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微 《新闻世界》2013,(10):254-255
娱乐经济时代,大众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日益攀升,娱乐成为营销的重要载体。本文试从探讨娱乐的内涵与外延、娱乐与人的关系、娱乐与营销的关系,从理论视角解读娱乐营销。  相似文献   

2.
传播产业是影响力经济,而娱乐是当今传媒产生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之一。美国学者迈克尔·J·沃尔夫所撰写的《娱乐经济》一书认为娱乐因素成为产品与服务竞争的重要关键,当其他产业不断采取仿效娱乐业的策略时,就进入了娱乐经济时代。广告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时尚的风向标,无疑敏感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变硬性推销为软性吸引,强调以乐趣导向消费,  相似文献   

3.
《娱乐至死》是一本通俗而又极富哲理的书,是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完成的。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描述了一个娱乐化的时代,阐述了美国传媒业的发展,从报刊、广播电视到书籍,传媒业已经开始走到文化沦丧的地步。《娱乐至死》就是波兹曼对当今时代电视文化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无可辩驳的分析。本文分析尼尔.波兹曼对电视娱乐化的批判和反思及其对娱乐批判的绝对性进行批判,最后分析对大众文化的哲学批判。  相似文献   

4.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评《娱乐至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娟 《今传媒》2013,(5):59-60
《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当今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波兹曼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公众话语正在以一种娱乐化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文章从“媒介即隐喻”、“娱乐时代的到来”、赫胥黎的警告及其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针对当今社会文化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5.
近来,娱乐在人们心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磨时间的行为了,它蕴涵了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含义。娱乐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们分别被笔者定义为:原始的娱乐时代;娱乐没落,两级分化的时代;娱乐作为重生仪式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以《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当今电视的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阅读《娱乐至死》一书的感悟,试图从阐释"娱乐化"的内涵开始,对电视娱乐化的表现、成因和后果做一番梳理和探讨,并试图在这一过程中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汪雅倩 《今传媒》2014,(12):62-63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北美媒介生态学之父尼尔?波兹曼首先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媒介就像一种隐喻,蕴藏着强大的暗示力,能够影响、定义乃至重构现实世界。如今,我们已从电子时代跨越到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而媒介隐喻依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以微博为例,运用媒介隐喻理论分析微博的娱乐化倾向及其给公众话语带来的暗示意义。这种理论话语对于反思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娱乐化给大众带来的影响有着警惕和启发意义,特别能够提醒媒介受众时刻保持应有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8.
狗仔元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的高枫事件标志着内地的娱乐媒体正式进入狗仔时代。专业化的八卦媒体其实已经开始入侵我们的娱乐生活  相似文献   

9.
陈阳  吴晨 《新闻世界》2014,(5):253-255
新媒介带我们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里娱乐思维覆盖了一切公共话题和言论,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新闻也常以娱乐化形式呈现,人们在信息海洋中追逐娱乐快感。新媒介的娱乐化倾向是否必然是负面的,该如何看待这种社会趋势,重读波兹曼的名著《娱乐至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出版广角》2013,(17):94
如果人们的阅读都只为了娱乐,大众只读娱乐之书,那么,还有多少人能沉静下来读痛苦之书、深刻之书、经典之书、思想之书、专业之书?一个娱乐至死的社会,将是一个阅读的坏时代。——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你就是会不自觉地想让你的孩子们看一些出版过的经典童书,这就是这类书所拥有的魔力。——兰登书屋童书出版分部执行副总裁朱迪斯·豪特  相似文献   

11.
提到"娱乐至死"这一概念,我们不难想到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著作《娱乐至死》一书。书中主要阐述媒介变迁,即电视声像如何逐渐取代书写语言成为时代的主流媒介,同时电视又是如何重新定义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使我们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我们姑且不论他的观点对错与否,因为从20世纪后半叶,当印刷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开始,学界就一直围绕印刷媒介的深度与电视媒介的平庸而争论不休,甚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环境下,现代广告的传播模式与生存形态将发生巨大变革。在大众娱乐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为广告的娱乐化生存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广告娱乐化生存形态的原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广告娱乐化生存形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娱乐至死》和《网络至死》都是谈论新媒体对大众生活时代的冲击的书,因此体现出诸多共通性。由于这两本书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身份立场的不同,两者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分野。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我们需要应时代之需,将其放置在合理位置上。在新媒体时代,精英知识分子恪守自己的"精英"立场是时代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下的媒介,表现出来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度上升,最后则发展到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也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传播产业是影响力经济,而娱乐是当今传媒产生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之一。美国学者迈克尔·J·沃尔夫所撰写的《娱乐经济》一书认为娱乐因素成为产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利益驱动的时代里,娱乐新闻炒作现象是当前新闻报道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现象,本丈从娱乐新闻炒作概念的界定谈起,进而分析出现娱乐新闻炒作现象的原因以及娱乐新闻炒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千年以来,关于媒体逐渐投入到娱乐浪潮之中的讨论就一直持续着,不论在学界还是业界,许多人都对媒体信息娱乐化这种趋势持批判态度.然而这些批判之声似乎对媒体并没有显现出多少作用,近年来我们的媒体是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依靠娱乐生存,我们发现在不断的批判声中我们却已经被有些泛滥的娱乐信息包围.我们真的进入了娱乐时代?我们的媒体娱乐会无止境吗?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一切公众的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事实的确如此,在如今这个消费主义时代和大众文化时代.我们几乎找不到没有娱乐节目的电视频道。在这股娱乐化浪潮中,“选秀风”、“麦霸风”、“相亲风”、“户外体育风”纷纷刮起。在人们尽情享受娱乐节目带来的愉悦时。同质化和低俗化两大问题也表现得越发明显。那么娱乐节目究竟靠什么摆脱这两大顽疾呢?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文化时代,消费主义涌动,娱乐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麻痹着人们的神经,使人们加入娱乐的狂欢之中。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对于大众文化进行了抨击。他认为,电视使人们抛弃了理性思考,只是一味追求娱乐化。目前在我国的传媒环境中,电视业的娱乐化现象十分严重。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娱乐至死的原因,指出娱乐并不会至死,并对我国目前的传媒发展进行了警示。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消费时代,明星台前幕后的花边轶事成为青年人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在各种媒体上,总会出现一些热门娱乐话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了解娱乐文化媒体热炒的娱乐新闻,被人们当作一种流行的、时尚的文化趣味.不仅如此,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新媒体的兴起,娱乐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些顺应时代的改变.本篇论文试从新闻叙事学及新闻文本学的角度入手,以"倪震偷欢"系列报道这一典型新闻事件为例,归纳当前娱乐新闻媒体在叙事策略上的一些转变及新特征,借此了解新闻媒体在新娱乐时代的全新叙事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