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对很多同学而言,完成一篇符合题意的考场作文并不难,但写出一篇构思新颖、别致的文章还存在许多困惑。在面对共同的作文试题、很容易“千人一面”的情境下。怎样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以博得考官的喝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在第一时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较为独到的成文角度,并借此使文章具有新意。“角度”问题。对于切题、取材、立意等问题,意义重大,不可不察——选好写作角度,对高考考场作文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话题作文是开放性作文 ,这类作文限定小 ,自由度大 ,要使自己的文章在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的文章中“一花独秀” ,视角的独特性十分重要。一、化大为小 ,化虚为实 ,入题的角度要小。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是写作的一个“引子” ,规定了作文的范围 ,提示了作文的思考方向 ,注重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考察。但是 ,话题作文所提供的话题大而虚 ,学生往往有一种茫然而无从下手的感觉 ,如果我们对提供的母话题进行切分 ,化大为小 ,化虚为实 ,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话题” ,缩小入题的角度 ,锁定立意取向 ,也许能够使文章写作删繁就简 ,化难为易。这一步…  相似文献   

3.
2013年高考语文卷18套中有17套的作文为新材料作文。在17套新材料作文中,有6套作文的写作要求“选择好角度”。新材料作文一般都会提供多个写作角度,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事可叙,有理能说,有情要抒。不过不是任何写作角度都是一样的,新材料作文本身所提供的写作角度是有优劣好坏之分的。不然,我们的高考作文也不会提“选择好角度”这一要求了。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也曾提过“虽然在过去的评卷中我们没有区分角度的优劣,但无论如何,新材料作文的角度是有优劣之分的”。那新材料作文中什么样的写作角度才是好角度,好角度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呢?  相似文献   

4.
“千古文章意为高”,自古以来,立意往往可以体现出文章的高明之处。“意”同样是半命题作文的灵魂,它直接决定着作文能否标新立异、脱颖而出。在上期中,我们讲解了半命题作文审题与填题的技巧。其实,审题与填题的过程,也正是立意由朦胧逐渐走向清晰的过程。作文的题目已经确定,我们如何让作文之“意”完全确立,为作文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5.
【能力定位】所谓写作的“角度” ,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 ,也就是文章构思的出发点。材料作文考试要求中常常有“自选角度”(或“选准角度”)的提示 ,这是提醒考生要注意角度的选取 ,这也是一篇成功作文必不可少的条件。著名画家达·芬奇曾说过 :“即使只是一只蛋 ,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 ,其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里所指的角度 ,便是指观察万物、审视万物的出发点。写文章 ,只有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 ,才能在比较中分辨出哪些是大家比较容易看到或想到的 ,哪些是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选准了写作角度 ,就可避免文章大而…  相似文献   

6.
李红  徐常来 《山东教育》2003,(11):24-24
近年来,高考作文和各地中考作文出现了许多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就是围绕话题所写的作文。话题只是提供了写作的大范围,如何“化大为小”,恰当选择具体角度,精心确立写作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就需要围绕话题,充分展开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然后加以比较、选择,确定最佳写作角度。所谓写作的“角度”,就是作者构思作文的出发点。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是一篇作文成功的必要条件。著名画家达·芬奇曾说过:“即使只是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其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里所指的角度,便是指观察万物、审视万物的出发…  相似文献   

7.
学生:“文章不厌千回改。”老师,我们如何来精心修改自己的作文呢?老师:修改作文就是为自己的文章敷色着彩的过程,犹如女子“对镜帖花黄”,文章一经修饰妆扮,便会亮丽抢眼。修改文章一般有四个步骤:1.宏观审视,锤炼主题。“意犹帅也”,好的立意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修改作文,首先要站在宏观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作文的主题即自己写作的目的。只有对主旨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文章中心进行再次锤炼,精心修改。2.增删材料,力求选材典型。作文的选材直接关系到主旨的表达,因此修改作文时,一定要看文章是否围绕中心来选材,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一概删除,…  相似文献   

8.
王云 《语文天地》2012,(12):62-63
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从应试角度还是从个人素质培养角度来看都是如此。但是,大家对作文的重视似乎并不等同于对“作文教学”的重视。虽然大小报刊上作文指导类文章数不胜数,但在学校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不少老师公认的一点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文水平的高低基本来自于天赋,写作是多半不可教的,甚至有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万事开头难”,作文开头也很难。难就难在其开头就像唱歌“定调子”时一样,高了,底气不足,唱不上去;低了,放不开嗓子,唱不出水平。这也和抽丝剥茧一样,找对了“头儿”,丝就源源而出,长抽不断;找不对“头儿”,就时时梗阻,纠缠错乱。因此,常常听人有点儿夸张地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我们不要畏难,不要气馁,要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将工夫下在平时,字斟句酌,多想多练,并掌握一些作文开头的方法,那么,我们也能把作文的开头写得像“凤头”那样漂亮,那样引人入胜。下面我就把从一些经典文章和高考佳作中归纳出的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列…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是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她揭示的是普遍规律,值得我们重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在汪洋般流水线生产出的文章中,如不能在“凤头”“猪肚”“豹尾”多花些心思.不在“巧”字上挥洒汗水.无疑是很难写出优秀作文的.本刊总编何永康教授一直告诫我们.宁要“二锅头”,不要“碧螺春”。  相似文献   

