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需要大力发挥高校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的作用。“三区”联动即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的具体策略。以同济大学为例,分析大学在“三区”联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科教兴市论坛提出的“三区联动”,是上海市委市府的重大决策,是上海推进科教兴市的重大举措。“三区联动”就是“促进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发展”。它把上海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与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产业升级、社会功能拓展等有机融合起来,是上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江苏开放大学围绕新型大学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大方向,在实践中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推进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对不同形式下的高校党建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创意城市与现代大学:从3T理论到三区联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不仅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更是城市的灵魂象征与精神代表。本文借鉴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分析创意城市3T理论及相关要素的基础上,评介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战略形成的合理性、理念及框架,论述了大学在三区联动中的核心作用,并对大学如何应对问题、引领城区发展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相互融合、联动发展,是当代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积极实践“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区域内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向杨浦城区敞开了怀抱,其深厚的科教、人文资源为进一步发展区域内基础教育提供了资源保障。在此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上海杨浦区通过深入实施"三区联动"战略,进一步促进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功能融合和联动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我国大学集聚区的创新发展开辟了全新视角。通过对"三区联动"上海杨浦模式基本内涵、主要特征、运行机制及所取得成效的总结,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科学分析宁波实施"三区联动"的现实条件和可行的区域,并借鉴上海杨浦模式的经验提出实施宁波镇海"三区联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是时代赋予它们各自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近四年来,上海市三区联动战略逐步实施,各高教片区的联动蓬勃发展,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在对上海市杨浦区三区联动的三方主体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就三区联动战略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一些分析和论证,试图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探索,从而使三区联动战略朝着更理性、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美研究型大学教育管理基金现实状况的比较,确证了国内、国外研究型大学之间显著悬殊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对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从宏观社会文化到高校内部微观环境等多层面的比较与分析。由此提出:社会因素、捐赠主体、高校自身三者的相互联动才是形成中国高校教育管理基金良性发展的方向。捐赠环境、优化筹资策略是中国高校拓展资金来源、增加社会捐赠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产学合作教育三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当前阶段,已逐步形成高校校区、经济园区、社会社区三区联动的链环,大学承载着国家意志和社会责任,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 着眼于所在区域解决社会问题成为办学的基本共识,于是,产学合作教育也向纵深发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被提上了重要议程。本文主要讲  相似文献   

10.
杨浦区犹如上海“硅谷”,区域内14所全日制高校成为打造“知识杨浦”的中坚力量,高校创新效益的外溢让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的理念不断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高校办学,成为杨浦区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着思想困惑、经济困窘、心理困扰、学习困难和就业困境等问题。大学生"五困"现象是高校人才培养需面对的新情况。解决大学生"五困"问题应通过完善思想教育体系,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加强组织保障,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在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12.
"新大学"是指1998年至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中国"新大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中心城市办大学"的试验,其发展需要经历两次变革过程,即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当前"新大学"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和人才不足、师资结构失衡、学科基础薄弱、管理水平偏低的困境,需要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语义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精神”作为一个新词在使用中有泛化现象,存在概念与逻辑混乱。本文运用自定义的语义场理论,对近期报刊媒体上使用的“大学精神”一词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精神”语义可分为代名词、类概念、个性化义群三个层级的结论,并将大学精神定义为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以期有助于“大学精神”的语义规范,便于人们明晰与理解“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交易”理念与大学教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在传统“知识管理”制度之外,“知识交易”倾向不断上升,“知识交易”理念成为当代教师学术职业的重要立足点。为此,大学教师发展需要建构新的价值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协商并调整大学内部的文化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5.
历史发展趋势、大学的社会职责、历史使命以及中国大学目前现状等都要求大学应该办成"学习型社会"。大学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应该从学习观念的转变、树立大学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长期稳定的学习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学术交往互动的平台、强化领导"扬善抑恶"的职能、注重研究教育实践等方面入手,构建崭新的"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化的中国大学。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式尚处于“粗放型”阶段,主要表现在盲目追求学校数量的高速增长和扩大办学规模上。民办高校的这种现状,难以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实现办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转变的目标就是,民办高校向“集约型”发展,即在保持学校一定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通过完善民办高校管理制度,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来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成人"专升本"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成人专升本教育招生计划的不断增加、招生政策的改革与调整,以及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当前成人专升本教育既面临着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要应对扩招后教育资源不足,原有专升本教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当前教学需要而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树立和强化“大德育”工作观念,结合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推进和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构建和完善“三大课堂”育人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培育和重建“特色化”德育文化,以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促进高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念如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所以,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强化培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知、信、行、成”四字入手,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办好“以本为本”的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以手机为智能终端的师生协作教学是继多媒体教学之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此研究将“雨课堂”应用于《气候学》教学中,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使用“雨课堂”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活跃度及期末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该研究发现“雨课堂”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为其他专业和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