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攻城拔寨巧为先——谈谈同城同题新闻竞争如何出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题新闻竞争、被业内人公认是近年来媒体竞争的重头戏。何谓同题新闻,简言之,就是不同媒体面对同一新闻源采写的报道。同题新闻竞争激烈与新闻价值规律和地域媒体密度有关,尤其是本土特点性强的同城同题新闻,媒体为了抢夺时效的高占位、第一时间抓读者。“萝卜快了不洗泥”,“多家媒体一张脸”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是对新闻源的浪费,更足对读者的失职。如何在同题新闻中做具有个性特点的“独家新闻”,已经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新课题,面对这个难题,我们更应潜心研究,勇于实践共同探索出一条新路来,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面对其他媒体的竞争,专业报记者如何在“抢”新闻上下足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的体会是,抢新闻有“三字诀”:独、寻、挤。  相似文献   

3.
面对其他媒体的竞争,专业报记者如何在“抢”新闻上下足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的体会是,抢新闻有“三字诀”:独、寻、挤。一、独:独一无二1、依托行业资源与信息优势获得独家新闻。和其他大众媒体相比,专业报记者由于最接近专业信  相似文献   

4.
所谓“同源新闻”,是指多家媒体的多名记者面对同一新闻资源(比如会议、事件、人物等)进行采访所产生的新闻。如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新闻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成了对新闻资源的竞争,作为新闻记者,碰到同源新闻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碰到重大事件,可能会有上百名记者聚集报道现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同样的新闻资源,媒体很容易出现相同或相近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王晓宁 《新闻三昧》2005,(10):48-50
新闻策划是当今媒体颇为时髦的一个词汇。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媒体不断进入,原有媒体急速扩张,媒介市场由当初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同时,社会的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任何媒体都不可能独享新闻资源,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自然地由“垄断发布”进入到“同题竞争”领域。这就促使媒体在共享新闻资源的同时匠心独具,精心组织,深入挖掘,实现人无我有、更胜一筹的独家报道。新闻策划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李楠 《青年记者》2017,(29):29-30
自媒体时代,与大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非常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并且激发网民的宣泄情绪,导致恶性舆论的发生.舆情反转新闻指的是面对一个新闻事件,由于不同时间段不同人发布的信息不同,舆论的态度会随新闻“剧情”随时逆转,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这几年来“扶人被讹”“天价鱼”“诈捐门”等事件成为热门话题,并且几乎每次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舆情的反转.由于竞争激烈,媒体不了解新闻的全部真相就进行报道,致使舆情反转新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媒体竞争催生“新闻报料人”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和媒体息息相关的特殊人群——“新闻报料人”(又称“新闻线人”)活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新闻报料人,是指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或素材的人,如果其所提供的线索或素材被媒体采用,即可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新闻  相似文献   

8.
纸媒如何突破同源新闻竞争重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媒体组成的信息网纵横交错,新闻热线铺天盖地,笼罩了所有能发生新闻的时空, “独家发现”新闻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中越来越难.在平时的采访中,一件新闻事件总会吸引众多媒体的记者,新闻越是重大,吸引的记者越是众多,新闻越是重大,越没有独家发现的独家新闻.加上信息资源共享的局面日益普遍,新闻的同源化现象开始蔓延.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纸媒生存空间更为艰难,面对同一新闻,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将影响媒体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无视舆论关切和现场媒体记者的强烈诉求,是巨大的策略漏洞. 今年全国“两会”一如既往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这里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很多媒体都派出精干的记者队伍扑上“两会”现场,“两会”现场成了新闻媒体的赛场,各路媒体记者各显神通,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并不是每家媒体都有均等的机会,有的媒体近水楼台,有的媒体的则山高水长.为了不虚此行,不少媒体记者拼了,甚至用上“美人计”,用美女记者“诱敌深入”,可谓用心良苦.新闻信源稀缺,僧多粥少,稍有一点新闻资源,媒体记者就会扎堆上去抢食,一些媒体人“吃相”难看,影响观感.这固然与媒体人的职业素养有关,但实在是生存压力太大,一些媒体记者顾不上举止斯文、端庄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有限的新闻资源由当初的“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新闻资源的共享性也随之提高,一家媒体独享某新闻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同题竞争的态势,通过新闻策划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取得报道上的竞争优势,就成为各媒体的共同选择。如何在新闻策划中取胜,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WTO,可以预想,我们的媒体将面对怎样激烈的竞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媒体也越发需要高素质的新闻记者。 真正的新闻记者,不但要具备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更需要具备准确、生动表达新闻的能力。这就涉及到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和“语言敏感”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媒体竞争催生“新闻报料人”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和媒体息息相关的特殊人群——“新闻报料人”(又称“新闻线人”)活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他们有的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专职新闻报料人,也有的是兴趣所及,渴望表达意愿的兼职新闻报料人。对新闻报料人的争夺,甚至  相似文献   

