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岳作为南宋后期的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生平经历使他的流派归属一直存在争议,虽然现行文学史一致认为他是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但是江湖诗派、江湖派、江湖诗人、《江湖集》丛刊收录的诗人等等问题使得这一诗派成员及创作的情况极为复杂。鉴于这一情况,本文拟对方岳是否江湖诗人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丁丹 《文教资料》2010,(18):39-41
林希逸是江湖诗派中一位较有特色的诗人。他一生交游广泛,朋友甚多,大体包括求学时的同门、为官时的同僚、文坛名宿、禅师僧人、画界名流等,其中,他与江湖诗人交往甚密,本文选取对其影响较大,与其关系密切的江湖诗人考述之。[1]  相似文献   

3.
作为江湖诗派前期大家,戴复古诗歌由四灵窥入,出入晚唐,又时参江西诗法.他既有取于四灵的风神韵味,又济以江西气格.在创作思想上,他更明确倡导以诗歌抒发忧国伤时的江湖廊庙之思.戴复古立论持中,主张永嘉、江西互益互补,并以自出机杼为诗学目标.这种主张扭转了南宋后期的诗坛风习,促进了江湖诗派与江西诗风的最终合流,并进而影响了遗民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南宋中后期,道学中人与江湖派、四灵对诗歌的体裁有不同的取向。道学中人朱熹、张栻推崇古体诗创作,排斥近体诗的写作;四灵则大多写作近体诗,较少有古体诗创作;江湖派则在两可之间。这三个不同的创作流派对诗歌体裁的选择有着不同的思想渊源,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诗歌体裁及诗歌发展的认识。然而,在实际的创作活动中,他们中有的派别则违反了他们所提倡的诗学思想。通过梳理这三派的诗学思想,比较他们在实际创作中不同诗体的数量,可以理清南宋中后期文坛存在的关于诗歌体裁争论的现象及根源,解析道学派的诗学思想与现实创作中的矛盾成因。  相似文献   

5.
南宋江湖词人,以群体隐逸的空前规模,带来了隐逸文化在宋元之际的空前繁荣。他们终生布衣的生活方式、闲人食客的社会角色、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隐逸高蹈的审美趣味,给词体文学的抒情世界和审美意蕴注入了新质,表现了士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情感,心路历程和生活体验,使群体的创作共性凸现出来,呈现出统一、鲜明的创作风貌,为后世词人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可供批判、继承、效仿和学习的范型,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分析南宋江湖派诗人接受借鉴许浑诗歌的原因,以及江湖派诗人对许浑诗歌的具体接受。  相似文献   

7.
沈尹默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既是诗人,也是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在诗歌方面的审美情趣决定了其书法创作的价值取向,同时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又影响着其诗歌创作。沈尹默先生诗书双修的艺术人生,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在书家的文化修养和人品修养之上的,这是我们研究沈尹默先生书法获得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8.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他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他作为一名押司使得他在朝廷和江湖之间摇摆不定,进而造成他社会身份的模糊。宋江一系列行为就是一种试图使自我身份明晰的认证过程;宋江与江湖的瓜葛反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吏员的现实,他在朝廷和江湖身份上的模糊也是封建社会官府中吏员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功夫片与警匪片中的"江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很少有人对之加以比较。《笑傲江湖》和《无间道》系列电影堪称是香港武侠和警匪片中的经典,本文试图以此为例来阐述功夫片与警匪片中"江湖"的差异。江湖作为剧中人物活动的场域,充满了各种斗争,在展现江湖中人命运的同时也将江湖的险恶和江湖作为一种社会隐喻所呈现的对某种生存环境的透视表现了出来。本文试图探讨江湖这一意象的分析来探讨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一位特殊的作曲家,人们对他的历史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他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但他的创作却实践着古典主义创作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创作心理是一个自然发展变化的过程,受到作曲家的生存环境、性格、爱好、人生际遇及审美追求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勃拉姆斯的生平经历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对于了解勃拉姆斯和倾听勃拉姆斯的音乐都有新的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现存杜诗中,“江湖”一词共出现了三十六次,散见在三十五首诗中,这使得杜甫成为中国古代用“江湖”一词入诗次数最多的诗人。杜甫以“江湖”入诗,真实地描述了其辗转漂泊的生活情状,同时也真切地表达了其随着社会政治局面与个人仕途遭逢的变化而依违于出处之间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12.
1月18日 晴 多年前,诗人说:“人生命运之注定,千载难逢在今朝”。从此,他游离在庙堂与江湖之间。居庙堂可以适应社会,从生活中诞生创作上的灵感。处江湖可以超越尘俗,追求自我完美理想的人生境界。然而造化弄人,人生的命运往往不是年轻的心能够很好去把握的,有时难免陷入错过的境地。其实,错过就是过错。  相似文献   

