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动词作状语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史记》为语料,采取统计出现频率的办法,对动词作状语作定量定性的考察和分析,发现能充当状语的动词有不及物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及物动作动词、及物性质动词四类;动词作状语其语法意义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原因、时间等;其语义指向主要是指向主语或兼语,极少指向谓语和宾语;动词状语与谓语以直接结合为主,以用连词"而"或"以"连接为辅;动词作状语与动词作定语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对文言中“战于长勺”、“裹以惟幕”、“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一类句子,人们惯常释作“状语后置”。《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三十八所重点中学教师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讲到“文言句式”时,也把上述现象归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并作如下解释:介词结构“于……”常放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而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因  相似文献   

3.
一、名词的活用名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不作谓语。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处在谓语位置,则活用为动词。例如: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例1中的“蹄”用作一般动词,译为“踢”;例2中的“肉”是使动用法,译为“使……长肉”;例3中的“宾客”是意动用法,译为“以宾客之礼对待”。名词一般不能用来作状语。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出现在谓语前面,它要么是用作主语,要么就是活用为状语。例如:4.其一犬坐于前。(《狼》)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动词作动词的状语,语法学家作过不少的研究。动词是否可以作别的动词的状语,认识不很一致。有的认为能作状语的动词很少,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说:“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其他动词很少做状语”(下册,第343页);《汉语知识》也认为:“动词有时候也可以作别的动词的状语,如‘他微笑地看着’”(第174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有的认为个别的动词必须带“地”才能作状语,华宏仪的《实用汉语语法》指出:“有时,个别的动词可以作状语,但必须带‘地’字”(第137页);华中师院中文系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也说:“动词作状语的很少。能用作状语的,只有‘关心、同情、注意、拚命’等几个,而且要求带‘地’ ( ‘拚命’例外)”(第16页)。说法虽有差别,但见解都很相近。有的根本不提动词作状语,吉林师大中文系编写的《语文基础知识》(1972年版)和曹蔚文编写的《语法基础知识》都没有讲到动词可以作状语。以上三种见解,在我们看来,并不都符合语言的实际情况。本文拟在专家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动词作动词的状语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李毅 《新高考》2005,(1):66-68
英语非谓语动词有三种:动词不定式、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和动名词。非谓语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不随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但仍具有动词的一般特征,即可以带有宾语或状语而构成短语。其否定形式为“not 非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16套高考英语试卷中考查非谓语动词的就有32道题,远远多于考查其它任何一个语法点的题数,非谓语动词无疑是我们高考复习中的重点。而其中18道是考查非谓语动词作状语,可见非谓语动词作状语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了。非谓语动词作状语有四个考点。考点1:只能用分词作状语的5种场合在表示时间、条件、让步、方式或伴随情况等5种场合,不用不定式,而要用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句子主语与现在分词在逻辑上是主动关系,句子主语与过去分词在逻辑上是被动关系。注意:现在分词的被动式,习惯上不作伴随状语。如:(1)“You can!t catch me!”Janet shou…  相似文献   

7.
拙作讨论助动词“其”的意义及其用法,顺便对《关于古代汉语表达情态的几种方式》一文(载于一九八二年第二期《中国语文》)提出一些异议。 文言中,助动词“其”可以附加在动词(包括代替动词的代词)之前作状语(或理解为助动词与动词构成合成谓语)。并可以附上命令语气、劝勉语气。不少语法著作以为其可以表示语气,称之为语气副词。近人杨树达以为修饰动词的“其”可以表示命  相似文献   

8.
名词作状语,属于文言词类活用。一般地说,动词谓语前的名词,大多是主语,只有少数的(包括时间、方位、处所名词)被活用为状语。虽然如此,但也给学生学习文言课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辨识名词活用作状语,首先应以施受关系或陈述关系为标准,辨识其是否属于活用。如果动词谓语前的名词,是动词谓语的施事或受事,就是说,它同动词谓语是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那么它就是句子的主语而并非活用为状语。如“项伯杀人”句中的动词“杀”前边的名词“项伯”,是动作“杀”的发出者,是施事,动词“杀”是陈述名词“项伯”怎么样的,二者是  相似文献   

