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秦德禄1978年3月入伍,同年底调团政治处担任摄影员.1987年调到某集团军政治部任摄影干事至今。职务副团.中校军衔。从事摄影工作20年来,共在军内外各种报刊、杂志刊用新闻、艺术图片3000余幅,各种杂志封面100多个,先后在省以上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获奖、入选作品100余幅,连续13年获北京军区新闻报道工作一等奖,1996年被《解放军报》评为“全军新闻摄影十佳”。1989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中国摄影家大辞典》收录了有关他的事迹。他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7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光凭这些就该写写某集团军摄影子事秦…  相似文献   

2.
炫丽的夜景     
《军事记者》2014,(11):F0003-F0003
徐殿闯,1977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安.1995年12月入伍.现为宁夏军区政治部宣保处副团职干事。他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在军内外媒体发表摄影作品1000余幅。2013年拍摄的组照《洁白的哈达献给金珠玛米》,获兰州军区昆仑文艺奖摄影二等奖。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相似文献   

3.
他入伍仅5年时间。却先后有300多篇(幅)新闻稿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0多篇新闻作品在省市级新闻单位获奖。个人年年被军区《前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他就是济南军区某防空旅政治部一级士官报道员田宝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闻窗     
教导员向全营宣讲函授教材本刊讯于世鸡报道:为了让官兵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向全营普及新闻写作知识,某集团军三营教导员裴望儒用两个小时为全营官兵宣讲军报函授中心编发的(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受到官兵们的热烈欢迎。会后,不少从未写过新闻的同志也喜欢上新闻写作,跃跃欲试。山东莱阳举办宋维亮摄影展本刊讯姚锋报道:五五二八一部队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未维亮,刻苦自学新闻摄影技术,近年来先后被各报刊采用稿件350余篇,其中有20余篇作品获奖。近日,莱阳市文化局和部队政治部联合举办了来维亮摄影作品展。此影展,受到军内外摄…  相似文献   

5.
淬火砺兵     
《军事记者》2010,(7):F0003-F0003
李三红,1978年3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海南省三亚市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特约记者,广州军区政治部摄影干事,少校军衔。他先后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其中数十幅作品在军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4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26日,南京军区某集团军给《新华日报》特约通讯员、集团军政治部新闻干事窦芒记二等功。窦芒1972年入伍,1978年开始担任新闻干事。多年来,他热心本职工作,注重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廉洁经过20年的辛勤耕耘,收获颇丰:先后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2100余幅;70余幅作品在军区及全军、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31个摄影专题被《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采用;35幅作品被国家级刊物用作封面。1989年,廉洁的名字被收人《中国摄影家大辞典》。4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1974年底,廉洁人伍来到巴林草原。部队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戍边守睡,吃的是高粱米,喝的是雪水、雨水,住的是“干打垒”。但官兵们工作、学习、训练劲头十足,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这一切感动着他、激励着他,促使…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案头,堆满了何培勇的各种见报作品。那一幅幅构图新颖,粗犷隽永的画面,那一张张色彩艳丽、构思独特的杂志封面,还有《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的摄影作品近1000余篇(幅)。几年来他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各类影展和比赛,数10次获奖.他先后8次受到部队的嘉奖,两次被评为“建设精神文踢”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新闻单位评为“模范通讯员”,并荣立了两次三等功,稿件被集团军、师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 何培勇,由于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还在上初  相似文献   

9.
6年前,张全连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连队指导员,对新闻最基本的业务知识一知半解。然而6年后的今天,他却有近千篇新闻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人民前线》报等军内外数十家报刊电台发表,多次被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3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0.
何正君 《军事记者》2006,(10):68-68
近日,从广西桂林市传来消息,广州军区某工兵团原报道员、二级士官刘教清被《桂林晚报》社聘为记。刘教清在担任报道员8年时间里,刻苦钻研新闻写作和摄影技术,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写出了不少反映军营新貌的稿件,先后在《解放军报》、《战士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作品500多篇(幅),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战士报》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11.
李志军是武警四川总队新闻电视工作站新闻报道员,他把宣传武警官兵的风采作为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勇于奉献,每年他都要深入甘孜、阿坝、凉山等艰苦、偏远地区采访,深受官兵的欢迎。 1997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法制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武警报》、《四川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以上报刊台发表新闻作品 2000余篇 (条、幅 ),为部队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曾 3次荣立三等功,连续 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被总队表彰为通讯报道先进个人。 士兵记者李志军@李治林 @胡发寿  相似文献   

