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欣 《今日科苑》2006,(12):95-95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综合运用技能的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恒青 《科学大众》2014,(1):124+155
本文阐述了学生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中,重在让学生去体验科技创新的过程。强调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课外科技活动应注重与实验教学的结合,只有如此,才能让创新思维的根深植于学生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综合运用技能的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培养他们自主刨薪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贺常平 《现代情报》2002,22(5):151-153,119
创新思维是科技教育的灵魂,科技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和媒体。在实施科技教育中,通过科技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遵循创新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结合实际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之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成果,更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资源严重缺乏,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开展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比赛的经验,笔者发现科技活动与科技比赛相结合,是培养创新型小学生的有效途径与方  相似文献   

6.
科技活动课程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索活动,制作操作活动创造性思维训练和技术发明活动,社会协调发展教育活动,科技文艺、游戏活动等。在诸多的科技活动内容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科技训练活动中信息教育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过程是创造性思维过程,而信息获取是创造性思维的必然要求。与科技训练活动相结合的信息教育,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科技训练活动中信息教育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信息意识、联想和迁移能力的提高,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溯源”是以“追溯前人科学的足迹,寻觅科技创新的启迪”为主题的系列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跨入历史长河,沿着先人足迹、前人案例,经历科学探索、创新的整个过程,融会“做中学”、“赏识教育”等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冯程  初俊博  汪微槟 《科技风》2015,(2):110-111
为了弥补传统硬件实验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局限性,提出将虚拟实验平台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利用Matlab软件的工程仿真功能拓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明珠  徐微 《科教文汇》2010,(12):3-4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高校各部门合作实现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推广,其中以共青团组织的责任尤为重要。在建立激励机制、创造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条件、搭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平台、积极推广学生科技成果等方面,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高校各部门合作实现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推广,其中以共青团组织的责任尤为重要。在建立激励机制、创造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条件、搭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平台、积极推广学生科技成果等方面,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溯源”是以“追溯前人科学的足迹,寻觅科技创新的启迪”为主题的系列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跨入历史长河,沿着先人足迹、前人案例,经历科学探索、创新的整个过程,融会“做中学”、“赏识教育”等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社会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日益重视,各种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活动也日益活跃。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如今的高考“指挥棒”下,某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出现了急功近利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对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开展七巧板科技活动是科学活动课的一个很好素材,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开动脑筋,玩中动手操作,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提高智能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糜晨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226-226
现代社会是科技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开展“七巧科技”活动是科学活动课的一个很好素材,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开动脑筋,“玩”中动手操作,通过讲规则,按图分解,专题设计,举一反三,观察创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提高智能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一个妙点子是开启科技创新的源泉,那么创新思维就是点亮妙点子的火花. 创新思维是人类开拓认识新领域、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在学生不同学习阶段有目的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训练,不但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点燃创新火花,还能使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本人从事科技创新教育多年,就不同学习阶段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一、课外科技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1、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于浩 《科学大众》2014,(3):27+52
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也把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作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主要行动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阶段有效的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我们长期的研究和探索。通过探索研究知道可以从学校、教师、活动内容三方面来实施。学校为活动的推进提供客观的环境影响;培养创新型辅导教师,奠定科技创新的人力基础;在内容上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出发,内容要形式多种多样,主观上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是科技创新,关键是科技自主创新,只有科技自主创新才能形成科技核心竞争力.科技自主创新思维是科技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弄清科技自主创新思维本质和功能,对于我们培养科技自主创新思维,形成科技自主创新氛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