9.
现在分词属于非谓语动词范畴 ,它本身不能表示动作的时间。作状语用的现在分词也是如此。但是 ,它可以表示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各种时间关系的动作。一、表示与谓语动词同时进行的动作现在分词作状语通常表示与谓语动词同时进行的动作。特别是作下列状语时 :1.表示行为方式或手段的状语。如 :Beforeliberationheandhisbrothermadealiving ,sellingvegetables.解放前他和他弟弟靠卖菜来维持生活。Theseyoungpeople ,shoulderingspadesa…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的主语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主动者,即通常所说的主动句(或者叫主动式);也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即通常称之谓被动句(或叫作被动式).所谓被动,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种被动式的叙述句,我们称之谓被动句.例如:(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例(1)“兵”是被“挫”的,“地”是被“削”的,主语都是后面动词所表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便是被动句.例(2)有“为”作被动的标志,“父母宗族”成为被戮的被动者、受事者.这也是被动句.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中,有那么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介词结构对动词谓语起修饰或补充作用。《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在谈到这种现象时说:“介词结构,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做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后做补语,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现象。”介词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词作状语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是名词,充当动词“坐”的状语。翻译时,要译成“像犬的样子坐在(屠夫的)前面”。又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要译成“用筐(把泥土)运到渤海的边上”。再如“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要译成“皇上叫他在外带兵”。由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名词作状语在译成白话文的时候,前面一般要加上一个适当的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充当动词的状语。二、数量词的翻译⑴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中间不用或极少用量词。如《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翻译时加上…  相似文献   

13.
非谓语动词是由动词变来但不能作谓语的一种形式,但可以带自己的宾语或状语,构成非谓语动词短语。非谓语动词之不定式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表语,同时动词不定式也有时态、语态和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14.
存在句(EXISTENTIAI.SENTENCE)是一种表示“存在”的特殊句式,它的结构特征是以非重读 there/(?)/作形式主语;谓语动词通常是主动词 be 的一定形式或其他含有“存在”意义的动词;动词之后跟有表示非确定特指含义的名词词组;名词词组之后通常跟有处所状语或时间状语。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中的名词能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凭借、方位、时间、状态等。这与现代汉语中的情况不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要跟介词组成介词结构才能去修饰动词作状语。可以说,名词作状语在功能上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介词结构。因此,我们在语译时一般都要在这个名词状语的词汇意义前配以适当的介词,从而把它变成一个介词结构状语。如: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廷”(朝廷),直接修饰动词,“叱”(叱责)作状语,表示“叱”的处所;“廷叱”可译作“在朝廷叱责”。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叙述句从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入手,可分为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被动句式的主语虽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但它不仅不施事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而且正好相反,是谓语动词所表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如: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论·陈涉世家》) 2、敌人被我们消灭了。例1中主语“士卒”是谓语动词“用”的受事者。例2中的主语“敌人”是谓语动词“消灭”的受事者。表达这种逻辑语义关系的句子,我们称之谓被动句或被动句式。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言教材中,用作指代性副词的“相”字,因语言环境不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和表示的意义,就较为复杂,不易分辨。为此有必要弄清其使用规律。首先要弄清主语中对动词谓语起施事作用的主体事物的单复数。 1、主语中若有两个主体事物作动词谓语的施事者,则“相”字表示两个主体跟动词谓语之间的种种不同关系,充当状语。例如: ①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 ②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相似文献   

18.
高中第五册方面的:一、“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哉?”(《盂子·齐桓晋文之事》)教材注释为:“[快于心]使心里痛快。快,使动用法。”不确。“于”在古代汉语中一般作介词,与名词性的词构成介宾词组,用在谓语前作状语,用在谓语后则作补语。《文言语法知识》(严沛著)一书中说:“补语的位置通常是附在动词后面的。……例如:秦代韩,军于阏与(《史记·廉颊蔺相如列传》)——秦国攻打韩国,把军队驻扎在阏与(地名)。军:名,在补语‘阏与’前,作动词用,当‘驻军’讲,作谓语。”“快于心”的“于心”与“于阏与”用法相同,属介宾词组,作谓语“快”的补语,  相似文献   

19.
现在完成时是初中英语语法的重点之一。它可以表示过去发生的某一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并可以和以for或since引起的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也可以用在以“howlong”提问的句子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一般为延续性动词。但是,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短暂的,这类动词叫非延续性动词,如:come,go,reach,arrive,leave,borrow,buy,join,die,begin,start,finish等。在现在完成时的句子中,非延续性动词作谓语动词时,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同学们在使用这两类动词作谓语动词时,常常出现错语。例如:(误)Tomhasboughtthebookforawee…  相似文献   

20.
现在完成时是初中英语语法的重点之一。它表示过去发生的某一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并可以和以for或since引导的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也可以用在以“howlong”提问的句子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一般为延续性动词。但是,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短暂的,这类动词叫做非延续性动词。如:come,go,reach,arrive,leave,borrow,buy,join,die,begin,start,finish等。在现在完成时的句子中,非延续性动词作谓语动词时,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同学们在使用这两类动词作谓语动词时,常会出现错误。例如:(误)Tomhas bought the book f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