12.
1992年5月27日,宁路桥的“徒弟”王安友的一幅《这样午休行吗?》图片配短评在《解放军报》二版头条发表,获当年全军大迪军事新闻摄影竞赛一等奖。从此,宁路桥的大名不径而走。近5年,宁路桥带出的“徒弟”,3人直接提干,1人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3人在全军影展中获大奖,1993年3月,王安及的5幅照片还进入全国第十二届新闻摄影比赛。三十而立。宁路桥如今已在军事新闻摄影事业上取得了喜人的成就:1100余幅见报作品,其中有54幅摄影作品在省以上报刊、影展获奖,他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l次二等功,1992年被沈阳军区评为两用人才先进…  相似文献   

13.
危平 《军事记者》2004,(4):11-11
我1998年7月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以来,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共发表稿件2500余篇(幅),20余件作品在军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2次,连续4年被武警部队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去年因成绩突出被武警总部评为“第三届十佳新闻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平时让镜头向一线官兵聚焦。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中有声。近些年,《解放军报》特约记者冯金源在第二炮兵的新闻队伍中干得比较“红火”:平均每年在《解放军报》上用稿超过60篇,在《火箭兵报》上刊稿300篇以上;连续6年被《解放军报》评为优秀特约记者,连续7年被《火箭兵报》评为优秀驻站记者,连续17年被第二炮兵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先后4次荣立二等功,9次荣立三等功;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与《中国青年报》等13家中央级新闻媒体聘为特约记者;共发表新闻文字和摄影作品5000余篇(幅),先后出版了11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集“苍穹系列”第一卷《剑指苍穹》、第二卷《剑啸苍穹》。看到这样一组数字,相信会有不少同仁对冯金源这位“梁山汉子”竖起大拇指的。  相似文献   

15.
南京政院上海分院政治部新闻干事宋忠伟,自1996年发表“处女作”以来,凭着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满腔执和热爱之情,已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50多家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300余篇;先后50余次获得全军、上海市各类新闻奖和征奖;年年被新闻单位评为优秀特约记、优秀特约通讯员;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学院“十佳青年”和“学习成才标兵”。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世纪老人、我国著名书画家晏济元又一次来到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为官兵授课和书写作品。县老生于1901年,曾任重庆国画院副院长。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和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展出。1963年,毛主席70大寿时,他曾为毛主席作画《红日青松图》,深受主席喜爱。图为老人给官兵书写作品。聂雪来摄影报道世纪老人军营传艺@聂雪来  相似文献   

17.
王伦军,四川平昌县人,1976年8月出生,1992年12月入伍,1998年7月毕业于重庆通信学院。历任某分部通信站分队长、司令部通信科参谋,第273医院政治处干事,分部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新疆军区联勤部政治部副营职新闻干事。他从事新闻工作5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各类稿件500多篇,被聘为《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人民军队》特约记者和《新疆日报》驻部队记者,4次荣立三等功,连续3年被兰州军区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人民军队》“优秀特约记者”,连续4年被新疆军区评为“优秀新闻报道骨干”。2007年11月14日,他奉命陪同解放军报社主任编辑郭天一同志赴帕米尔边防一线执行采访任务时,突遇车祸,以身殉职,光荣牺牲。  相似文献   

18.
汪应祥,湖北天门人, 1959年 10月出生, 1978年 12月入伍,从基层连队、团队到集团军乃至军区机关,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荣立二等功 1次、三等功 4次。曾就读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获学士学位。先后担任团兼职新闻干事、集团军新闻干事兼报道组长, 1993年 4月调南京军区宣传部宣传处,先后任干事、副处长、处长。 1999年 6月调任上海警备区宣传处处长, 10月 10日不幸遇车祸因公殉职。他多次组织参与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和重大军事行动的新闻宣传,获得全国全军新闻报道奖数十项,组织参与编辑出版新闻类书籍多部,其主要作品已收入新近出版的《汪应祥新闻作品集》。  相似文献   

19.
在与时问赛跑的过程中,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新闻干事刘广波永不停息地跋涉在新闻道路上,先后在军内外100多家新闻媒体发表消息、通讯、报告文学1700余篇,30多次在省以上新闻单位举办的征文和摄影中获奖,著有新闻作品集《绿色犁痕》。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  相似文献   

20.
某团志愿兵报道员姜自宇,拿起笔来能写,拎起相机来能摄。1984年9月,从沂蒙山旮旯子里钻出来的姜自宇,坚信凭着庄户人吃苦耐劳的品格,定能干出个道道来、他白天训练,晚上写稿,渐渐掌握了新闻采写基本功,稿子陆续见报。他采写的《绝技献军营》、《“刺头兵”转变记》、《英雄的弟弟是标兵》等稿件,都来源于基层,取材于战士,深受官兵欢迎。这一年,姜自守在军内外新闻单位用稿30多篇,荣立三等功。就在他潜心钻研写作,苦练笔功的时候,部队要配一名摄影人员。他那颗心又不“安份”起来。他找到领导表决心:保证文字与摄影两不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