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木 《高中生》2011,(28):18
我最难忘记这样一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顾城《一代人》的全部文字。每当轻轻吟诵时,我都会有一种震颤的感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诗人把"文革"那段黑白颠倒、人妖不分的岁月比作"黑夜"。"黑夜"里,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正义无处伸张,真理遭到歪曲,人性备受摧残,一切都是阴沉沉的,见不到一丝亮色,看不见一点光明。"我"虽有一双眼睛,但因为四周黑漆漆  相似文献   

2.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顾城  相似文献   

3.
《中文自修》2012,(3):63
【相关名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我不忍心看着光明被人埋葬。——[法]罗曼·罗兰光明荡涤污垢,光明廓清黑暗。——[法]雨果  相似文献   

4.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顾城  相似文献   

5.
神·人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林少斌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适应黑夜。“寻找”和“适应”,同样面对“黑夜”,那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1.为何我眼中贮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陶行知) 3.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4.谢谢火焰给你的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掌灯的人,他自己坚忍地站在黑暗中呢。  相似文献   

7.
一代人     
顾城 《辅导员》2011,(Z2):47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百字小传顾城(1956-1993),北京人。1969年随父下放,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1974年回北京。"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相似文献   

9.
诗人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请以“夜”为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美的瞬间     
诗人顾城吟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用我黑色的眼睛作相机,轻轻按下快门,让一个个美的瞬间成为永恒。——题记  相似文献   

11.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顾城(1956—1993),北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暮色是一场梦——沉默获得了纯洁——西川《暮色》★西川(1963—),原名刘军,出版的诗集有《隐秘的  相似文献   

12.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顾城是朦胧诗(沃)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  相似文献   

13.
顾城有一首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这是朦胧诗的代表,简单地从字面分析,找不出什么具体意象,好像一篇未完成的作品。正是这种"未完成美学"给了我们无尽的艺术享受,作者留下的空白给了我们想象的翅膀和再创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朦胧派”诗人顾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自缢,关于其死因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背景、个人性格以及畸形恋情诸方面对顾城死因作以理智的判析。  相似文献   

15.
顾城(1956--1993)北京人。12岁辍学,70年代开始写诗。1987年出国。后隐居新西兰激流岛,1993年自杀。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的诗》《顾城诗全编),长篇小说《英儿》等。这里选择《生日》和《白夜》进行赏读。  相似文献   

16.
顾城(1957~1993),北京市人。"文革"期间,随父亲下放到黄河入海口为农民放猪,在沙滩上用树枝开始写诗。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曾应邀访问欧美,后迁居新西兰激流岛。著有诗集《黑眼睛》、《顾城诗全编》等,诗风纯美,有"童话诗人"之称。  相似文献   

17.
在《一代人》里,顾城这样写道: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隐隐泛着月光的天花板,心中便不由得做着一个现在看起来并不现实的梦,并且我还在为之"傻傻"地挪动着自己的脚步。"中国梦"这个概念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而它却依然在我的心中泛着涟漪,久久荡漾  相似文献   

18.
顾城诗赏析     
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鉴赏] 意大昨历史哲学家维柯在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片片"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  相似文献   

19.
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初读这首诗时,还是年少时。那时的我还在觉着琼瑶小说里的情情爱爱是那么的波澜壮阔,甚至不停地对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各色痴男怨女做着不同的分析。当时的世界观只能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自然而然地对顾城的这首诗,只能简单地理解为,哦!又一个,三角恋。现在,不敢说自己的阅历增加,只能是阅读量增多。知道了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我想在大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要想正确地“反映”,就要认真地观察。诗人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很有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