13.
高红波 《青年记者》2009,(17):81-81
在信息传播四通八达的今天,独家新闻越来越少,同一新闻资源通常为多家媒体采用,同题新闻的竞争成为各家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面对同题新闻,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将影响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做到同城同题不同质.成为新闻竞争中的新的重要课题。由于新闻选择的必然性、资讯发达导致新闻共享率提高、地域的限制、信息公开现状的影响,使得同题新闻竞争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与中央、省、市新闻单位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的县级新闻媒体,可算作是“弱势媒体”。这些基层媒体既要担负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宣传重任,不断推出一流的佳作,使地方报道凸显出时代特征,又要面对来自上级“强势媒体”竞争带来的重重压力和困难,这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新闻工作者们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我们“巧借蟋蟀一声鸣”,打好特色牌,唱响地方戏,挖掘有效的地方新闻资源,对县域新闻的报道进行新的尝试,使之有声有色,打造出地方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报道时效中的“第一落点”是新闻竞争的关键性要素,这个观念已经在传媒从业人员,特别是主流媒体中形成了共识。本文通过《新安晚报》几起突发事件报道,分析如何抢抓新闻第一落点,如何在新闻素材共同占有的状况下面对“第一落点”共有的常态,用新闻深度和贴近度弥补拼抢时效可能留下的遗憾。对区域媒体而言,急需探索有利于实战指挥的竞争新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报纸行业新闻竞争硝烟弥漫的时刻,作为一张地市级媒体,我们《盘锦日报》也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并也开始卷入了媒体之间的新闻大战。由于诸多媒体之间同质化趋向严重,又要面临诸多国家级、省级大报的“入侵”,作为一张地方报如何标新立异,面对竞争?新闻策划这一现代营销学的概念正以其注重实效、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在竞争中日益突现其张力,并成为地方报纸注入新活力、参与激烈竞争的杀伤性武器。一、新闻策划竞争利器新闻策划也是对一个单体新闻事实或一组系列新闻,符合新闻规律的一种谋划,它可以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预见性的新闻,目…  相似文献   

17.
“当今媒体竞争格局风云变幻,然而,说到底,媒体之间的竞争还在于新闻的竞争。比谁的新闻及时,比谁的新闻全面、有深度”(杨兴锋:《高度决定影响力》)。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已成为媒体新闻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兴媒体异军突起、白媒体爆炸式膨胀这一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面对“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这一现实舆论环境的纷繁复杂,传统纸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河南省较早创办的一家晚报,近几年来,《汴梁晚报》通过积极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开展活动。通过开展符合晚报定位、地域特色明显、社会性强、生活味浓、市场化程度高的活动,通过开展被称为“新闻竞争的第三只手”的“活动营销”。  相似文献   

19.
一.新闻策划的要求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信息共享,传播速度不断加速,人们选择信息和信息媒体的多样性不断增加。各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注重新闻报道的组织策划。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媒体间大致趋同的报道理念和经营思路,使媒体越来越陷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题竞争"境地,这也呼唤着新闻策划的出现。同时面对浩如烟海的新闻事件,每个人可能接受的新闻是有限度的,要想  相似文献   

20.
传媒微语录     
《新闻实践》2012,(2):77-78
“人人都能成为媒体,还需要专业媒体吗?”有人提出了疑问。实践证明,回答是肯定的。如今,一家媒体独家占有信息越来越难,独家报道的内涵也已经发生新的变化。同样的新闻事实,如何判断新闻价值,从什么样的坐标和角度考察新闻现象。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报道并呈现给受众,无不考量着新闻人的独家视角、独家分析、独家解读。面对媒体竞争,做有思想的新闻应成为人民日报报道高出一筹的基本途径。从共享的新闻资源中寻找独家视角,用有思想的深刻解读帮助国内外读者观察世界大势、关注中国发展。人民日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