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身腰鼓锻炼结合超声疗法对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位中老年肩周炎患者按年龄、性别、及病程程度随机分为3组,A组进行健身腰鼓运动并配合超声疗法,B组进行健身腰鼓运动,C组为静养恢复组,疗程均为18周,实验前后测量肩周炎患者的视觉疼痛指数和肩关节功能,评价前后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的治疗效果均有所改善,A、B两组肩关节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C组,A组又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健身腰鼓结合超声疗法更能有效地治疗肩周炎。  相似文献   

2.
在运动训练中引起的各种伤痛,除外科手术、药物镇痛、生理学法镇痛外,还可采用心理疗法,大量研究证明:心理疗法对减轻伤痛和控制疼痛的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在治疗伤痛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要视损伤时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冰按摩、推拿治疗和中药薰洗。在我们收治的86例患者中,运动创伤占90%以上,运动是造成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冰按摩在治疗过程中主要起到减少肿胀和出血的作用;而推拿疗法不仅能消肿止痛,而且能理顺筋骨,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中药薰洗处方中的药物能活血祛淤、舒筋活络,和推拿疗法配合使用,能加速淤血的吸收和损伤组织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从而使运动员更快更好地回到运动场上。  相似文献   

4.
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冰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29-30,44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把 4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运动治疗组与对照组 ,早期运动治疗组 2 0例 ,在发病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后的 7天左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治疗 ;对照组 2 0例 ,在发病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后的 2 0天左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治疗。瘫痪肢体的肌力检查按LovettⅥ级分类法〔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 ,瘫痪肢体肌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且早期运动治疗组肌力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早期运动疗法是提高患者肌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是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症状:从腰部、臀部开始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疼痛。尤其是弯腰、打喷嚏、大便用力时,疼痛加剧。临床常用药物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许多人采用体操锻炼疗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刺疗法,对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软组织损伤,较之其他疗法,具有廉、简、便、效的特点,因此在运动创伤的临床上广为应用。我们在针刺经络穴位传统疗法的基础上,针对胫腓骨疼痛的发病机理,在疼痛局部寻找出专治此病的敏感针刺点的电针疗法曾对我院73、74、75各年级学生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记录完整追踪观察三年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观察324例肌肉硬结者经电针配合药物注射治疗后的疗效,分析讨论了该疗法的优劣及其作用机理,证明该疗法确有高效、简便、不影响系统训练之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NIDDM)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体内胰岛素(Ins)分泌相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机体糖、脂、蛋白质、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代谢型疾病。临床康复主要措施包括:糖尿病的知识教育、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实际应用中运动疗法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1]。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运动与2型糖尿病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总结运动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治疗机理和实施方案。以期提高对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的认识和实践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篮球是一种攻守交替的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应用全身冷冻疗法对篮球运动员的损伤进行治疗,并通过对篮球运动员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运用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来评定全身冷冻疗法对运动损伤后的皮温、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试图为运动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治疗膝盖疼痛膝盖疼痛的人,都会避免走路,这虽无可厚非,但怕疼痛而不走路,只会使脚更加衰弱。特别是年纪大的长者,脚部老化是最大的敌人。不走动更会加速全身老化,而且,最坏的情况是成为"活死人",只能躺着。为避免至此,须以穴道疗法抑制膝盖的疼痛,充分休息,并积极使用脚。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血海穴、梁丘穴等穴,对治疗膝盖疼痛十分有效。这里,仅就阴陵泉穴的找法,详加介绍。从脚外侧的脚踝后侧(脚跟)起,往上触摸胫骨的后缘,在膝盖关节的附近,有很粗的骨凸块。这称为"胫骨内侧髁",是胫骨内侧扩大呈现喇叭状的地方,阴陵泉穴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23-225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其发病机制不确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运动疗法为CAP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CAP运动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就运动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旨在为CAP的康复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9,(8):705-70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过肩项目运动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疗效。方法 22名SIS过肩项目运动员,随机分成各为11名的超声引导下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实验组)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调整型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表来评估运动员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研究对象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CM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超声定位法可准确找到SIS运动员的具体病变部位,定位精准后再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后,能有效提高SIS的临床疗效,并且是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学院踢拳道专选班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得出跆拳道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并将其概括为擦伤、软组织损伤、骨伤。同时通过文献查阅、走访各医疗机构了解低频电磁场疗法的概念、作用及其在运动损伤中的最新进展。提出低频电磁场疗法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得出结论,低频电磁场疗法对跆拳道运动中常见的擦伤、软组织损伤及骨伤治疗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疼痛等好处,可以在跆道运动损伤中广泛开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网球肘是网球运动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肘外侧有局限性压痛点,严重时可引起前臂的放射性疼痛。临床上一般用Mills实验来诊断网球肘。对网球肘的治疗临床上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方法。近年来以物理疗法、针灸推拿、运动疗法等非手术疗法治疗网球肘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两种及以上的非手术疗法的综合运用,给网球肘的康复开辟了新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及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与治疗是解决中老年人群腰腿痛的重要举措。本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与治疗机制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运动疗法在治疗中的作用和机理并列出突出病人适宜的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液中除了蛋白质、各种酶外,还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其中锌占大多数。已有报告指出,前列腺组织中的锌含量远远高于机体其他组织。那么锌在前列腺组织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科学家通过一项实验研究发现,前列腺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抗菌成分,这种抗菌物质是一种含锌蛋白,其主要成分是锌,其抗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似,因此科学家把这种抗菌成分称为前列腺液抗菌因子,并且发现在人体罹患慢性前列腺炎时,锌含量明显降低,而且很难提高。国外的一项临床医学研究发现,苹果汁对锌缺乏症具有惊人疗效,这项研究被称为“苹果疗法”。与常用的含锌药物疗法相比,苹…  相似文献   

17.
软组织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许多病人在后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酸胀、麻木、关系活动不利、遇气候转变或过度疲劳则症状明显等后遗症。以往治疗方法各异,疗效也往往不很满意。我们从1978年起试用7802号药水透入疗法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及骨折脱位的后遗症收到了一定疗效,现初步小结如下。一、7802号药水的主要药物与配制处方:生川草乌土细辛四叶对生半夏疯茄花红回香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肩袖损伤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运动性创伤或退行性病变。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是神经肌肉系统障碍的有效康复治疗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肩袖损伤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研究PNF对于神经肌肉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重点阐述PNF应用于肩袖损伤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Ⅱ型糖尿病(DM2)及餐后高血糖型(糖耐量降低,IGT)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加饮食控制的疗法,其疗效常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采用运动处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运动,达到防治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已在国内外兴起。以前的研究证实太极拳锻炼会对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以太极拳运动处方为主的康复运动方法,探讨应用综合疗法对Ⅱ型糖尿病病人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于昊楠 《健与美》2023,(8):146-148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学观念的认识以及病人对我国医疗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骨科病人的康复中,运动疗法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已经逐渐成了骨科病人的主要康复手段。文章着重介绍了运动疗法的发展历程,从骨科疾病的角度,阐述了其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以及在骨科康复中的发展,同时为探究运动疗法应用于骨科康复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肌骨疼痛患者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运动疗法治疗,考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VAS、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78%显著高于对照组77.46%(2=5.166,P=0.023)。也就是说,运动疗法能有效增强骨科康复、缓解患者肌骨疼痛、降低疼痛递质因子水平、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