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比较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通常指的是将两篇或多篇在内容、主题、表达形式等方面上具有可比性的文本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品鉴的过程。比较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活跃他们的语文思维,使他们对文本的解读、认知更加充分而深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鉴赏能力、思辨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我与自然”,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用,积累喜欢的语句”。单元内三篇课文的语言都各具特色,课后习题也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去体会文本语言的生动:  相似文献   

2.
郭家科 《学周刊C版》2010,(6):155-15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初中语文课,一周就那么几节课,语文课本每学期就那么几篇范文,仅靠课堂上那么点时间学课本上的几篇范文是不够的,要想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大的提高是很困难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外阅读”一词越来越多地跃进我们的视野,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师十分关注并为之不断实践探究的重要课题。单元教学实质是系统性的多篇教学,从单篇走向多篇,如何统筹多篇内容,是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多篇不是单篇的累加,而是基于各篇选文的内在联系逻辑,让学生能够在比较辨析的基础上,获得系统集成的知识迁移过程;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并加强自我构建能力的教学过程。“一次多篇”“多次反复”相结合的单元阅读教学模式,是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资语文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借鉴、探讨和丰富。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依据教材.在引领学生立足文本.“精读一篇”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合作“略读一组”。所谓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一组”.即将课内的知识、学法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一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读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本地区为地方教材《自读课本》和《课外阅读》)中的一组文章,“一篇带多篇”.不断扩大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听说读写这语文教学四要素只有了两件事:阅读和写作.而阅读也仅仅是读那几十篇几十年不变的经典课文.除此而外,学生接触面甚少,知之甚少.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语文系统.这种语文要素的残缺不全和封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难以提高.本文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一是对“外”开放,二是建立语文系统的合理结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和其他学科的教材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即除了少量的知识短文外,全部教材由一篇篇作品组成,而不是系统的语文知识的讲解。因此,语文学习是要通过一篇篇课文的阅读,从中吸取知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喂”给学生。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更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形势。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要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并不意味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了,而是要做好学生探索知识的领路人。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把学生引上通往知识大门的正确道路。就这个课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一、组织学生归纳共性从若干个别现象中,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认识,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一条探索知识的途径。教师把几篇或几段文字拿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分析、概括,从中归纳出某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办法远比教师生“喂”硬“灌”式的讲授生动活泼得多,深刻透彻得多。通过实践,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了探索知识的方法。例如我们讲知识短文《记叙的要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翻阅已经学过的《一件珍贵的衬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草地晚餐》等几篇课  相似文献   

7.
《活板》是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古典说明文,其教学目的是:(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促使他们自觉参与社会实践。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又指导学生对活字印刷术进行了一次复原实践。这些做法,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它不仅可以借此扩展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我在班上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既营造了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又使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亲子阅读”活动就是教师每周向全班同学提供一篇文质俱美的文章,让学生回家和父母共同阅读,反复讨论,分别在《亲子阅读记录本》上写上各自的体会。记录本带回学校,老师批阅后,学生再写出自己的体会。最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心得,达到亲子互动,平等对待,共同提升人格的目的。■一、“亲子阅读”的实践原则1.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9.
经常阅读语文教学杂志是我多年的习惯,重点读那些耐读的栏目,也是我多年的习惯。如《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语文学习》的“争鸣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的“语文教育研究”,《中学语文》的“阅读广场”等,都是我每期必读的栏目。而《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的“名家论坛”和“文化博览”更是令我情有独钟。 这两个栏目是《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重头戏。自1995年第1期至1996年第12期,计发表大块文章48篇(1995年的“理论广场”栏与1996年的“文化博览”相类),作者都是当代,特别是新时期在各个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人。他们中,有著名作家曾卓、茹志  相似文献   

10.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老课文了,老课文如何上出新意来,课前我一直在思考着。《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我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我准备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入手,采用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许颖凡 《考试周刊》2011,(36):57-5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的确,“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认识”。实践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巩固、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理性思辨得以深入、真情实感得以升华,最终使学生达到“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进行阅读实践,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心中更好地学习语文,展示才能,张扬个性。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指导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虚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的教学设计,摒弃了对课文内容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课文。表达个性化的见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阅读质量呢?笔者就此做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讨。一、生动图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导读,激发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营造阅读教学的情趣。如在导读《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时,我先要学生用课文中“细长的葫芦藤”、“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让他们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师写作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在当文学教师期间,曾写过一千多篇小作文。他是这样解释的:“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认为,“下水作文”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谴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曾说:“写作的实践,使我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了更大的把握。作为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探索,去感受、理解课文。笔者在《狼和鹿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曾实践过这一教学理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这一课的课堂教学片断笔录如下:我首先让学生预习这篇课文,上课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阅读课文时存在的问题。忽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还不明白,谁是破坏森林、造成生态失衡的罪魁祸首呢?”我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他们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于是就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误区一:翻开学生的摘录本,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方块字,不是好词佳句,就是优美片段;不是名言警句,就是古代诗词。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面太窄了。 [分析] 1.在语文老师提出阅读、积累的要求后,学生片面理解为课外阅读就是读与语文学科有关的书籍。因此,在摘录本上,反映出来的就是一段段美文,一首首古诗,一篇篇好词。 2.这种现象也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师生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要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到时候,也来个“厚积而薄发”,多捞它几分。如果抱着这种思想阅读积累,那怎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在武汉地区语文教学界,流行一种所谓“一篇一得”的教学主张。这种主张认为,每教一课书要让学生有一得且只有一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于这种主张,有关教学指导部门竭力推广它,语文教学杂志积极宣传它,许多语文教师争相实践它。“一篇一得”果真是语文课的一个带普遍性的教法吗?它果真是那么科学和灵验吗?恐怕未必。我对这种主张早就持保留态  相似文献   

19.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曾说:“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多么深远,通过阅读他们获取丰富的营养,感受多姿多彩的人生,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论中学生主体性课外阅读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搞好语文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使语文教学真正踏准时代的节拍 ,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早在改革开放之初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总结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之后 ,不无启发地说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 ,你要问他的经验 ,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让学生进行“主体性的自由阅读” ,追求较高的阅读效率 ,将课外阅读纳入正轨 ,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关于这种指导 ,刘国正先生曾在一次访谈中形象地指出 :“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 ,谈不到多 ,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