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们的印象中,歧视总带着一圈圈尖尖的刺,让柔弱的心滴血,让美丽的梦破碎。它是人们不愿面对的一个字眼。《美丽的歧视》中大伟恰恰是因为张老师的歧视而痛下决心,努力学习,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大伟遭受的歧视如此残酷却又满含爱意。正是这种蕴含着催人奋进的力量的残酷,改写了大伟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都怕受到别人的歧视,怕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怕别人把自己的心打碎。于是更多的时候,我们紧紧地关闭心扉,躲避那歧视的目光。然而逃避又能怎样?现实中就要去坚强面对。世间万物的发展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冷冷的歧视有时会激发起我们心…  相似文献   

2.
我校的领导和教师们,由于满腔热忱地帮助后进生转化,使后进生的比例逐渐减少。具体做法是: 一、对后进生做到三不歧视。领导不歧视,教师不歧视,优等生不歧视。从校领导到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无论他们哪方面有了进步,都要在班会、校会或校刊上及时肯定,提出表扬。使后进生从学  相似文献   

3.
媒体纵览     
这两年,在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来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中国的就业歧视竟然如此荒唐,如此离谱。在中国,35岁,如此年富力强, 便已无法找到工作。更不用说四十五十,我们该不该制定中国的《雇  相似文献   

4.
刘县书 《中文自修》2008,(7):110-112
人歧视人,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 似乎人人都在搞歧视,人人都可能被歧视。 非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非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歧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异性恋歧视同性恋,城里人歧视农民和外来工,富人歧视穷人,某些官员歧视百姓,  相似文献   

5.
用爱心转化“学困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的学生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总有品学兼优的好干部和调皮捣蛋的“学困生”。所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我们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克服偏见,“偏爱”“学困生” 由于“学困生”常常处于受孤立、被歧视的地位,渐渐地养成了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对他们  相似文献   

6.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从事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已经有10多年。这10多年中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好班主任心中就应该装有每一个学生,无论学生学习好坏,品行好坏,我们都应该对他们施"爱"。只是"爱"应该有所不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不能溺爱,要"严爱";学习较差的学生,我们要"细爱",让他们觉得老师心中有他们,从来没有歧视他们。  相似文献   

7.
心存爱意     
心存爱意●孙景遭遇不幸时,我们渴望温馨的抚慰;为恶语中伤时,我们呼唤善良的回归;被误解时,我们希望理解;遭歧视时,我们企求平等……我们希望这世界美好,我们愿和谐的风将烦恼的云吹散,人人都成为童话里的好人,人人都有一个瑰丽的梦想。而梦想成真的办法只有一...  相似文献   

8.
田丽霞 《班主任》2013,(10):51-53
什么是歧视?歧视就是不公正地看待别人。为什么会出现歧视呢?因为不同。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条件、身体状况、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再加之单纯幼稚,思想不够成熟,看人看事容易主观片面,以自我为标准去评判他人,歧视现象因此产生。歧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歧视不仅会影响班级团结,对被歧视者造成伤害,也会对歧视者自身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特定国情下,党政机关制定的标准,总是天然地具备标杆和示范功能,而就业歧视的不良影响也正由此散播更广,进而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麻烦。党政机关选拔优秀的人才进人公务员队伍当然好,但问题在于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否科学客观,是否有助于引导整个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否有助于做好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家女 《师道》2002,(4):38
我们有些地区的农村还很落后,但来自这些地区的孩子同样有一颗自尊心。歧视农民,无疑也歧视农民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我们以前称为"差生",不管如何称呼,我觉得都不应歧视他们。他们只是暂时在学习上有了困难,正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我们应该理解,尊重,鼓励,帮助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遭遇文凭“歧视”“用人单位只招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我拿着我的自考文凭去应聘,经常碰壁。”小艾向记者诉说心中的苦闷。小艾来自湖北孝感,今年23岁,4年前高考落榜后,参加了湖北省的自学考试,去年取得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文凭。满以为有了本科文凭,找工作就轻松了。可谁想到,从去年7月起,他不停外出找工作,可每次拿出自考文凭,招聘负责人都会抱歉地对他说:“不好意思,我们只招全日制的高校毕业生。”时至今日,小艾仍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小艾对此很无奈:国家都承认自考文凭和学历,用人单位凭什么歧视自考生呢?面临如此尴尬境地的并非只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就业人口的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等原因,我国的就业歧视现象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就业歧视不仅破坏了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而且还将危害社会的正常发展,给社会的正常秩序带来不安定的隐患;针对我国就业歧视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从他们自身利益出发,对某些大学生就业采取偏见和排斥的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这些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被损害和被剥夺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生理歧视、身份歧视和地域歧视等,这些歧视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冲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的普及使人类初步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对我们的工作、学习、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有利有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十分具有时代性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德育教学方法,同时也为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将对网络时代的小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的普及使人类初步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对我们的工作、学习、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有利有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十分具有时代性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德育教学方法,同时也为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将对网络时代的小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一、歧视的产生义务教育学校实行严格按施教区招生,学生按规定在指定学校入学就读。施教区内学生家庭各不相同,学生之间就会自然或不自然地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群体之间难免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由于观点等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歧视。什么是歧视呢?所谓歧视,就是不平等地看待他人。每个人都有歧视他人的行为,表  相似文献   

18.
李洪荣 《江苏高教》2021,(10):57-60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身份歧视现象一直都存在,而这一身份歧视是社会歧视的一种表现形式.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身份歧视主要表现为招生生源歧视、学位授予歧视、就业歧视与认知观念歧视等四个方面.而破除这一身份歧视可以从转换认知观念、提升教育层次、优化投入结构与提高学生能力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学价格歧视理论的视角,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场馆的属性,对学校体育场馆经营中价格歧视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学校体育场馆经营具有准垄断性、准公益性和双重收益性的特征;学校体育场馆经营价格歧视主要基于身份、运动偏好、使用时间实施区别定价,价格歧视为学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潜藏着某些危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只有在深刻理解我国就业歧视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缺陷所在,才能提出有效消除我国就业歧视的法律建议,构建切实有效的反就业歧视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