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学生普遍反映化学这门课是“一学就会 ,一听就懂 ,一多就乱 ,一长就忘”。在每节课堂里常常听得津津有味 ,看书也不感到难懂 ,但时间一长 ,该记的记不住 ,该理解的不太清楚 ,认为要记要背的内容太多 ,记忆负担很重。因此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提高记忆效率 ,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就记忆力的培养 ,谈几点体会。记忆力的培养是克服所谓“零、散、乱”的关键。特别是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的记忆。在讲课中注意想方设法协助学生增强记忆 ,同时指导学生总结记忆方法 ,显得尤为必要。一、理解凡是理解得深 ,就会记忆得…  相似文献   

2.
眭永翔 《成才之路》2014,(21):76-77
一、问题的提出 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家长和教师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和学习成绩的好差归因为智力问题。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大多数学生的先天智力并无明显差异,出现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后天形成的知识框架的缺陷,知识的缺陷就会表现为能力的不足和成绩的差异。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记忆、积累、应用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能否灵活应用,关键是看所学知识是否转化成了长时记忆,能否在需要时随时从知识结构中迅速提取。二、理论依据 当代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解决问题思维过程而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更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长时记忆好比是存放各种知识的“仓库”,思维需要什么知识就可以到“仓库”中搜索并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越多,思维反应越快。短时记忆则如同是形成思维结果的“加工间”,通过思维过程形成的结论、推理等,都是在短时记忆中实现的。简单地讲,长时记忆就是知识记忆的时间比较长久,短时记忆就是知识记忆的时间比较短暂。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为我们揭示了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说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要及时巩固,以便把短时记忆及时转化为长时记忆。利用遗忘规律,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记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记忆内容较多,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需要记忆的知识记不牢,对化学的学习效率就有很大影响。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人类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重要手段。学习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的记忆。下面谈谈我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的。  相似文献   

4.
裴洪伟 《成才之路》2014,(14):40-41
正一、问题提出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倾向于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和学习成绩的优劣归结为先天的智力差异。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逐渐认识到,大多数学生的先天智力是没有问题的,导致学生学习障碍、解决问题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后天学习所形成的知识框架的缺陷。知识的缺陷所反映出的表面现象就是思维的缺陷、智力的低下、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等。二、理论依据及教学实践当代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一门思考的学问,不是一门记忆的学问。”然而,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高三复习课,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却很小,有的甚至是直接要求学生牢固记忆,最高层次也只不过是纵横联系地记忆。为何?是高考的指挥棒所指,这是常见的答案。真的是“指挥棒”的指向问题,还是师生对高考的解读出了偏差?高考结束后,网上就有人反映:学生只要背背书就可应考且能得高分。是否真是如此?我认真做了试卷后,不完全赞成这种观点。今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选择题第11题就令人眼前一亮,它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解答此题不是背背书就能解决问题的。原题为…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足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与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本身又有一定的规律。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等,太多太难记忆,记住后也容易忘记。几年来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做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桂珍 《中学文科》2009,(17):130-130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遗忘.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直观教学,尽最大努力加深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迹的深度,提高记忆效果;其二是掌握学生的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相似文献   

8.
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培根。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识记。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呢?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学生能否成材,取决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听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计算的基本公  相似文献   

10.
朱庆锋 《新疆教育》2012,(19):48-49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相似文献   

11.
数学记忆是学习者把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储存起来,以后能按照需要或在某种条件的激发下,把储存的知识再现出来,并能用来进一步学习或解决问题.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记住一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公式和方法,那就不能进一步学习,更谈不上什么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边学边忘,那么教师的教学将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也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能否培养学生的数学记忆,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键,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记忆,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周晓旭 《教师》2014,(21):80-80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发散思维的,数学的运算在数学中占据主要地位,以往的数学运算让学生感觉枯燥、烦琐。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定理、定律、公式等,加以布置练习题,使学生记忆式学习。然而时间一长,学生的记忆并非都能记住这些定理、定律及公式。长此以往,学生无法消化这些知识,达不到教学目的。在新课程的提倡下,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自己思考知识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歌唱与发声的记忆——音乐记忆,是演唱者、学生的基本心理品质。没有记忆,就没有音乐,也就没有歌唱。  相似文献   

14.
霍建伟 《甘肃教育》2014,(16):68-68
正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学习中,大多数学生有这样的体会:化学符号、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可见,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记忆效率一是加强实验,激发兴趣,增强记忆。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进行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教师这时提出问  相似文献   

15.
一、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因此,在教新单词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地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初浅尝试作个介绍,与同行们共勉。 (一)规律记忆法 数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是应当记忆的,但又不能靠死记硬背。因为这样记忆的东西,时间一长,很容易被遗忘。这就要  相似文献   

17.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方式,传统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走的是讲授路线,学生多靠机械的背诵记忆概念.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生能记住概念但不会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较差.新课改下的物理概念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而理解概念,构建概念并能利用概念解决问题.下面结合初中  相似文献   

18.
研究图形,不能只记忆书本上的几条定理,应该将例题、习题中反映的性质也纳入自己的知识库.解决问题的.工具是什么?是图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你手中的工具越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就越快越准确.建议同学们将学过的图形进行知识梳理,将它们在各个场合反映出来的性质都整理出来.并深刻理解记忆.本文举一个用这类知识解题和研究问题的例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单元复习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不仅可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系统性,还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增强学生概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知识的记忆.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