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构块语法理论认为,语法结构是独立于词汇语义规则之外的语法事实,有独立的语义,称为句式语义。英汉双及物结构的原型句式语义皆为"有意识的给予性转移",都可通过隐喻、转喻等引申机制表达更为抽象的概念,"索取"等左向转移可看作"给予义"的引申,这是句式机构的语义使然。英汉语词汇化、语法化方面的差异使得双及物结构在两种语言中的引申呈现出不对称状态。本文尝试从构块语法的角度比较英汉双及物结构,并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理论研究入手,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蕴含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从语义角度了解语言知识的本质,更深刻地认识人类句式结构存在共同的深层结构,希望对语义理论研究有所帮助,全面提升学习者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运用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双宾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这种句式历来颇受重视。近年来,学者多用新的语法理论研究这种句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90年代,人们开始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汉语的双宾现象,张伯江提出了双及物结构理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是其核心语义,这个转移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转换过程来完成的。[1]和普通话比较,安仁方言也存在双宾句,本文按照张伯江的研究方法,对与双及物结构式联系密切的动词类别进行调查研究,以便考察安仁方言的双及物结构式。  相似文献   

4.
湖南新化方言双及物结构分为给予义双及物结构和非给予义双及物结构两大类.给予义双及物结构的固有句法形式主要是"双宾B式"和"介宾补语式",还有动介复合A式、动介复合B式和介宾状语式等与给予义相关的其他双及物结构."双宾B式"主要是老派使用,"介宾补语式"是老派、新派常用的优势结构,"介宾补语式"中用"来"作给予介标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双及物构式表达的是发生在一个自愿的施事和一个自愿的涉事之间的转移,该构式强调的是"施事(S)"主动地使受事(Nd)由施事转移至"涉事(Ni)","涉事(Ni)"有意愿接受所转移之事物,但本研究发现,在很多双及物构式中,"施事"和"涉事"并非必须是有生命体的人,而且所转移的物体也不一定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客体,有些学者把此类双宾语句式划为特例,但我们认为这类原型性很低的双及物句式的存在也是有其理据的,我们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转喻和隐喻的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构式语法框架内讨论了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与动词义之间的关系。认为双及物结构具有"致使-拥有"的构式义,它对进入该结构的动词进行语义框架的核查,只有动词适切才能与该结构相容。当进入该结构的动词具有"给予"义时,动词语义向句法投射,构式义得到强化,此时的结构为典型双及物结构;当动词不具备"给予"义时,句法辐射动词,构式义赋予进入该结构的动词"致使-拥有"义,此时的结构为非典型双及物结构。动词词义与构式义的互动形成一个连续体,处于两端的动词分别为具有"给予"义和"损耗"义的动词。  相似文献   

7.
桂红梅 《考试周刊》2015,(1):105-106
本文在Goldberg构式语法基本理论框架的指引下,研究了英语双及物构块式(VN1N2 construction)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关系,揭示了VN1N2结构中构式义和动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通过整合共同构成句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老派湘语娄底方言里,双及物结构都含有给予类介词"赐",它和句中谓语动词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V赐"句式。分析娄底方言"V赐"句式的古汉语来源、句法结构特征和语法化轨迹,可以揭示娄底方言"V赐"句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对汉英双及物构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汉英双及物构式在原形特征、给予物引申方式以及双宾动词数量的有限性上有一些共通之处,但同时也在构式意义、客体转移方向、能够能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对等等方面存在差异。据此,从体验哲学和概念化角度探讨了造成汉英双及物构式共性和差异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谈玉芳  马赟怡  柳俊 《文教资料》2021,(1):11-14,48
基于自建汉语语料库,本文以给予义双及物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双及物动词、动后论元(与事和客事)和双及物结构探究汉语给予义双及物结构在报道语体、评论语体、自然语体和操作性语体中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特征。  相似文献   

11.
A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entence patterns in various languages,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has been a hot issue argued by many linguists and scholars.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verbs of"Giving"class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s and constructions,in attempt to reveal the features of this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双宾语句作为一种独立句式,在壮侗语中大量存在,但综观壮侗语研究,该句式尚未见专题成果。通过对壮侗语双宾语句句型、句法特征等的探讨,来揭示壮侗语双宾语句在语序、句法、韵律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并指出一些有待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量的概念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字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语言形式上英语不存在独立的量词,利用所谓的表量结构为不可数名词计量。于是表量结构被认为是英语的量词,或是应该独立为英语的量词。本文从英语的句法规则、语言发展历史、语言形式和语言范畴化要求四个方面阐述了英语不需要独立量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往往易于将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导致表达的错误,造成负迁移,而这些错误有很大的部分都是由于语言的标记性差异造成的。为减少负迁移,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初学时就要留意英文是强标记而汉语是弱标记或者无标记的语言项目,理解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习惯用英语表达方式思考问题。为减少标记性差异所引起的语间负迁移的产生,教师应该经常分析与纠正学生运用英语中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介宾短语是由介词和其他词或短语组成的语言单位。介宾短语是现代汉语短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别。一直以来,语法学界对介宾短语的句法功能争议颇大,集中表现在介宾短语在句子中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上。我们认为介宾短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主语。本文从主语和话题、介宾主语的构成条件、语用价值等方面对介宾主语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时期文学的一种语用实践,跨文体写作通过在特定文学体裁的语言体式中临时嵌入其他语体的标记,形成了一种具有特定修辞效果的言语现象,即跨体式语言。在跨体式语言的内部生成机制中,同语体心理场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思维往往把语用主体的心理结构整合为一种语体心理空间,从而以4种基本模式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跨体式语言。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作为”及其语法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作为"一词可以分布在10种句式(Zp1-10)中,其中动词"作为"分布于前六种句式(Zp1-6),介词"作为"分布于后四种句式(Zp7-10);而且二者在语义、句法功能上也存在明显对立.在历史长河中,(1)"作为"短语的线性位置由句子后部不断漂移向前,(2)同时,句法功能也由谓语逐步降级为状语,最终"作为"完成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电影《滴水之恩》(A Little Help)讲诉了女主人公Laura几经挫折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从介绍标记性理论入手,通过对影片主要情节的追溯,分析《滴水之恩》中语言的标记性及其内涵,并从这些标记性语言来揭示影片中几对人物关系的冲突,从而突出影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勾漏粤语与壮语的关系十分密切,勾漏粤语和壮语的詈词都极为丰富,该文从勾漏粤语与壮语詈词涉及的内容和特点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的异同,从而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勾漏粤语与壮语的关系,有利于汉壮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标记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记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核心是标记概念。经过发展和完善,标记理论现已应用至语言研究的各个层面。本文从句法标记性、语用标记性和语域标记性三个方面,以高级英语教材上的一篇课文《Love Is a Fallacy》为例,着重探讨标记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