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  相似文献   

2.
【小引】"留守儿童"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现阶段主要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5亿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人数越来越多。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开.缺少父母的关心呵护.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及监督管理.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在情感、  相似文献   

4.
柳文霞 《考试周刊》2010,(25):217-218
据公安部对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的分析.发现这些案例的对象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学专家的结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对自我充满成功的信心"。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双亲外出打工,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呵护,有的变得冷漠孤僻,自卑懦弱、行为怪异、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因为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性格变得桀傲不驯,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因此,作为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的农村学校,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入城市,随之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其中,0~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约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1/3,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外出劳动力以男性为主体,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在我们研究留守儿童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群体即农村留守妇女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本文主要围绕着农村留守妇女的产生、现状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思考等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异地谋生而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少儿群体。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从优化家教环境、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联系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异地谋生而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少儿群体.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从优化家教环境、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联系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127-128
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不能接受父母照顾,而留在户籍地由父母一方或者委托人照顾,年龄在6到18岁的儿童。在社会转型阶段,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留守的过程中,儿童会出现一些心理与行为上的问题,如果未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本文主要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吕炜 《陕西教育》2011,(11):8-9
监护是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关键法律制度。留守儿童多是由单亲监护、祖辈监护、其他亲属监护或同辈及自我监护组成.但是在适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行法律中.监护制度中监护职责与责任的内容却存在着缺陷。目前。应当以促进、支持和复原有效监护为原则,在父母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下.通过修订法律法规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监护。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略析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在这个综合性问题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我国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普遍和突出。究其原因是我国固有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留守儿童监护的缺失。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试着提出建立合理的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和教育中存在监护不力、缺少父母关注和呵护等问题,要通过发挥监护人的主体作用、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构建全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等方式,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惠娟 《教师》2013,(27):30-31
和留守儿童在一起,因为我们是"孩子王";和留守儿童在一起,因为我们是一个成长的共同体;和留守儿童在一起,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有责任、有义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孩子只好给老人监护或寄养到别人家。于是,在我国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产物,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监护和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一、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及其成因1.学业失管,九年义务教育无法完成据统计,85%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产物,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监护和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一、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及其成因1.学业失管,九年义务教育无法完成据统计,85%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存在着严重问题,必须明确法定监护、区分亲权与监护并通过国家公权力的介入,设立国家监督机关和社会监护机构,在立法中明确委托监护制度,保护监护人的正当权益等方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赵国胜 《教师》2014,(36):17-17
正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通过实地入户调查,与抚养人、监护人的访谈及与留守儿童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在留守儿童成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隔代监护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对随机抽取到的农村756名四种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和623名普通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隔代监护留守儿童有较多的消极人格特征,单亲监护留守儿童与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状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和同辈监护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差异较小.建议采取单亲监护方式较好,或改善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