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的失衡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羽 《青年记者》2006,(24):43-44
一篇新闻最重要的就是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在目前的传媒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能做到真实客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新闻的平衡原则,由于报道失衡导致新闻失实。2003年5月的“陈杰人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证,陈杰人在采访中,片面听取部分人的观点,没有触及到事件的本质,偏听偏信,在没有进一步核实和调查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写出报道。事实上,新闻报道中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记者有时只关注一方观点,而忽视其他看法。但这只是失衡的一方面,为了做到新闻报道的公正平衡,势必要求我们进一步解读新闻报道失衡的深层含义。新闻报道失衡的原因第…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百姓愿意关注,喜欢关注的一种新闻报道。但是多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由于把握不好报道方式,很多好的新闻线索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也造成了地方民生新闻只报道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报道的现状。民生新闻容易触及到矛盾一方利益,所以把握不好就会出岔子,致使一些媒体对民生新闻报道的量不足,群众对这些媒体失去信心。一、要注重民生新闻的挖掘地方电视台应该以民生新闻报道为主,因为地方电视  相似文献   

3.
杨均 《新闻前哨》2020,(1):32-33
事实的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在当前的传媒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能做到真实客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由于报道失衡导致新闻失实。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为了做到新闻报道的公正与平衡,势必要求我们解读新闻报道平衡原则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看待新闻的眼光也在变化,对新闻报道更加挑剔,特别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更是从自身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上来看待新闻作品。因而,近年来新闻官司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的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新闻官司高达1230多件。从这些新闻官司的特点来看:标的大,规格高,来势猛,新闻媒体败诉多。新闻官司败诉的原因简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环境之下,新闻专业主义所倡导的客观报道与公共新闻所提倡的社会服务责任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本文简要分析如何在具体国情下把握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寻找公共新闻中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公共服务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是新闻从业人员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笔者从国家利益、新闻媒体自身倾向、从业人员主观条件等方面探讨了新闻具有倾向性的必然,提出了新闻的真实是一种相对真实。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链接被众多媒体越来越经常地应用起来。源于网络的新闻链接被媒体广泛应用,其实质体现了传统媒介的一种现代化新闻思维。新闻链接将有关某一类新闻事件或某一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或片断以编辑方法整合在一起,显示了这些文体真正的活力。 新闻链接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六个方  相似文献   

8.
赵利 《军事记者》2010,(11):29-30
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对立的,其实是统一存在的。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光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人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9.
谭婷  蔡兴香 《新闻世界》2011,(5):236-237
作为一名时政新闻报道者,收集并掌握有关新闻背景,是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前提。本文对新闻背景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及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借助具体的新闻实例论述在时政新闻中应如何恰当使用新闻背景。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事实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新闻报道领域的扩展,一种新的事实类型——争议性新闻事实开始不断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相似文献   

11.
传媒小语     
《新闻世界》2008,(12):126-126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  相似文献   

12.
传媒小语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  相似文献   

13.
自平衡报道提出后,一直是新闻实践中致力遵循的原则和新闻报道追求的目标。平衡报道不仅是一种报道理念和原则、一种报道方式和技巧,更是新闻报道的:号业理想.无论是传媒人还是新闻传播学者都应该怀抱这种理想,推进平衡报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贯彻。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平衡报道更加突现其多面性、复杂性与矛盾性,梳理和明晰平衡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14.
汤庆 《新闻知识》2003,(7):46-46
大众传播学认为,信息传播是双向的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输送。受众群体接受我们的新闻报道也是有选择地去接受,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理想的传播效果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对事物能够达到共识,产生共鸣。受众只接受那些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真实的、表达准确的、以平等交流方试进行报道的新闻。因此,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5.
传媒小语     
《新闻世界》2009,(1):91-91
读者期望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能采取一种专业化操作方式,能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构架新闻,而不是从记者个人的偏好出发。由于个人对每个新闻事件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个人的偏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纯客观的新闻报道是不存在的,但是新闻报道应当尽量追求客观、真实、准确和公正。——李希光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是一项神圣而又光荣的任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大众对新闻传媒认可的必胜法宝。而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就必须在新闻报道中遵循平衡原则,确保采访、写作、编排、纠正技巧的平衡性,并给被批评者申辩的机会,进行连续性报道。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闻报道平衡的定义入手,分析新闻报道平衡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新闻报道失衡的根源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最后就如何实现新闻报道的平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促进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切实发挥政府与大众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提新闻专业主义--从媒体报道高枫事件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通过对高枫事件的回顾,提出了当前娱乐新闻报道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残酷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为了吸引更多眼球,赢取最大利益,一些媒体不讲新闻专业主义,不顾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大肆炒作,故意造假,这是当代中国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恶劣倾向,在结合事件的现象深入分析这种倾向的危害性的基础上,本指出新闻事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坚持新闻理念,恪守新闻专业主义是其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新闻背景材料是新闻报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掌握新闻背景材料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新闻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选择及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方法等方面,浅谈新闻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如:对有的新闻,不报道,可能会造成对受众知情权的损害;报道了,又可能侵害了社会公众的隐私权或产生新闻报道的负效应。又如:新闻报道时不连线现场,可能会让受众感觉缺少现场感,从而质疑新闻的真实性;一连线现场,又可能破坏了新闻传播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再如:新闻报道时只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加评论,可能会让受众感到新闻品种的单调和缺少引导;既报道新闻事实又加以评论,又可能造成"妄加评论",造成新的单调和引导无效。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要真实合法,当新闻报道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害人仍有权主张新闻侵权的成立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当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新闻法,关于新闻侵权应根据民事一般侵权的规定并结合新闻侵权的特点来认定。文中阐述了新闻侵权区别于一般民事侵权,并重点论述了新闻侵权的成立应具备四个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