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魅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教学过程中特殊的接受基础、接受机制、接受目标,呈现出较一般知识课程更为复杂的特点."基础"课的教学能力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等,它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  相似文献   

2.
创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教学过程中特殊的接受基础、接受机制、接受目标,呈现出较一般知识课程更为复杂的特点。“基础”课的教学能力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等,它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的核心课程之一。针对"教学的低效"的现状,本文认为在"吃透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等三方面狠下功夫,才有可能提高该课的教学实效性,最终达到将修养教育落到实处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亦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基础"课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载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亦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基础"课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载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清讲活讲透讲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道理,引领大学生悟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就必须要有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及专业的厚度,要真信、真懂、真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要善于用学理性讲政治,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魅力吸引、征服大学生。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的真理魅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只有深刻掌握了思政课的本质,才能遵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生的一门修身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法律素养的形成也具有指导作用,因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影响这门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兴趣缺失成为影响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瓶颈问题。造成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既有学生主观偏见的因素,也有教师授课理论脱离实际、教材抽象概括、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等因素。因此,通过优化教学设计、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改革"基础"课考核方式、提升"基础"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认识和把握课程、教材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撰写精彩教案,有利于提升该课教学魅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有效开展教学交往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从"身正"为教学交往创造诚信的基础、语言魅力实现师生心灵的对话、平等真诚为学生参与教学交往积累了情感积淀、尊重和理解架起教学交往的平台几方面分析了健全的教师人格对于教学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直接影响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理想远大、信仰坚定的政治人格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个性特点能够点燃大学生上课的激情;激情四射、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可以吸引大学生听课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正直率真、严厉执着的人格魅力可以感染大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实现教学目标,应根据原理课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具体地说,就是确立整体性和研究型的教学理念,采用专题讲座、比较鉴别、案例导入、社会实践等方法,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艺术魅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魅力英语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一堂充满魅力的好课,必须使学生课前充满期待,课上兴趣盎然,课后回味无穷。在全面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一线教师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来打造魅力课堂,争做魅力教师?我提出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卢晓丽 《考试周刊》2010,(34):218-219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重任。在教学中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基础"课教学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基础"课的"教"与"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在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塑造好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受教育者具有“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两课”教师应树立修身、民主、学习意识,全方位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创造出“两课”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具有学生观念更淡薄、教学难度更大、现实意义更深远等特殊性。目前,"基础"课作为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课堂法制教育的"支柱"性课程,其教学实效性堪忧。要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以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一是要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大师资配套,切实夯实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师资硬件;三是要改进"基础"课教学方法,确立科学的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四是要改革"基础"课考核方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成绩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6.
部分大学生因为不科学的生命观引发的心理困惑和生命困顿,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时代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在高校目前的课程体系里,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自觉、系统的生命教育最恰当的主渠道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就"基础"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将生命教育主线贯穿"基础"课教学的全过程,并阐述了"基础"课教学何以能够承担生命教育任务,分析了如何使"基础"课教学真正承担起生命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实效性的提高,必须通过构建课教学方式实效性体系来实现。做到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多样化、规范化、现代化;努力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的新模式;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育教学的特色;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实效性评价标准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本文在探究制约"基础"课实效性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寻求增强"基础"课实效性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现代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才能发挥教师的人路魅力,①第一印象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保证;②教师自身的行为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③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一个根本因素。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积累、端正的道德品行和动人的真情实感,才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