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子牛 《中国广播》2010,(12):14-16
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在上海世博会报道中,从对台湾广播的节目定位出发,注重发挥广播的特色与优势,以别样的形式报道世博会,采取多种形式请台湾民众参与世博会,对增进两岸交流、融洽民众感情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立忠 《中国广播》2009,(9):I0003-I0003
登临鹭岛情无限,遥写清潭画有声。曾经战火对峙。而今一派宁静详和。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用乡音乡情,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热情,赢得岛内听众的喜爱,搭建起沟通亲情、友情、乡情的“两岸心桥”。2009年7月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庆祝对台湾广播开播55周年举办了“两岸书画家笔会”。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央电台对台广播开播55周年。针对目前海峡两岸的局势和台湾同胞的情感心理,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在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人岛宣传报道活动(以下简称“60周年报道”)时,站在两岸和平发展的高度,以我为主,明了思路,既严格按照规定动作进行,又主动灵活地配合自选动作,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宣传报道,在欢乐祥和气氛中确保安全顺畅,让台湾同胞与大陆民众共享伟大祖国荣光。  相似文献   

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已有近6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对台湾广播为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沟通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对台湾广播在两岸新的形势下开拓进取,在全面及时生动地报道两岸各项重大活动方面,在入岛宣传方面,在两岸举办各种交流活动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明显的进展。对台湾广播在对台传播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作用受到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曾爱友 《中国广播》2010,(12):59-61
唤醒和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是对台广播永恒的主题之一。本届上海世博会是台湾睽违40年后再次参加,台湾各界普遍关注的一届。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在传播世博会盛况和世博理念精神的同时,针对台湾民众的特殊心理意识,以中华文化为切入口,以展现中国包容、开放的国际形象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为报道基调,努力增强台湾听众的中国意识,引导台湾听众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同祖国。  相似文献   

6.
媒体扫描     
中央电台已完成八套节目改版全新播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继推出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华夏之声之后,又大力采取新的改革举措,于2003年末,对台湾广播实行全新改版,推出两套各具特色的节目——中华之声、神州之声;2004年1月1日,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频率改为“民族之声”正式播出;同时央台第一套节目经过重新打造冠名“中国之声”,也已正式开播。至此,中央电台已完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10,(10):29-46
人民广播70年光荣历史中,对台湾广播是不可或缺的精彩一页。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人民广播70华诞,2010年4月23日上午,中央电台平面媒体中心策划主办的"人民广播70年"系列座谈会之对台湾广播座谈会如期举行。几代对台广播人济济一堂,深情回眸往昔,重温对台广播的使命与责任,共话无私奉献与默默坚守,抚今追昔,畅想未来。其间,不仅有他们从未宣示于人的秘闻轶事的深情讲述,更不乏曲折感人的心路历程的率真告白,听之读之,令人深受教诲和启迪。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14,(9):I0004-I0005
纪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60周年座谈会8月14日在北京隆重举办。六十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认真宣传贯彻中央各项对台方针政策,为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增进两岸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沟通亲情、友情、乡情的“两岸心桥”、“春风化雨功泽两岸的使者”!在一个甲子的风雨历程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代又一代对台广播人承前启后,倾尽心力,始终坚持做台湾听众的知心朋友,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传递着坚定而温暖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浅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在节目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两岸交流沟通成为业界关注的主要话题。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就传统文化在对台湾广播中的重要性、对台湾广播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涵盖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在节目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时代在变,对台广播的语言风格也在相应调整。如今,两岸迈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对台广播节目正转变思路,用更加贴近台湾听众的传播方式持续获得有效传播,其中对台广播的语言风格不妨借用台湾广播的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2016,(7):5-5
6月12日上午,第八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华之声从上午9时50分开始进行80分钟现场直播,并深入报道论坛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11,(8):1-F0002
2009年3月1日,中央电台推出了全天播音18小时的藏语广播频率。藏语频率的推出,标志着中央电台藏语广播宣传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今,中央电台藏语广播已经发展成为集传统广播、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民族语言传媒,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藏族群众重要的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13.
林兴华 《东南传播》2014,(2):I0001-I0001
<正>万马奔腾,两岸呈祥。东南广播牵手两岸电台共同制作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广播春节联播》,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在台湾26家电台、大陆12家电台和"海峡号"客滚轮播出,为两岸听众送上浓浓的新春祝福,拉开了马年两岸广播谋体交流合作的欢乐大幕。  相似文献   

14.
在两岸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台湾,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评论员队伍的建设,并积极做好对内广播的涉台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台湾历史上经历了荷兰和日本人统治以及两岸政治体制的差异和接受西方政治生态的影响,台湾民众在政治意识上出现混乱和多元化;大陆文化在迁徙台湾过程中有过多次的嬗变,加上两岸文化曾经的隔阂,还造成两岸文化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对台广播应正视这种现状和客观存在,寻找出对台传播的侧重点和传播策略;通过淡化两岸政治体制差异,宣传大陆的善意和诚意,突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对两岸带来的双赢效果;通过两岸普通民众生产、生活交流的细节,用台湾民众习惯的收听方式来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祖国大陆在与台湾的交流过程中,文化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而对台广播承担着沟通两岸亲情、促进两地交流的重要使命。文化交流不但可以拉近两岸民众的距离,更能够让台湾的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加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因此,对台广播中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10,(7):47-47
今年是中国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为庆祝这一盛典,作为中央电台系列纪念活动之一,中央电台《中国广播报》将与有关单位合作,共同举办首届“夏青杯”朗诵大赛。  相似文献   

18.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9,(11):51-52
1979年,时任中央电台台长的左漠野同志重提“广播要自己走路”的方针。为什么叫“重提”?因为早在1950年,中央主管新闻工作的胡乔木同志就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左漠野台长首先抓了广播记者自己采写新闻的工作,当年,中央电台的广播中就出现了“本台消息”,接着他就开始抓广播人自己写评论的事。1980年8月18日,中央电台成立了评论组。我被指定为组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邀请了多位两岸专家、知名媒体人,从活动形式、活动意义、传播成效等多个角度总结了2019"亲亲闽台缘东南广播听友会"暨两岸非遗文化表演交流活动的创新之处,分析了其在台湾岛内引发共鸣的原因,以及它的成功对于新传播格局下对台广播以文化植入岛内,助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吉祥彩虹     
《中国广播》2010,(6):I0001-I0001
5月21日晚。中央电台庆祝民族广播开播60周年大型晚会《吉祥彩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晚会由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台、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央电台民族广播中心和西藏电视台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