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电子证据的种类归属问题,一直颇受我国学界关注。2011年出台的刑事诉讼法修订草案和民事诉讼法修订草案将电子数据列为证据的一种,契合了时代发展,但对证据种类的规定,仍有不甚合理之处。学界对电子证据的证据种类归属见仁见智,但是目前学者们所持的视听资料说、书证说、物证说、混合说、独立说,均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以电子证据取代视听资料,成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是与科技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也对电子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子证据的种类归属问题,一直颇受我国学界关注.2011年出台的刑事诉讼法修订草案和民事诉讼法修订草案将电子数据列为证据的一种,契合了时代发展,但对证据种类的规定,仍有不甚合理之处.学界对电子证据的证据种类归属见仁见智,但是目前学者们所持的视听资料说、书证说、物证说、混合说、独立说,均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以电子证据取代视听资料,成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是与科技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也对电子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的证据法律地位问题是档案学研究的热点。首先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证据种类的规定,揭示出确立证据法律地位的依据;其次,通过分析电子文件与计算机数据的关系,来说明两者在法律地位上是一致的;最后,作者通过与书证和视听资料两类证据的比较,详细分析了电子文件的独有特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电子文件应具备独立的证据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子证据在我国尚未取得独立地位,司法实践中一般将电子证据划归为书证、物证或视听资料等证据类别处理。随着电子证据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加快电子证据立法已是我国法律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视听资料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它对于民事案件的审判具有其他证据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我国关于视听资料证据力的认定经历了一个比较长期的发展过程,但由于其本身又具有易于伪造和篡改的缺陷,使得私自录制的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难以判断,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采信规则亦难以把握。本文拟对此方面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为我国今后的证据立法作一些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司法实践中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层出不穷,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均认为电子证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电子证据在民法中的地位如何,是属于视听资料还是书证,或者是具有独立的法律定位,这在立法上以及审判实践中均有矛盾。为此,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中数据讯息的证据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所引起的证据效力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计算机所储存的数据或数据讯息能否在诉讼中被法院采纳为证据即证据可采纳性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数据的证据价值或证据力的问题。数据讯息在英美法系所遇到的证据法问题,突出表现在英美法系国家传闻规则与最佳证据规则构成了采纳数据讯息作为证据的主要障碍。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其证据的取舍和证据力的大小,完全由法官凭借“良心”与“理性”自由判断,但某些大陆法系的法律规定了可采纳为证据的清单未包括计算机记录,因此在这些国家,仍存在数据讯息的证据效力问题。另外,在大陆法系国家,应用计算机还会遇到原件要求的证据法障碍。面对数据讯息在证据上的可采纳性问题及其证据力问题,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分别通过国内立法、国际统一规则及交换协议的不同层面,通过排除障碍,功能等同等方法,对于数据讯息给予应有的证据力。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不包括数据讯息。有学认为可将数据讯息解释为“视听资料”,另一些学则认为应将数据讯息作为一种“书证”来对待。本认为,我国的证据立法有两种思路可以选择。第一种思路是根据数据讯息的不同表现,分别将其纳入传统的证据种类如电子物证,电子书证,及电子证人证言等。第二种思路是将数据讯息规定为与视听资料、书证等并列的单独的证据种类。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据电讯的数字性、综合性、脆弱性等特点,分析数据电讯证据效力的可采纳性及对数据电讯归属何种证据类型进行探讨,可将其归为视听资料类证据.  相似文献   

9.