11.
没有有效的复习便没有期望中的成功。这一点已经在我们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同样,面对高考中分值最高的作文,同学们也反复寻找着诸如“大全”、“秘笈”、“宝典”一类的万能钥匙,试图打开作文成功的胜利之门。然而我们认为,多读多写固然是学习作文的最基本的环节,但在离考试已经不远的日子,掌握一些技术性的知识对于我们也具有同样不可或缺的作用。邓济舟老师的这篇文章来自评卷第一线,尽管没有讲述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却让我们近距离地看到了作文评卷中“裁判员”们一些共同的评判标准,对这些“评判标准”进行仔细的阅读,或许你根本不会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我敢肯定,你一定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失分。在这种意义上说,你的作文无疑已经取得了最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胡欣 《吉林教育》2006,(9):49-4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过分重视技巧的传授和应试的研究,忽视了作文的主题——人在写作中的作用。因而研究“人”、“文”关系,从“人”、“文”的角度审视并改变作文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做人是作文的基础,人格的高下直接影响文章品位的高下。这要求我们要教学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作文”,讲求提高人格修养和思想认识并以真实为基础来写作。文学是人的生命需要和生活需要。写作是表达这种欲望和冲动的普遍形式之一,是人心灵的一种最真挚的内在体验。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写作的主动性和和主体性,要有感而发,“我手写我心”,要有生活气息。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主动性、个体性不能在文中得以体现,文章必然因之而失色;学生在文章中虚假成风,不仅会对写作产生厌倦感,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虚伪的性格。所以我们呼唤“自由作文”、“个性作文”。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和作文的关系很密切。书读得多,读得好,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神采横生了。这条宝贵的学习经验,对一些写作文不感兴趣,因作文难写而苦恼的同学,是一剂对症的良药;即使对作文很感兴趣,成绩不错的同学,也会有很大的启发。我们知道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可以说每一篇都是内容健康、语言优美、表现得法的优秀“作文”。这些文章,体裁多样,程度适当,能够全面地体现我们应当学习掌握的作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的“习作例文”,更是我们应当直接模仿的范文;“读写例话”则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  相似文献   

14.
绿色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作文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中的阅读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我们也不妨把这种理想中作文教学称之为“绿色作文”。绿色作文是发展作文绿色作文是发展作文、发展生命、发展智慧、发展个性。应该通过教学和评价,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通过习作的练习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作文贵在创新。古人云:“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这就告诉我们,不守旧,图创新,是作文成功的关键。但中学生作文因囿于方方面面的不足,要写出出类拔萃的文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们始终被“读与写”的关系困惑着。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自读文章,不会写作文。我们曾从小学生毕业考试中抽阅了一百多份答卷,失分较少的是基础知识,失分多的是阅读和作文,特别是作文没有一篇水平是较高的。为此,我们带着这个困惑的问题,深入课堂先后听了六十多节课并和第一线的老师座谈商讨。我们深深地感到老师在“教与学”,“读与写”的关系上存有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第一步:积累无论是站在“应试”的立场以求得作文高分.站在文章学角度以求得内容充实,还是站在接受美学的角度以求得欣赏者认同,“素材”的运用都是不可小觑的方面。在这个方面,前人的文章对我们不无启发。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大可不必专攻那些常人难以企及、捉摸不透的名篇绝作,因为那不是考场作文,而是平时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雕刻之作。  相似文献   

18.
“万事开头难”,作文开头也很难。难就难在其开头就像唱歌“定调子”时一样,高了,底气不足,唱不上去;低了,放不开嗓子,唱不出水平。这也和抽丝剥茧一样.找对了“头儿”,丝就源源而出,长抽不断;找不对“头儿”,就时时梗阻,纠缠错乱。因此,常常听人有点儿夸张地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我们不要畏难,不要气馁,要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将工夫下在平时,字斟句酌,多想多练,并掌握一些作文开头的方法,那么,我们也能把作文的开头写得像“凤头”那样漂亮,那样引人入胜。下面我就把从一些经典文章和高号佳作中归纳出的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对作文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的必修课,是语文考试的“大头”,非写好不可。写作要成功,离不开平常的多读、善思、勤写,而写作本身的过程要做到三点:真、细、新。真。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这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我们常说,文章要以情动人。这情,就是指真情实感。语文教育老前辈都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他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作…  相似文献   

20.
吴春艳 《求学》2023,(12):66-68
<正>有人说:“文章的开头犹如戏剧的开始,是奠定全剧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的风格、文章的背景往往在一开篇就确定了。”所以,文章的开头段,需要我们用心打造、精心安排,如此才能吸睛抢镜,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考场作文的写作,更是如此。笔者结合自己近20年的作文教学和写作经验,介绍以下六种作文“开头”技法,希望能够飨以备考中的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