13.
江湖有多种含义。江湖由地理概念到心理地域,江湖理想主义的演变是随着绿林文化、通俗文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水浒传》的英雄们是以游民为主体的江湖人。它构建了游民江湖理想主义王国--水泊梁山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其主要原因就是作者是站在江湖文化的立场上而作的。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关于南宋江湖诗人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但是对于泉州江湖诗人及其作品的研究尚属空白,这与南宋时泉州作为国际文化之都的历史背景是不相符的。通过以泉州博物馆收藏的盛世忠墓志为线索,对其诗作进行评析,试图尽可能还原这位令人敬佩的爱国诗人的生平事迹,从一个侧面窥见南宋泉州社会文化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中国联出版社出版了张瑞君先生的作-《南宋江湖派研究》,这是宋诗研究领域又一丰硕成果,作以一种新的学术态势,对江湖派的界定,江湖派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理学,老庄,禅学对江湖派精神心理与创作的影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解决了不少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将江湖派研究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兰波是十九世纪法国诗坛最富魅力和研究价值的诗人之一.在短短五年的创作生涯中,兰波不仅创作了大量极具审美价值的诗歌,在诗学理论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试图从兰波的诗歌着手,发掘他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江湖诗派诗歌之所以成为商品,南宋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江湖诗人和达官贵人因此而成为一对供需关系。其供求既受艺术市场价值规律的支配,也有当时时代风气的影响。诗歌的商品化代表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职业文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冯至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杰出的诗人,20世纪20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歌以丰富的哲学内涵、独特的意象和深沉而平实的感情,彰显了诗人早期爱情诗歌“静敛”的艺术特色。这一特色区别于同时期其他诗人创作的爱情诗,给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晚宋江湖诗派取法晚唐,晚唐体卷土重来。杨万里倡导的“晚唐异味”,经姜夔、四灵转接传承,逐渐凝定为江湖诗派的诗学取向。他们以晚唐济江西,带有诗风变革的明确意识,却走向了师法晚唐贾岛、姚合等几位中小诗人,呈现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狭深取向。有鉴于此,江湖大家戴复古倡导效法陆游,江湖诗宗刘克庄在肯定杨万里的同时,亦刻意倡导取法陆游。戴、刘借鉴吕本中矫正江西诗学“以苏济黄”的诗学模式,倡导“以陆济杨”,希图以陆诗的深广社会现实内容来补济晚唐体内容的贫乏单调,以陆诗悲健雄浑的艺术风格来矫正晚唐体诗境的琐屑纤微。这样允当的诗学引导,使得江湖诗派于晚宋独领风骚数十年。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朝鲜古代诗歌作品时,"江湖"这一概念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的"江湖"并非中国武侠小说中的"江湖",而是朝鲜古代士人隐居避世的空间。"江湖"这一概念不仅为朝鲜古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创作题材,为后世留下不朽的佳作,而且为后世研究朝鲜古代诗歌甚至是朝鲜古代士人阶层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本文从"江湖"一词在朝鲜古代文学上的应用,以及在诗歌中的应用出发分析了"江湖"诗歌表现的当时部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处境及由此表现出的对自然美的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