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习作是这个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新课标将三至六年级的"写作"改为"习作",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写作水平的.所谓"习作",就是学习写作,这比"作文"更易为小学生接受.以前只要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疼.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当然就达不到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要求了.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我的做法是"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写作称为"习作",顾名思义,就是练习写作.三年级学生刚开始习作,既缺少习作的内容,也缺少表达的语言,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习作内容和语言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师生都习惯地将字数为400字的习作称为"大习作",而把200字以下、篇幅长短不一、文体不同的随文练笔、习作片段、小日记等称为"微习作"。"微习作"篇幅短小,费时较短,可操作性强。"微习作"是"大习作"的辅助,丰富"大习作"的内容和技巧,为"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指向明确,微化教学目标"微型写作课程目标注重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学生写作实际困难为最大诉求,而不求面面俱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梯度是"写话—习作—写作","习作"其实就是"写作"。貌似三级的写作梯度实际上只是"写话—写作"的二级梯度。这个梯度暗隐着一个基本假设:即"说话"与"写作"是一回事,从"写话"能延伸到"写作"。"‘说话’与‘写作’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这个问题,不管是在语文教育界,还是在语言学界,都有争议,且持对立的看法。最新的语言学理论融合了传统的对立观点,认为:在某些场合下,"说话"与"写作"是一回事,从"说话"能延伸到"写作";在某些场合下,"写作"远比"说话"复杂,"说话"无法直接延伸到"写作",需要某种转换,才能延伸到"写作"。语言学家把前一种称为"转述型写作",后一种称为"转化型写作"。依据以上观点,语文课程标准的现行写作梯度单线式序列可多元化地设计为两线式序列。  相似文献   

5.
阅读和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阅读是人们的心灵之舞,是用另一只眼睛看世界,理应让人愉悦;习作是人的另一张会说话的嘴巴,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有人将阅读称为"悦读",还阅读的本来面目,而习作又何妨改成"喜作",还习作的本色本香呢?让习作成为"喜作",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一、将语文课堂磨得光光亮亮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才会对作文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6.
章秀春 《小学生》2012,(10):49-49
<正>《新课程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阶段称为"写话",第二、三阶段称为"习作";到第四阶段才称为"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虽然这样说,但是学生一听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习作教学应是一种追求学生"学会写作""乐写善写"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具有积极的写作态度和浓厚的写作兴趣,也就是在情绪情感上、动机上都主动习作、能于习作、善于习作。如此的习作状态是最佳的。然而,当前习作课教学中学生的"习作状态"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被教师们忽略。联系课堂调研分析原因,并结合《我的心爱之物》一课的教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习作状态开发策略:设"趣点",情境联动,化被动为主动;把"重点",方法带动,化平淡为精彩;融"真情",坦诚互动,化心动为行动。三个方面整合推进,共促习作。  相似文献   

8.
向可镝 《教学随笔》2022,(2):123-125
小学语文绘本习作教学是指语文教师在习作课上利用绘本作为习作素材进行写作教学.小学语文习作课以"绘本"为支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和写作的"趣",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K教师在执教《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习作课时,借助绘本《怕浪费婆婆》,将绘本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一、作文首先是认识的事 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低段称为“写话”,中、高段称为“习作”,到初中才称为“写作”。也就是说,小学生习作只是一种练习,是儿童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进行的练笔。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习作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关注学生习作活动的过程,精心策划,想方设法让习作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带着这样的思考,结合一次科学实验的习作教学,做了不同的活动策划.  相似文献   

11.
蔡亚 《教学与管理》2021,(11):29-31
"碎片化习作"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及文本呈现方式综合影响下的一种写作样态.与传统在规定时间完成既定内容的习作方式不同,零碎性、片段化、非连续性是其主要特征.碎片化习作是在真实情境中儿童的个性化表达,教师须及时记录儿童的"碎片灵感",形成多样化资源,合理规划"碎片类型",展开梯度化训练,适时升级"碎片体系",使习作走向整体.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部分分为几个阶段,把第一学段(1~2年级)称为"写话",把第二、三学段(3~6年级)称为"习作",到了第四学段(7~9年级)才称为"作文"。其实新课标这样的提法,淡化了作文概念,旨在提醒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低段的"写话",不是成人的写作,甚至连习作也算不上,只是写话的一种练习。既然只是一种写话的练习,那么它就像学生平时朗读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将小学的写作称之为"习作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小学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儿童学习写作,其核心是让每个儿童知道作文该"怎么写",假如对涉及的写作知识一概不谈,那么习作教学中的"教"将皮之不存。因此,让习作教学面向儿童,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生作文",我比较喜欢称之为"儿童写作"。"儿童写作"指向两个原点:一是儿童生命原点。"儿童"是一个生命阶段,与成人完全不一样的生命阶段。二是课程原点。课标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目的是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兴趣。要统称"写话"和"习作",便是"写作"。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习作启蒙对儿童更高学段的习作,甚至是一生的写作态度和习惯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中,追求"简单易行"的写话方式,让写话内容富有"儿童趣味",围绕"能力生成"达到写作目标,就能更好地激发儿童言语生命动力,优化儿童习作生态。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各个学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学阶段学生作文的难度.尽管如此,作文教学仍然使教师感到头痛,作文学习更是诸多学生不愿意做的苦差事.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说起习作,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或许从你学习汉字开始,你就注定与习作绑定在一起了,再早一点的话,就是从你开口说话的那一刻起,你学着连字成句,学着理解句子的含义,慢慢的,你能将要说的话写下来了,也就是学会习作了。习作并不难,但是基础很重要,小学打基础,初中、高中的写作水平就会好一点,小学的习作课其实就是在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基础,以小见大,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习作",顾名思义就是练习写作的意思,所以,重点也就来了,就是一个"练"字,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能生巧,令人头疼的写作问题只能通过"练"来解决了——练听、练看、练读、练写。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思维,是学生写作核心素养结构中一个细小的单元,但却非常重要。美国学者唐纳德·奎恩说:"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我们知道,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同时也与思维协同发展。写作思维品质的高低,决定着语言表现力的优劣。如果说语言表现力是一篇习作外在的"血肉骨架",那么习作思维就是其内在的"精气神韵"。培养儿童的习作思维,是习作教学乃至语文核心素养培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是儿童亲历过的"活动",在写作时难度就大大降低,即使平时写作基本功很差的孩子也能写出三四百字,尽管语句有些"夹生",但是活动的基本过程、活动中的愉悦心情还是能表达出来的。但是,好多习作活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分析 中年级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观察作文是这一阶段习作训练的重要形式."画秋景--写秋色"是教材编者精心设计的一次观察习作活动.它与单元主题"色彩"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习作让学生自己画一幅图画再来写作,使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