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摆动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摆动腿动作的分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摆动腿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的作用。因此一不论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都应高度重视摆动腿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宋忠飞 《中华武术》2013,(10):17-18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较为复杂,如果练习者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其技术要领,那么就很难达到快速有效提高自身竞技水平的目的。本文就铅球项目训练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谈几种背向滑步推铅球常见错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右手持球为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为提高我国女子铅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推铅球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普遍还是采用侧滑步推和背向滑步投掷。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也有许多人以旋转式和退步式来代替滑步的研究和实践,不论采用那一种技术投掷都是为了在2.135米内的投掷圈获得铅球的初速度,最终目的是提高铅球在空中运行的距离。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初一和初二学习原地推铅球,初三和高一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高二高三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由此可见滑步推铅球要经过四年的教学过程。而多年实践的体会,大多数  相似文献   

5.
铅球     
《中华武术》2014,(12):64-64
技术目前,两种技术处于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传统的滑步推铅球技术仍被许多运动员采用。在理论上,旋转推铅球可以取得比滑步推铅球更远的投掷距离。  相似文献   

6.
滑步推铅球最佳推力角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滑步推铅球与原地推铅球是有差别的,滑步推铅球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是由预先速度、推球速度和推力角共同决定的、本文根据速度合成和斜抛物体运动规律计算表明,滑步推铅球的最佳推力角约为45°,运动员要以45°的角度猛力推球才能获得最佳投掷  相似文献   

7.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做为一种实效性较高的推铅球技术,不仅为世界各国的铅球运动员所广泛采用,同时也是做为普通高校田径课程中铅球教学的主要教材。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法的研究,特别是通过整体性教学实验对该项技术的研究为数并不多,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高等院校的调查、访问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看,当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在教学中多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8.
投掷项目     
G824.1 20022776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速度节奏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刊,中,A]/肖林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0-32图2表5参8(LF)女子//背向滑步//铅球//速度//节奏//技术以我国国际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及解析、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相关运动环节的速度节奏与铅球出手初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模型,以探讨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正确运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相似文献   

9.
滑步推铅球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教材,过去我教了滑步推铅球技术,效果不理想,在成绩考核或“达标”测验中,多数学生不用滑步技术推铅球,而用原地或垫步方法推,为什么呢?经了解,原因有二:一是难学。滑步推铅球是项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教材,由于女生力量差,灵敏性不够,掌握滑步推铅球技术并要提高成绩,困难很大。二是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不好,投掷成绩反而下降。根据这一情况,上学期我在高二年级两班女生教学课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县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教学目标管理 1.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为主  相似文献   

10.
口令法在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杨军,易春燕,夏健松,李建刚一、前言滑步推铅球技术是体育院系田径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推铅球技术传统教学的优点,结合运用推铅球系统、程序和优化教学法,探讨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采用口令教学法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际上流行背向滑步、短长节奏和背向旋转三种推铅球技术。而我国主要普及的是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本文将以背向滑步推铅球为例,从推铅球技术动作的组成入手,通过推铅球技术动作的分析,来讨论推铅球技术动作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樊新  刘景裕 《体育科研》2002,23(2):27-28
通过简易背向推铅球技术教法 (以下简称新教法 )和传统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法 (以下简称惯用法 )在大学普修课进行教学的对比实验和分析 ,确定新教法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三维摄影和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从人体对外输出机械能角度对掷铅球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滑步阶段对外输出的能量以平动动能为主,过渡阶段输出的机械能量少。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输出的动能,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最手用力加速阶段输出的机械能总量下降。对主要环节输出能量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躯干输出能量与铅球成绩有密切关系,躯干运动在铅球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铅球投掷运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根据运动员的推力大小和身体情况 ,借助Matlab 6,5软件开发工具 ,开发出基于Matlab 6.5的铅球投掷优化软件。该软件在准确构建铅球投掷优化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Matlab 6.5编写了优化模型的求解程序以及优化软件的用户界面 ,从而可以准确、快速地获取铅球投掷的最佳模式 ,直观展现铅球的运动轨迹 ,以及具有良好的用户交互功能 ,为该铅球投掷优化软件应用于实际铅球投掷运动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叠加式与扩展式两种不同的程序设计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教学程序设计均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叠加式教学在掌握规范化技术与形成良好的动作技能上更具优势,其程序设计更能适应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连续变量”铅球教学法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变量”铅球教学法能较快地使学生掌握铅球技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能更好地提高学生铅球成绩。  相似文献   

17.
运用力学原理,经分析和数理推导,提出因助跑速度和最后用力使铅球所产生的速度方向不同,滑步推铅球的出手初速度是随出手角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原理论“最佳出手角”是以出手初速度为定量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仅适用于原地推铅球,并推导出随出手角变化,出手初速度和射程的计算公式,分析助跑速度和出手角变化对出手初速度和射程的影响.提出新的最佳出手角。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知识,对推铅球技术最后用力时非投掷臂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得知:在推铅球技术中,非投掷臂的摆动方向、摆动时机、制动时机及直摆与屈摆的转换形式对于形成正确的最后用力动作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揭示铅球运动员合理滑步速度,以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为基础,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我国女子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合理滑步速度进行研究。力求完整滑步技术动作结构的简单化;分解练习动作"边缘"要模糊;滑步速度和最后用力速度应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九运会女子铅球的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影像分 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在滑步阶段,左腿有效摆动不足, 右腿蹬伸力量、速度不佳。脱离身体重心运动速度而片面要求滑步阶段的运动速度越快越好是 不合理的。在过渡阶段,右髋向投掷方向的前移不够,不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回升。最后用力阶 段,技术还不稳定,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之间的组合应该因人而宜,而不宜采用固定的理论模 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