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军 《师道》2011,(3):19-19
教师一度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想必是最幸福的一群人,然而现实的状况如何呢?在一次基层调研座谈时,很多教师都面带疲态地谈到:“独生子女难管,做老师太累心”、“琐碎事情繁杂,班主任难当”、“考核评比太多,工作压力很大”……老师们纷纷议论着。  相似文献   

2.
我看亲情     
“情”,它包含的太多,意味的太多。无疑,“亲情”是其中最闪亮、最动人的一颗里。它在生活里酿造出了一份份令人难忘的酸、甜、苦、辣。 亲情是酸的。每当,一次次的考试分数无情地肃立在  相似文献   

3.
道歉的效果     
我在执教《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堂公开课时,让同学们联系实际谈谈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同学们举着手,有序地回答着我提出的问题。 突然,从教室最后的角落里传出一个声音:“老师,我知道!”还没等我叫他,他就站起来,“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太多了。比如,工业革命发明了马桶,才使人们摆脱了下蹲解便的痛苦……”说完后他坐下,用挑衅的眼光看着我。这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十双眼睛转向他,又齐刷刷地转向我,接着哄堂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4.
有些词,由于说得太多用得太多,反而弄不清它的真正含义。譬如“爱”,譬如“关心”。当我读到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目录时,眼睛一亮:用一本书来阐述“关心”,想必一定能充分地阐明这个被岁月尘垢所蒙蔽的词语的本来面目吧?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哨子》(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课)一文向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许多人由于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计,因而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遭受着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文章以叙述自己七岁时的一次生活经历开头,他花了四倍于原价的钱买了一个哨子,由于花费太多的钱财购买了不必要的东西,就得出做事情“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的教训,以免“懊恼”和“悔恨”。接着,作者用社会上所出现的种种人的行为论证了他的观点。他所列举的六种人为“哨子”付出了太高代价。为简便起见,请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惟有善和爱,才决定人类之为人类。但人类健忘,觉得自己反正已是人类,不必再去寻查立身之本;人类矜持,觉得既然人人都懂,不必再去挂在口边。大流士审问战败国逃亡的王室成员:“你们什么都说了,就是没说自己是谁!”人类也会受到这样的审问:“你们滔滔不绝地唠叨了一生,怎么不说自己是谁!”你一定要走吗,失望的旅人?你说,这里锐眼太多,亢奋太多,夜话太多,怪笑太多,让你浑身感到不安全。你说,你要找一个夜风如净、鼾声轻轻、表情土拙、善意弥漫的所在。我说,别急,留一阵吧。留下看看,看夜风能否吹熄夜话,土拙能否磨钝锐眼,鼾声能否盖过怪笑,善意…  相似文献   

7.
太多的关注,太多的使命,太多的新潮,太多的理念,太多的模式,太多的招法,太多的喧闹……终于又一次将“语文教学”推向了礼崩乐坏、纷乱离析的无序境地。  相似文献   

8.
“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 ,爬到一半 ,忽然滚落下来 ,这已是它第八次失败的记录。然而 ,过了一会儿 ,它又从墙根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看到这儿 ,你会怎么想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说“锲而不舍”、“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很少人会说 :“放弃” ,或者 ,“换个角度再试试。”正是因为有着太多的求同思维 ,使人类的很多创造力在摇篮中窒息。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 ,求异思维 ,才是创造思维的开始。一个美国孩子在美术课上画了一个蓝色的太阳。老师和蔼地问 :“为什么 ?”孩子答道 :“…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这样一个论断,有着各种各样的议论。“文化”,太厚重、太宽泛、太开放,构建一种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文化”,我们同样有太多的思考。本期希望站在思考的角度,反观语文及其文化。我们请来山东省的几位一线教师,来叙述自己的“文化”思考。他们是:山东省北镇中学的史建筑、张延水、张世鑫。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的温德峰。我们看一看在一线教师的眼中,语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无尽地飞翔     
一个搁浅了32年的梦想;一份坚持了32年的等待;一次努力了32年的过程……就在“神州5号”载人航天飞船冲上浩瀚无垠的苍穹的一瞬间,全部释然了。这个梦想太巨大,以至于它带给我们太多无法承受的感动;这份等待太漫长,以至于它最初的模样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忘;这次过程太艰辛,以至于它成功的同时也挖出了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人类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付出了太多沉重而刻骨铭心的代价,就像是扑火的飞蛾,明知会受伤,仍义无返顾地相信自己足够坚强。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愉悦中时,那些关于疼痛的记忆是否会填补思维的缝隙?事实上,“哥伦比亚号”的失…  相似文献   

