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本内容。3-4岁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游戏情境之中。游戏应该是儿童自发的、愉悦的、带有假想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游戏的动机来自于儿童本身在游戏中  相似文献   

2.
大单元学习立足儿童需求,呼唤情境的游戏化,以“游戏”思维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获得情感的愉悦。游戏化情境设置需为单元学习目标服务,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具体学情三个维度综合考虑,通过隐含学习任务、营造游戏场景、贯穿活动始终,嵌入评价杠杆,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真正解决或者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让学习变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儿童的天性决定了孩子喜欢游戏、需要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愉悦心情、消除孤独并享受快乐,游戏渗透下的教育活动能使游戏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更能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幼  相似文献   

4.
一虽然理论研究者对游戏的定义各持己见,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游戏愉悦”作为游戏的一大特质保留在自己的理论中。游戏无疑是愉悦的,儿童对它的迷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关注游戏愉悦时出现了某些认识偏差,致使儿童的游戏水平难以提高。一是将儿童的游戏愉悦理解为表情上的兴高采烈。为了追求这种快乐、热烈的效果,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以逼真、花样繁多的玩具刺激或以外在奖赏为手段,让儿童玩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伴随孩子成长的活动形式,好的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游戏中,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6.
儿童从来都是游戏着的儿童,而游戏也就是儿童的游戏。一个人只要处于游戏中,也就是处于儿童的状态。因此,对于游戏的体验,就是对儿童状态的体验。我们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以剪纸为入口,开展剪纸区域游戏策略的探索,释放孩子游戏天性,探索剪纸区域活动新策略,变“摆设”为“对话”,变“填鸭式教”为“主动去学”,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让孩子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李吉林老师因创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而闻名,而更让我感动和敬佩的是她自身的“情”和“境”;她对儿童的挚爱之情,对儿童教育的忠诚之情;她不断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境界。她自诩为一名“长大了的儿童”,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体育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在游玩中获得欢乐,增长知识,提高运动能力等。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认知活动、身体活动、情感活动、语言活动上得到快乐的游戏享受。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园区环境、游戏材料、身体发展、儿童经验等多角度着手,以期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情境体验。  相似文献   

9.
周轶珏 《教师》2012,(27):104-105
生活离不开音乐,生命离不开音乐,成人需要音乐来净化心灵,孩子更需要音乐来陶冶情操。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塑造自己的生活。”音乐教学是愉快的活动,要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应当充分考虑到幼儿好动、好游戏等年龄特征,把音乐与生活经验、情境游戏有机结合,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让孩子获得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得到放松身心后的美的熏陶。如何使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发挥最大功效并获得孩子的喜爱?我们应充分考虑以下三个要素。一、趣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的价值。”歌唱活动游戏化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歌唱活动需要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贯穿于活动中,实现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积极的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简单地谈谈它的操作。一、优选手段  “情境教学”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的情境,它需要一定的手段去创设、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小学语文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而语言文字作为符号系统,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而枯燥的。因此情境教学借助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形式来创设情境。  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图画再现了生活的画面,孩子一看就明白。小学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时代是游戏的时代,在游戏中,幼儿模仿各类人物、动物及各种事物,使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发展。游戏成了他们参加一切活动的准则。在游戏中他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悦,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本身就能吸引孩子并能让孩子积极参加。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把"游戏"作为对孩子进行音乐能力培养及整体发展和教育的有效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游戏不仅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愉悦的世界,而且也能够成为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形式。因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有启人心智的力量,能够激励少年儿童团结、机智、敏捷、勇敢、积极向上,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增强创造力,启发思维,发展语言。在小学作文中,写活动写游戏.占有很大的比例,把游戏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玩了写,  相似文献   

14.
淡化作文指导,就是要精指导、巧指导学生的习作,要在儿童的“活动与游戏、幻想与想象、探究与体验”的活动中,追求教师指导与学生习作之间“相似的和谐的振动”,于无声处,静听孩子习作的“拔节声”。一、我会玩、我想写玩是孩子的天性,捉蜻蜓、扑蝴蝶、钓鱼、捉虾……试想哪个孩子不是天生的“大玩家”。淡化作文指导首先就要重视儿童的天性———玩是一种最宝贵的习作资源,让孩子在自由、平等、愉悦中玩出诗意,玩出创意,玩出“绿意”,“玩”出美妙的文章。1.玩出诗意“寓文于玩,玩中生文”,就是要巧用文本中潜在的习作资源,从而生成美妙的…  相似文献   

15.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自然而然地、平等地一种令人愉悦的游戏活动,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家长也能够感受到亲子交流的幸福。亲子体验游戏有益于密切亲子关系,能够启发幼儿智能的发展,积累感觉印象,发展认知能力,体验交往关系,完善个性,发展社会性,开发幼儿的无限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这就说明"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由表现,是儿童心灵活动的产物,既纯洁也神圣。游戏也是儿童释放过多精力的一种活动,它能够帮助孩子松弛、恢复精力。在角色游戏中,孩子视它为最严肃的工作,为了寻求快乐,总是乐此不疲自愿参加进来。游戏也为孩子以后真正步入社会提前打好基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把握正确的儿童观,充分地认识到游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1〕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实质就是为着幼儿的装扮玩耍。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社会性交往,并在交往中享受愉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能沉浸在所装扮的角色中进行交往,出现了“角色交往缺失”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角色、角色交往、角色交…  相似文献   

18.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游戏是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活动。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具有“好动”、“好玩”、“好游戏”的天性,要满足这种天性,就必须有“良好的环境”,首先是有“游戏的环境”。游戏的环境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就物质的游戏环境而言,家庭为幼小的孩子创设游戏角,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专供活动的“小天地”,是一种化费少而又受孩子欢迎的好办法。所谓“游戏角”,就是家里有个专门供孩子玩耍和存放玩具的地方。房子宽敞的家庭,可以腾出一块地方,摆上玩具架、小桌子、小椅子。玩具架上摆上孩子心爱的玩具,如娃娃、积木、皮球、陀螺等,还可放置各种游戏材料,如线轴、瓶盖、小木块、火柴盒、布块、钮扣、纸张、蜡笔等,用房紧的家庭,也应千  相似文献   

19.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象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孩子在玩时部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象认真的做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孩子是把“严肃”的日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情绪结合起来,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孩子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像认真地做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孩子是把“严肃”的目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情绪结合起来,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