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提出了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政策。人文外交是民间外交和文化外交的结合,以对外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基本形式开展。外语人才是中国外交"大众化"和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重要支撑。目前,在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践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因而,加强对外语专业学生外交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借以提升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素质,进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人才,为中国日益发展的"大外交"、"总体外交"服务,成为摆在外语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杨岱林 《甘肃教育》2020,(6):192-192
近年来,中国本土学习外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已成为世界上学习外语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外语学习与教育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中国的外语教育缺乏创新,照搬外语教材教法,而且不够重视人文素质的养成;外语专业教师在外语教育方面研究不足,很少改进教学手段与手法;中国的外语教学偏重阅读语法,而缺乏实际对话练习,不够重视实际应用,不能满足学习者提高对话能力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有了巨大发展和变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突破,尤其是国外外语教育方式的引进和国内教育的市场化,更使外语教育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但是,在外语教育繁荣发展的背后,却潜藏着外语人才人文内涵缺失的现象.高校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对人文教育内容忽视有余,重视不足,导致外语院系的学生中外文化修养浅薄,很难担当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因此,外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在外语专业类课程里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有爱国情怀的外语人才,使他们当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讲述者。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红黄蓝三原色"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新范式,即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坚持心向"红旗"、情系"黄土"、胸怀"蓝海"三大原则,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外语教育的语言文学目标和社会人文目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本文主要论述了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具有独特价值,并提出以对话式教学为核心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教育功能,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在国外大学已广泛开展,在我国却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外语专业教学中加强人文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是解决目前我国外语专业教育教学中所面临困境的创新之路。那么外语通识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通识教育是否该本土化,如何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如何建立人文教学环境和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等是当前英语专业教育改革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围绕当前构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根据现代高等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原则,从提高外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人文科技素质、创业能力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培养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双素质创业型"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以"五个一"项目中的一种专业外语沟通能力为切入点,具体阐述了专业外语教学对人文学生复合竞争力提升的意义,并且分析了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最终提出了对教学措施的改进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塑造人格,促进学习者在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外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善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在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审美情操和人文精神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外语教师自身也应该是一个人格健全、情感丰富、充满教育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人。该文从专业素质、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等方面探讨高校外语教师为何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并对如何提高外语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全人教育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专业也同样不能固步自封,如只将外语教学固定在其"交际工具"这一属性上,而是应该与时俱进,从学生本身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通识内容的传授,重视学生语言技能、心智水平及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输入、整体互动及整体输出,这正是整体外语教育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也是其对当今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和其他的专业相比,我们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本文从外语专业师生所抱有的困惑及危机感出发,聚焦近年来以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为代表的日本高校外语专业改革,分析日本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并指出其对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重要启示在于:由于语言文化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教养"即人文教育始终是外语教育的一个内核,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以"解放教育观"为指导的"对话式教学",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其核心理念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弗莱雷以"对话式教学"抨击"讲授式教学",用"解放教育观"来向"储蓄教育观"宣战."对话式教学"对于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日语阅读与研讨"为例,阐述对话型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外语课程的路径,体现在重构知识、能力与价值的三维教学目标,挖掘教学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育人内容图谱,实施多样的对话形式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及质性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价值产出.针对当前研究并未过多关注如何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显性化的问题,基于学生...  相似文献   

14.
具有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外语语言学科教育的基本使命,是大学外语教师个人发展的基本目标。提升人文精神,大学外语教师可以结合外语学科知识的教学,丰富人文知识,实施人文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对毕业生就业困难,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在社会各界的众声喧哗中成为众矢之的。痛定之余,我们理应反思当前外语专业在对工具理性与专家体系的话语趋附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课程架构,因为此类课程架构往往在机构规约的框定下使外语专业教育逐渐演化为一种操作性的教学"工程",进而导致外语人才多而缺的不正常现象。为了造就既具深厚人文素质,又有高度智性能力的社会急需之才,高校外语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务必理顺以下几组关系:"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工具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现实变量与培养规格的关系,以及母语文化与客体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汉语言专业外国文学教学,力求在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的综合积累中,有效建构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师范院校外国文学参与性教学经典对话的多元路径,可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契合点上寻求突破,激发学生的主体状态,实现学生、教师、经典著作三者的和谐生命对话,从而达到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综合建构的教育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7.
师范院校汉语言专业外国文学教学,力求在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的综合积累中,有效建构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师范院校外国文学参与性教学经典对话的多元路径,可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契合点上寻求突破,激发学生的主体状态,实现学生、教师、经典著作三者的和谐生命对话,从而达到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综合建构的教育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外语专业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如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力也是高校外语专业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以目前正在开展的"模拟工作坊"的推广为例,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成败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双创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重视人文教育、要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并且采用对话式和启发式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阅读实践、影视实践和专业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的工程师面临的许多挑战都源于非工程因素。人文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工程教育中专业教育的价值导向。本文对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人文因素进行了理念探析,指出,在专业教学的知识传递、能力训练、意识养成等层面都渗透着大量的人文因素。为此,本课题组到工科专业课的三个课堂实地体验和观察,并抽选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请他们结合机械、电信、环境工程专业三位教授的课堂教学,谈谈对"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感受和认识;根据学生访谈的内容,分析了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成绩与不足,并就今后的改进提出了将人文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以前沿性研究突破专业局限、在团队训练中鼓励求异思维、凸显本专业国际化背景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