生产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品创作并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但是,人们依然可以捕捉到创作思维的一些典型特征,比如创新性、想象性和个性化.在此,笔者试着把几种典型特征梳理成文,供大家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类型的电视剧中,"神怪剧"深受观众喜爱.本文从这一题材类型电视剧的创作历程、创作特征,以及创作误区等三个方面,结合典型的作品,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剖析.  相似文献   

4.
赵晓蕾 《传媒》2023,(18):23-24+26
爆款融媒体产品是媒体融合的重要抓手。本文对爆款融媒体产品的创作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爆款融媒体产品善于运用情感要素,以达到共鸣效果;树立用户思维,调动用户参与积极性;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沉浸式场景,提升其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DV制作设备操作的便捷,制作成本的廉价,普通民众纷纷加入DV剧制作队伍。近年来,大学校园DV制作爱好者成为非常活跃的创作群体。本文拟结合大学生DV创作的现状,分析大学生DV创作特征,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话筒前的语言创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中国播音学》认为播音具有多质性的创作特征,“至少直接集语言、新闻、艺术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播音员既是新闻工作者,也是艺术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数字虚拟创作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其本质是运用数字技术对现实和幻想世界进行再现和虚拟,审美特征包括创作方式的非物质化、创作手法的"以小见大"、创作主体的相互协作.数字虚拟创作可以将复制、模仿结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50年的历史梳理,不少专家学者都采用编年体的方式进行描述,这种方法有助于呈现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基本脉络,但是缺少宏观背景下内在联系的思考与分析,尤其是对整体特征与内在联系的规律分析略显不足。因此,本文借鉴吸收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将视野放在历史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从文字到影像的符码转换过程,是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依赖导演创作和表演创作。通过对生产主体群体特征的描绘和个案的分析,梳理出当前中国电视剧导演和表演的创作趋势。在导演创作方面,年龄结构呈现梯队化,题材选择呈现类型化,视听效果呈现风格化,生产制作呈现大片化;在表演创作方面,演员群体呈现年轻化,演员队伍呈现专业化,荧屏形象呈现类型化,表演风格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新媒体发展的突飞猛进,长度在10分钟以下的微纪录片,在网络上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创作特点和运营体系。从"直播广州"微纪录片大赛几年来的参赛作品来看,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创作具有鲜明的"微时代"特征,包括更简短的篇幅、更多元的选题、更简洁的叙事以及更具个性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电视湘军崛起的背景下,湖南本土制作或参与制作的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一系列质量较高的电视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湖南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表现体现了湖湘文化与历史想象的整合,形成了"沉雄顿挫"的创作风格.其创作的独特性既标志了湖南电视剧在国内电视剧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又为我国当今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罗骏  秦国慧 《新闻前哨》2004,(10):44-44
电视艺节目创作思维的立体化,是指在电视艺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节目编导的思维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它应该是包含着电视思维、艺术思维等思维方式在内的一种非线性的全方位的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3.
王韪义 《视听》2023,(9):17-20
英模题材电视剧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体现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新发展。《大山的女儿》是典型的英模电视剧,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角色塑造、叙事结构和内涵发掘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挖掘了新时代中国式的青年英雄角色、新时代叙事策略以及新时代青年初心与使命的内涵。正是这种艺术创新,让该剧有了不同于普通英模类电视剧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时代英模电视剧的新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14.
手机电影是主要以手机为拍摄工具和制作工具而完成制作的电影,能够体现"人人为导演"的一种拍摄模式.手机电影迅速发展、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手机电影在创作上和艺术上展现出的特征和不足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颁布的国家级电视剧奖有上海电视节颁发的白玉兰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作品有十余部之多,本文对所有获奖作品分门别类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类型剧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 《新闻与写作》2002,(10):24-25
电视创作经过六十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自身的规律,电视也因此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与之相适应的,电视创作也形成了与其它艺术门类不一样的创作思维,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电视艺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同时,电视创作的思维方式也由于电视传播的特点使之存有缺陷,表现在对创新思维的影响上,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观感的纪实性电视节目。从近年来获得大奖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创作手法的纪实性走向。同时,这些纪录片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通过移植嫁接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理论,提出用“完形思维”概念作为多媒体广告创作的指导理念.从格式塔的两个重要特征“知觉场”和“变调性”出发,阐述“完形思维”在多媒体广告创作中的运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蒙太奇思维:广播解说词的创作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实践中培养蒙太奇思维,并在解说词创作中娴熟把握和运用,能够呈现惊人的艺术效果。本文试图运用电视创作理论, 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不同广播解说词创作者有不同形式的创作思维方式和创作行为状态,并对此作了探索性论述。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传输、交互、资源整合优势推动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影响了电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经过六十年发展流变,中国电视剧呈现着高度产业化、市场化特征。近五年随着政策法规的完善,经济、科技的发展,中国电视剧产业进入了新生长时期。面对中国电视剧市场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从业者应当运用产业思维指导电视剧的创作与传播。浙江华策影视集团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诞生、壮大,已经成长为业界领导者。本文在梳理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脉络,分析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将华策影视作为个案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产业研究法等研究手段,探析全媒体时代中国电视剧创作与传播的产业化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