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苏州评弹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长篇书目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历史上著名的评弹艺人都有其代表的长篇书目。周良以"苏州评弹的演出以在书场演出长篇书目为主要形式,长篇书目及其演出是评弹艺术的生命线"为宗旨,很早就展开了对苏州评弹书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他自己撰写《论苏州评弹书目》《弹词经眼录》,到主编《苏州评弹书目选》《苏州评弹书目库》,周良在苏州评弹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作为苏州评弹著名的理论家,周良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的终身成就奖,他的名字已和苏州评弹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自1950年代关注苏州评弹,堪称评弹美学研究第一人。从理论体系上看,王朝闻已经初步构建起独创性的评弹美学,本体论、体验论、听众论成为其评弹研究的三大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苏州评弹是苏州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已有400年悠久历史,是中国曲苑的一朵奇葩。但是近些年,随着苏州经济不断发展,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多元文化冲击、语言限制和缺乏时代元素感等问题阻碍了苏州评弹的推广。通过实地考察、定性采访、定量调查的方法详细了解苏州评弹的现状,评估各方面的态度,了解其发展的困境并从评弹创作者、评弹表演者、政府和观众等不同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汇报》报道.由金庸小说《雪山飞狐》改编的苏州评弹近日完成.由于内容丰富。原定的35回长篇变成了45回。前10多回已完成了录制。据苏州评弹学校副校长、苏州评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邢晏芝介绍,酷爱苏州评弹的金庸先生同意由苏州评弹学校无偿改编《雪山飞孤》和《天龙八部》两部小说。《天龙八部》有不少章节是写苏州的.但考虑到《天龙八部》内容更为丰富.苏州评弹学校选掸《雪山飞孤》先行改编。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往往都是作者根据时代风气和读者的需要来进行创作的产物,运用得当,可以充当我们研究历史的宝贵材料。民国时期报刊文学中的"苏州评弹"主题,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别叙事"的传统,又成功跨越了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之间的鸿沟,均体现了小说作者对于当时"苏州评弹"的想象和认知。借助新文化史的相关理论,可以展现更多民国时期苏州评弹的侧面以及探询所隶属的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6.
苏州评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6至17世纪的晚明,评弹艺术从诞生之初便吮吸着苏州文化的乳汁。承受着晚明以来新兴思潮的濡染,展现出富有近代色彩的文化特征;商业刺激是推动评弹艺术不断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商业竞争也给评弹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病;雅致与细腻的苏州文化决定了评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充满地域特色的评弹艺术成为苏州乃至江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7.
苏州评弹形成于明末清初,分为评话和弹词两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传统性与地方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所以苏州评弹的英文翻译比较鲜见,对其的翻译评论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尝试运用关联翻译理论标准,对评弹《潇湘夜雨》节选的两种译文进行比较分析,论证关联翻译理论在评弹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生》2012,(Z4):74-77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故事。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2008年6月,评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清中叶以来,苏州评弹组织形态的革新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迁的重要见证。行会组织的立与破,归结于评弹市场的分配与占有;评弹改进协会的存与废,则是新生政权文化管理政策改变的反映;体制化评弹团的得与失,更多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建后的制度探索与困境。可以说,评弹行业的现代化转型在三个阶段的前后更替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转型远未结束,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0.
有效保护苏州评弹,当从苏州评弹现状出发,基于“非遗”保护原则,遵从评弹艺术自身规律,确立正确的保护理念,采取有效举措,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完成对评弹生态链要素的重新协调,以求取评弹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邢晏春,1944年5月生于苏州,1962年随父亲——苏州评弹名家邢瑞庭学艺,1963年开始从事苏州评弹工作,历任评弹演员、教师、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主任,悉心从事苏州评弹音韵、语言的研究。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传承人。  相似文献   

12.
一、“说书”与历史课 “说书”,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苏州评弹的俗称,是盛行于江南一带的地方曲艺。其传统书目大多为历史演义,如《三国》、《隋唐》、《岳传》等,听众几乎遍布全国。它以轻便灵活的形式、生动传神的说表、引人入胜的内容,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说书的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评弹口述史不仅能够呈现一部多元、全息、个人化的评弹史,而且还为江南文化社会研究提供重要视角和资料。评弹百年口述史构建以艺人史为中心,旁及艺术发展史、书目传承史、流派演变史、书场史、社团史等部门或专题,以从多侧面呈现百年来评弹经历的风云变幻,以及与江南社会之间的因应、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少年时不知什么原因竟会喜欢上苏州评弹.后来甚至痴迷到不想上学,只想拜师学艺的地步;中学里,被老师推荐去学美术和舞蹈;上了大学,选修戏剧史,还参加话剧社,主演过《雷雨》等经典话剧。虽然对一些艺术门类都有过蜻蜓点水似的涉猎,但长大之后心心念念的.还是少年时给笔者留下美好印象的苏州评弹。很多次都幻想自己身背三弦琵琶,徜徉在江南水乡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苏州评弹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族文化瑰宝,要把流传了几百年的评弹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风貌引进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苏州地方艺术文化,寻找有效的教学资源,在实施教学的适当时机渗透实实在在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艺术文化,让吴语吴音能世世代代传唱下去,让吴文化继续生长在苏州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6.
评弹     
《初中生》2009,(5):45-45
评弹是一门古老、优美的说唱艺术,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评弹有说有唱,其演出方式大体可分三种,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和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  相似文献   

17.
评弹在传播的区域范围上始终表现出非常鲜明的区域界定,与明清以来比较狭义的“江南”范畴大体相合。从社会变迁的长时段考察,可以发现,评弹所据以演出的评弹书目和开篇的发展,均契合了其所生长的时代环境。这当中,评弹书目和开篇的发展尤以江南中心的变迁为导向,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苏州书”到“上海书”、再到“文艺轻骑兵”,正是江南社会中心变迁的大势影响了评弹书目和开篇的发展方向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仇培芳 《当代学生》2012,(19):28-29
苏州评弹,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鼓励同学们亲近这门古老而优美的说唱艺术,2008年,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评弹社团成立。学校还特别聘请了著名评弹艺术家余红仙、青年弹词演员周红担任指导教师。几年过去了,评弹社团已经迅速成长,如同一朵曲艺小奇葩,在校园内外吐露芳华。下面我们就随着社团优秀团员李  相似文献   

19.
她,1948年10月出生于天堂姑苏。46年前走上评弹艺术表演之路,25年前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现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苏州评弹学校常务副校长,著名艺术教育家。她的身上闪耀着众多荣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建国60周年中国突出贡献曲艺  相似文献   

20.
徐丽仙是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享誉书坛的苏州评弹艺术家,在建国后日趋政治化的文艺生态中,她独创的“丽调”艺术,呈现出凄婉沉郁、悱恻内储的基调。徐丽仙吸取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精髓,将体验渗透到弹词谱曲与演唱中,创造出新的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