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平 《科教文汇》2008,(13):161-161
阮籍是魏晋易代之际诗人的代表,也是正始之音的标志性人物。他创作的政治抒情组诗《咏怀》诗是研究他思想及诗歌风格的重要资料,八十二首《咏怀》诗清晰地表明了阮籍内心的矛盾痛苦与思想的转变。同时这也是研究这一历史动荡时期士人一心态的绝好诗歌材料。  相似文献   

2.
王康全 《科教文汇》2009,(1):203-203
约翰·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意蕴深沉,才思峻刻,意象奇特。多恩对爱情也持有一种不俗的情怀。从《告别辞·莫悲伤》这首诗分析诗人的奇思妙想,以及他乐观豁达,超然永恒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3.
马艺飞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214-214,308
爱伦·坡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的诗歌代表作《乌鸦》是一件纯艺术品。诗中语音、韵、节奏构成了诗的音乐美。诗中主题与述者的确定、时间与空间的安排、意象与结构的选择、用词与音韵的策划等等诸种艺术手段完美的结合。即是从诗歌的时空,意象及音乐性的安排进行迁徙,以体现该诗非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约翰·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意蕴深沉,才思峻刻,意象奇特。多恩对爱情也持有一种不俗的情怀。从《告别辞·莫悲伤》这首诗分析诗人的奇思妙想,以及他乐观豁达,超然永恒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5.
刘奇  徐小可 《知识窗》2012,(7X):39-40
<正>《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去鉴赏古代诗歌:一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二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三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体,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包含着人们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孔子以"思无邪"概括《诗经》,显示《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饱含着那个时代劳动人民最温柔、最敦厚的情感。我国古代诗大部分是抒情  相似文献   

6.
成歌 《科教文汇》2008,(32):274-274
人说文学和音乐是姐妹艺术,诗歌和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国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借鉴古代《诗经》里的《蒹葭》一篇创作的歌曲《在水一方》将音乐和诗词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如诗如画飘渺朦胧的唯美,也体现了诗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一首好诗词,体现的不仅仅是它崇高的文学价值,更体现了它的音韵美和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7.
风从四方来     
<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一首代表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美好的景致,有人认为,作者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愿望。在这首诗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自然现象——东风。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景物、自然现象往往会被人们赋予特定的内涵,风就是历代诗人钟情的对象之一。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人们又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旦进入诗歌之中,风就不只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它还是诗人情思的载体,寄托了写作者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生前共创作了近1800首诗歌,其中500多首是描写大自然的。本文选用她的第790首诗歌,即《自然,最温柔的母亲》(Nature,the Gentlest Mother)进行了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并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来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及这首自然诗作。  相似文献   

9.
卜庆振 《知识窗》2014,(24):1-1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诗歌鉴赏课上,约翰·基廷老师要求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教材的序言部分。那里面提议可以引入数学坐标系统来理解诗歌,把一首诗歌在艺术上的得分标画在横轴上,把诗歌主题的重要性的得分标画在纵轴上,然后两者相乘,计算出覆盖面积,最终以所得面积的大小来判断一首诗的优劣。基廷老师认为这种把诗歌量化的观点是“狗屁”,因为这是在谈论诗歌,而不是安装水管。于是,他建议全班学生动手把自己手中教材上那一页撕掉,后来干脆要求把整章序言部分统统撕掉。  相似文献   

10.
陈树良 《科教文汇》2007,(9Z):F0002-F0002,F0003
陈树良,现实主义诗人曾出版过诗集《我们这一代》、《我们从这里走出》等诗集《我们这一代》诗集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我们从这里走出》长诗获《人民日报》征文全国一等奖,并在中央电视台配乐诗朗诵。在省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近千首。 诗人出身贫苦,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对农村、农业、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了解十分深刻,他的诗大部分写农村、农民、作者的诗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哲理深沉,形式活泼,语言流畅,朗朗上口。 由于诗人长期从政.从最基层干起直到厅局级领导,故他的诗政治色彩很浓,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民鼓呼.与对俱进时历史、社会、人生有一定的探讨和思考,读起来使人浮想联翩,且积极向上.催人奋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歌》(组诗)是作者在省政府咨询委员套工作期间到农村历时三个月调研后写的一组诗.现全文发表.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洪炎,江西南昌人,黄庭坚之甥,绍圣元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晚年居住于湾里洪崖山附近。洪炎是江西诗派早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尽管只有一百一十多首,绝大多数存于《西渡集》中,但他的诗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反映出南北宋交替时的社会现实,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他自身鲜明的特色——道教气息较为浓厚就是其中一点鲜明的特色。本文从诗人作为一个士子文人为何诗中存有道教,及其诗歌中道家情结的具体体现等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朱国林  严明  陈超 《金秋科苑》2008,(24):189-189
洪炎,江西南昌人,黄庭坚之甥,绍圣元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晚年居住于湾里洪崖山附近。洪炎是江西诗派早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尽管只有一百一十多首,绝大多数存于《西渡集》中,但他的诗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反映出南北宋交替时的社会现实,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他自身鲜明的特色——道教气息较为浓厚就是其中一点鲜明的特色。本文从诗人作为一个士子文人为何诗中存有道教,及其诗歌中道家情结的具体体现等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杨红珍 《百科知识》2021,(19):50-5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相似文献   

14.
杨红珍 《百科知识》2021,(28):34-4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相似文献   

16.
杨红珍 《百科知识》2021,(25):36-4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相似文献   

17.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之一,被后人称之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做过的诗非常多,而且也非常有名气,我们今天来了解的是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这五十九首诗强烈的反应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及大的社会背景,对于我们今天来去研究李白生活时期的唐朝有很大的帮助,这五十九首诗歌详细的反应出了当时的朝政的黑暗,以及当时天宝年间的社会黑暗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吕方源  刘丰丽 《内江科技》2007,28(4):31-31,33
李白的《长干行》是有名的乐府诗,表达了妻子对外出丈夫的思念之情,有不少西方诗人把这首诗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国家中广为流传,但是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再加上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译诗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本文旨在探讨译诗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这首诗。  相似文献   

19.
《长恨歌》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除了具有深远的主题之外,《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张敬双 《科教文汇》2010,(25):71-72
诗歌《伦敦》与《威斯敏斯特大桥上有感》分别是威廉姆·布莱克和威廉姆·华兹华斯两位诗人的诗歌作品。本文从不同侧面着手分别对这两首诗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虽然都是描写同样的城市,但诗人的主观心境以及个人情感对诗歌整体基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