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5·12震后羌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到的空前破坏问题,阐述了羌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研究了羌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探索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羌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新的方式方法,旨在进一步加强科学的保护和发展羌族传统服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力度,并引发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编写指南》的要求,详细介绍了新疆传统手工艺——桑皮纸的基本情况、独特性、历史传承价值、生活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保护情况等内容,对新疆桑皮纸的价值体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桑皮纸是维吾尔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52个曲艺项目榜上有名,这说明古老的说唱艺术具有重要文化历史价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并加以传承,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保护、传承好古老的曲艺艺术这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也要靠广大曲艺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还亟需艺术教育工作者开拓出一条在新时代社会文化条件下,足以满足新一代曲艺人才客观需要的院校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4.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52个曲艺项目榜上有名,这说明古老的说唱艺术具有重要文化历史价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并加以传承,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保护、传承好古老的曲艺艺术这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靠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也要靠广大曲艺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还亟需艺术教育工作者开拓出一条在新时代社会文化条件下,足以满足新一代曲艺人才客观需要的院校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传承人的尊重、保护与扶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6.
京剧、书法、中医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瑰宝。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如何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思路和方法。根据民族文化的信息特性,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及传播,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修复和再现,还原为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文化形态,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新兴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开发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湖州新市蚕花庙会的现状为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面临的危机,提出对其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区域内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知识、记忆的历史沉淀,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地方文献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确认、立档、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等方面,图书馆应根据自身职能扮演相应角色,发挥相应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认立档方面,图书馆要充当咨询顾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方面,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保存文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弘扬和传承方面,图书馆要发挥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我国各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结晶与代表,属于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值得为全世界尊崇与共享。但在当前,我国很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的价值逐渐在消失,需要大力去传承与保护。所以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让幼儿从小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强烈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引导幼儿有意识去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公共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但存在理念缺失、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缺少实践环节等问题。高校应结合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教育理念,合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多向交流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总和,而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值得保护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许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本文从青海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着笔,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法律保护方式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财富。非正规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传承方式之外的新途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正规教育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基于政府、企业、各类院校、传承人四大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正规教育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我国对昆曲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昆曲为点,多角度地阐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深层次地剖析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难点,高水平地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及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茶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并且由于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环境依附性等特征,决定其无法被强制性保护。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远远不能适应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为有效保护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宝库中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对现行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分析论证,选择合理的法律保护模式,完善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明确严格的相关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行动.旨在通过保护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此背景下,本文就藏族传统歌舞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条约、方法,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高校美术课程中,以羌族纳啵艺术课程为依托,实现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在高校美术教育功能中得到的充分释放。同时,在课程中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新路径,开发羌族纳啵工艺品创造市场价值服务地方经济,为弘扬羌族传统民族文化而培养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薛忠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3):83-84,9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像松鸣岩花儿这样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我们紧急呼吁通过制定一些措施保护松鸣岩花儿。  相似文献   

19.
教科书具有文化遗产的属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时期的教科书已经成为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的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研究教科书,教科书应该增加丰富多彩的教育表现形式,通过展现传统教育文学、传统教学技能、传统教学语言、传统教育艺术、传统教育游戏、传统教育礼仪、传统教育世家教育经验等方面实现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论述了哈萨克传统体育的现状,对在哈萨克人中提出了世代相承,有一定历史和社会文化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申报为自治区、国家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建议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