11.
张菊荣 《师道》2002,(12):25-26
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充满着辩证的诗意,是沉静的,又是热闹的;充满着笑声,也有着眼泪;是潇洒的,又是严谨的。沉静和热闹我爱那静静的学习。浮躁是学习的大忌,听了太多热闹非凡的课后,我真的十分向往一种静静的语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类最沉静的工作。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是从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得来的,而我们总是在花着大量的精力“教”,“教”学生学会阅读,“教”学生学会写作,这一个极为好听的“教”字不知坏了多少好事。因为这一教,我们一次次地犯了这样的错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关于怎样读书的话说得更多了,而偏偏不…  相似文献   

12.
因工作关系经常阅读教研论文,感觉教研论文的文风存在一些问题,不端冒昧简述如下。一是空话、套话太多。“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力度”、“积极开拓”、“狠抓”、“加强”、“通过……进一步提高了……”这一类空话、套话比比皆是。二是正确的废话太多。将前辈、先贤、同行讲过的话,换一个排列组合再说,看似句句正确,却毫无新意。不能苛求篇篇文章都有新体系新观点,但起码应有新的角度或是新的立意,得有点新的信息给读者。三是想当然地下结论。举一个例子:“为纪念‘一二·九’运动60周年,我校各班专门布置了一次大型板报…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此,教师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群人,然而现实的状况如何呢?在一次基层调研座谈时,很多教师都面带疲态地谈道:“独生子女难管,做老师太累心”,“琐碎事情繁杂,班主任难当”,“考核评比太多,工作压力很大”……到底是什么让光环中的老师们如此忧心忡忡?职业幸福,距离教师有多远?  相似文献   

14.
从高三到大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其中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无论是一次次考试的失败和成功,对大学的选择,还是高考的紧张和耐心的等待。经过了那些,我从高三跨进了大一,实现了一次角色的转变。高考前,我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不仅是老师们的“掌中宝”,也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学习的榜样。但一进中科大,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大家都很优秀,比我学习好、能力强的人不计其  相似文献   

15.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节日,每个学生每年都要经历一次“过大年”,“年”里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在上千年的岁月中,人们又为“年”加上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使“年”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让优秀文化得到传承,使学生不仅爱过年更了解年,特设计“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让学生在课文《春联》、  相似文献   

16.
崔敏 《作文与考试》2023,(Z2):190-191
<正>辩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内卷”成为网络热词,内卷无处不在,人人皆可“卷”,万物皆可“卷”。“内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正方:“内卷”利大于弊1.马瑜璟大家日常所说的“内卷”更多是在描述为了竞争,付出太多。我认为,“内卷”不是非要超越别人而付出的努力,而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次冲破局限的过程。“内卷”这个现象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整个文明历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界性竞争的加剧,  相似文献   

17.
“孤独”是王安忆创作中的一个情结。在她看来,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流浪与飘流的群体,人生在根本上是一次孤独的旅行。本文从“孤独”这一视角论述了王安忆对人的生存境遇与人类生存本质的追问。透过对“孤独”的深切体验与审视,寄托了王安忆对人生之谜、人的生存与命运的执著探寻与叩问,从根本上服务于她试图拯救人类于生存困境并在精神上实现救赎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8.
麻雀是唯一不曾向人类屈服的鸟类! 在人类威胁和利诱的两手之下,太多原本具有骄傲、自由性灵的生物屈服于我们的“权威”或“淫威”。那些被关在笼子里一代代繁衍着的、有着美丽羽毛和动听歌喉的鸟,“宠物”的名称已经形象地说明了它们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陈犀 《今日教育》2007,(7S):68-68
青岛的夏,美得让人舒展,宁静而香甜。这是我从教以来的第一个暑假,没有太多考虑,决定做一次向往已久的“人间蒸发”——关掉手机,打起背包,独自上路。  相似文献   

20.
乡下家里来客人,席间都由小孩子添饭。有一次,我帮一个客人添了,她接过去说:“哎呀,饭太多了。”我补的一句话后来被我妈骂了个狗血喷头。我是这样说的:“不要紧,你吃不完,我们会给狗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