电子数据属于视听资料类证据,但它具有无痕性、易变性、开放性特征。使用该证据时既要审查提供的主体,又要审查其来源;还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审查其真伪。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利用互联网犯罪活动日益严重。互联网犯罪中电子证据具有存在的客观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隐含性、保存的脆弱性、形成过程的时空性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对电子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可以增强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在搜集、固定、转化互联网犯罪证据时,应注意事先制定搜集步骤和方法、搜集固定转化证据应依法进行、不改变原始证据的现有状态、搜集固定证据要及时等问题。对于搜集到的电子证据,可以通过转化为视听资料、书证、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等多种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为研究刑事证据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工具。对刑事证据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就是从关系的角度即群体的内在结构和内在关系来思考个体的特性,由此形成了刑事证据场域。"刑事证据场域"是由刑事证据及证明活动所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网络"场"以及刑事证明的环节、程序和规则所限定的"域",再加上相关主体的"惯习"这一主观的性情倾向系统构成,包括场域的主体、时间、空间、资本、程序和惯习六要素。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诉讼中电子证据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网络电子证据证明资格和证明力进行了研究,在证据资格上,真实性是重点考量的因素,而举证责任分配、借助专家辅助人、日常经验逻辑是认定真实性的关键因素。在证明效力方面,公证程序合法、规范,证据形成的过程、结果完整是影响网络电子证据证明效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言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50-150,152
视听教学法肇始于法国,其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古根汉。该教学法着眼于日常会话的学习,主张视听并用,以眼、耳、脑等感官作为整体去感知语言材料,广泛应用"声、光、电"等多种教学设备,将听觉现象及视觉现象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开口表达的兴趣,并为学生的口头表达积累一定的语料,对于外语口语教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史两线之争在于,是否重视言语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从语言学史两线之争的角度来看,从经典范畴化到原型范畴化以及从原型范畴化到梯度范畴化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言语的动态性和变异性的研究;既承认经典范畴化又承认原型范畴化的梯度范畴化充分体现了矛盾的辩证统一。相关研究表明,既强调意义又强调形式的某种构式语法研究是梯度范畴化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事法律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以及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取得的证据均没有证明力,但对私录的视听资料在民事审判中的证明力与刑事审判中的证明力的认定是不一样的。以非法的行为或手段取得的私录视听资料应当认定为非法证据,没有证明力;而采用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视听资料经查证属实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对私录视听资料的取舍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以维护民事审判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四部分类法作为目录学家编制目录、类分群书的依据,居于图书分类领域中的正统地位,四部分类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中经》和《中经新簿》作为较早的目录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两本书经历过传承之后,建立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通过史料进行分析,四部分类法起源于后来的《中经新簿》,而《中经》作为《中经新簿》分类的参考和主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化教育(简称电教)在我国自诞生之日起即首先应用于社会领域。随着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社会电化教育(简称社会电教)领域逐渐形成并具有诸多中国特色。南国农的社会电教思想是中国社会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典型代表。该思想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社会电教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电教的应用领域;三是社会电教中的“大电教”观;四是社会电教的服务对象;五是新教育理念中的社会电教。南国农于1987年首次提出“社会电教”的概念,标志着社会电教研究领域的正式确立与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电教领域得以不断拓展,主要包括农村电教、党员电教、企业电教、特殊教育电教和社区电教等。社会电教的施教对象、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范围、特性等方面都突破了学校教育的狭窄局限,体现出“大电教”的理念。南国农的社会电化教育思想为开展我国社会电化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为探讨我国社会电化教育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汉英词典的调查,发现汉英词典对"巧遇"的词类标注多有矛盾和冲突。鉴于此,采取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从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和词类范畴化视角出发,对"巧遇"的使用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巧遇"经过词类范畴化这一动态过程在汉英词典中应处理为动名兼类词。  相似文献   

19.
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多媒体文本,通过视听元素构建形成一个多层面的开放的图式结构。从视听元素层到意象层,再到意蕴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3个结构层次中视听元素融合形成的"不确定点"和"空白处",激发受众想象空间。受众根据自身的"先在结构","补白"构成理想"世界",接受并自觉倡导传承电视公益广告所传播的真善美。电视公益广告文本召唤的想象空间以其视听艺术方式改变受众的所思所行,艺术化地引导受众的社会实践,其艺术美学范式成为了一种媒介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