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至1982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243家,其中包括31个副牌,实有212家。在243家出版社中,中央一级出版社有121家,其中包括12个副牌,实有109家;地方出版社有122家,其中包括19个副牌,实有103家。中央和地方的出版社大体上各占一半,中央一级出版社略多几家。在243家出版社中,综合性出版社(都是地方的)有41家,其中包括4个副牌,实有37家;专业性出版社有190家,其中包括27个副牌,实有163家(中央一级103家,地方60家);大学出版社有12家(在京6家,在地方6家)。实有的163家专业出版社,包括社会科学43家,文学艺术29家,文化教育21家,  相似文献   

2.
据2005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我国共有出版社573家(包括副牌社35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0家(包括副牌14家),地方出版社353家(包括副牌21家),较2003年的570家出版社增加了3家,同比增长0,53%,甚至追溯到20世纪的90年代初,我国出版社在数量上一直保持着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除2001年出现小幅度滑落),相比1990年的501家出版社增幅达到了14.37%.  相似文献   

3.
1998年全国新闻出版统计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993.48亿印张,折合用纸量231.02万吨,与上年相比用纸量增长10.6%。其中:书籍用纸占总量19.21%,课本用纸占总量18.62%,图片用纸占总量0.29%;期刊用纸占总量8.12%;报纸用纸占总量53.76%。 图书 1998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66家(包括副牌社36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19家(包括副牌15家),地方出版社347家(包括副牌21家)。  相似文献   

4.
《出版经济》2004,(7):17-17
按新闻出版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0家(包括副牌社35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0家(包括副牌14家),地方出版社350家(包括副牌21家). 在造书码洋亿元以上的131家出版社中,造货能力普遍居于1-5亿元之间,占93.89%;造货能力5-10亿元的出版社则屈指可数,仅有7家出版社,他们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造书10亿码洋以上的出版社,只有高等教育出版社1家.毫无疑问,高等教育出版社是中国出版界的"独秀".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全国出版社570家(包括副牌社35家)共出版新书190391种,其中新版图书110812种,重版、重印图书79579种,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6.
2月3日文化部复文中国文联,同意发给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社号(313号),从即日起,以公司名义出书,不再使用中国戏剧出版社(包括副牌宝文堂书店)、中国曲艺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的名义出版新书;上述四家出版社在并入公司之前已经发稿的图书,仍可使用原社名和代号;这四家出版社的社名和代号于1983年12月底以前陆续撤销。  相似文献   

7.
科技类出版社是图书出版单位中的重要一类,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将出版单位划分为社科、科技、教育、少儿、文艺、美术、古籍和大学八个类别[1]。2010年,全国有581家出版社(包括副牌社33家),[2]其中中央科技社120多家,地方科技社30家,科技社占总量的1/4还要多。新闻出版总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4,(7):21-21
造货码洋亿元以上的出版社,从数量上看不到出版社总数的一半,他们在中国出版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主角?配角? 2003年造书码洋亿元以上的131家,占出版社535家(不含副牌社35家)总数量的24.49%.这131家上榜出版社,2003年造书总码洋3220588万元,占造货总码洋561.82亿元的57.32%,显然这131家出版社数量不到出版社总数一半,但造书码洋却超过了出版社总造货码洋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出版工作的重点之一。中国农业出版社(副牌:农村读物出版社)作为我国农业领域唯一的一家中央级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全国首批15家优秀出版社之一,建社50年来,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  相似文献   

10.
据2005年《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我国共有出版社573家(包括副牌社35家),2004年图书库存册数为41.64亿册,库存金额为449.13亿元,2003年的图书库存册数为38.54亿册,库存金额401.38亿元,2002年的图书库存册数为36.89亿册,库存金额为343.48亿元.  相似文献   

11.
自1954年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专业出版社——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前身)建立,到上海文艺出版社设立音乐编辑室(1987年成立副牌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仅此两家出版社支撑音乐图书市场的状况竟持续三十多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扩大,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音乐图书市场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自1954年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专业出版社——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前身)建立,到上海文艺出版社设立音乐编辑室(1987年成立副牌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仅此两家出版社支撑音乐图书市场的状况竟持续三十多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扩大,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音乐图书市场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优秀出版社(以下简称优秀社)是我国出版社的排头兵和生力军,为了说明优秀社在我国图书出版界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对优秀社的前四届国家图书奖(以下简称国家奖)获奖情况和1997年、1998年两年的经济状况做了统计分析,供出版界同行参考。一、优秀出版社的基本情况1993年10月,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出包括人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内的第一批15家优秀社;1994年11月,有关部门又评出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内的第二批15家优秀社;1998年12月,有关部门再次评出包括商务印书馆、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内的第三批14家优秀社。这…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陆续恢复和新建了一大批出版社。到1983年10月底止,已有282家出版社(包括32个副牌),比三中全会以前的1978年增加了一倍多。这些出版社贯彻执行党的出版方针政策,出版了大量的图书,其中不少是质量优秀、人民急需的书籍。从1979年到1983年上半年,共出版图书112,244种,印数达225亿册(张),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同时,各类期刊也有很大的发展。1978年底,全国各类期刊有930种,到1983年上半年,已达到3,400多种(其中自然科学刊物约占50%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以出版民族文字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共有十三家:新疆五家,内蒙、延边各二家,北京、青海、云南、西藏各一家。另外,设民族文字图书编辑室的出版社有五家:四川、青海、甘肃、黑龙江、辽宁各一家;其中,四川、青海挂有民族出版社的副牌。按出书内容分,多数是出版综合性图书。出版专业性图书的有六家:内  相似文献   

16.
1月7日国家出版局复文文化部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同意外文图书出版社用海豚出版社(社号482)和华语教学出版社(社号483)两个副牌名义出书。※由方巨成、姜桂侬夫妇用英文撰写的十八万字的《周恩来传略》,从发稿到见样书,仅用了十七天时间。文化部外文局召开千人大会,表彰有功人员。文化部也拨出专款予以奖励。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加强宏观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当前,出版发行工作从总的方面看是好的,但是从目前条件和发展看,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在出版上,集中反映的问题:(1)出版社、报刊(包括内部报刊)增长过快。79年全国仅有200多家出版社、1650家报刊(不包括内部报刊),发展到目前,已有500多家出版社、7000多家报刊(不包括内部刊物)。虽然如此,而且各单位都叫日子难过,但又纷纷申请,公开地要求增刊扩大范围,内部的要求公开,没办的要求创办。  相似文献   

18.
“无错不成书”已成顽疾,多少年了,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新闻出版署连续三年组织专家进行了4次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第一次(1993年)抽查20家中央级出版社的23种图书,不合格率达87%;第二次(1994年)抽查9家出版社的9种大型古籍今译图书,不合格率为100%;第三次(1995年)抽查署直属16家出版社的32种图书,不合格率为69%;第4次(1995年)又抽查了35家出版社的35种图书,不合格率依然高达80%。所谓不合格,指的是差错率超过1/万。其实,这是一个很低的标准,因为五六十年代出书允许的差错率是1/10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出版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调查获取了70家出版社的相关数据,其中中央直属部委出版社16家(中国出版集团下属出版社包括在内),占22.85%;地方出版社32家.占45.71%;大学出版社21家,占30%:军队出版社1家,占0.14%.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国内的翻译图书,尤其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曾用外国文学出版社的副牌)、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三足鼎立的天下。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出版行业进入市场,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无形中打破了原先的专业化分工,不少出版社纷纷涉足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国文学出版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为读者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