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明与革新》2011,(2):51-51
大脑会过滤掉不想要的噪音,就像电视遥控器上的消音按钮,让人们集中于正在听的声音。但如果是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呢?据《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大脑中有一个音量设置网络,能选择性地把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和听到的声音调大调小。  相似文献   

2.
刘永 《百科知识》2005,(6X):35-36
女性早有这种猜想,但现在她们的猜想得到了证实:男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女人不一样。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女性和男性在智力测试中使用大脑中完全不同的区域。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结构”显然具有比迄今为止所设想的更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脑会过滤掉不想要的噪音,就像电视遥控器上的消音按钮,让人们集中于正在听的声音.但如果是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呢?据<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大脑中有一个音量设置网络,能选择性地把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和听到的声音调大调小.  相似文献   

4.
<正>即使在一个噪杂的环境中,我们也能很快将尖叫声与其他声音区分出来,仅仅是因为尖叫声音量比较大吗?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电影和志愿者的尖叫声,收集这些声音的音质和音量数据,并通过脑部扫描观察人们的大脑对尖叫声的反应。他们发现,与正常说话时的声音不同,尖叫声会使大脑杏仁核的活动增加。而大脑杏仁核对  相似文献   

5.
脑科学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重点科学领域之一,2001年以来,这一领域频传喜讯,下面是其中一些有趣的发现。 2001年1月,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人解读声音的大脑部位。一见钟情已让人费解,但医学界发现,即使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也足以令人“一听倾情”。加拿大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成像设备现在不仅是临床医师的好助手,很多神经学家也开始利用它进行科研工作。但是他们在应用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想研究大脑对声音的反应,只要在病人耳边播放声音或者读单词就行了;但如果科学家想知道大脑对图像的反应时,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空间很有限,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图片贴在设备的圆柱型舱室内,与受测者之间的距离就会太近,既看不清楚,也看不完整,而且舱室里也不能安装显像屏幕,因为这种屏幕本身也会生成磁场。  相似文献   

7.
对男同性恋和异性恋妇女而言,作为性爱信号的化学物质以一种类似的方式刺激池们的大脑。借助脑部扫描,瑞典研究者发现,当女性吸入少量出现在男性汗液中的类固醇雄甾二烯酮时,分泌雌性荷尔蒙的下丘脑部分血流就会增加。相反,男性则在吸入一种雌性类固醇时有反应。该研究小组观察到,在男同性恋的大脑相同位置,即视前区,会对雄甾二烯酮而不是雌性类固醇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8.
悠扬 《百科知识》2010,(2):38-38
我们不仅能用耳朵听,也能用我们的皮肤感知声音的世界——基于给受试者听一些音节,同时感受皮肤上气流的冲击,研究者证明,大脑能够整合来自多个感觉通道的信息,构建一幅完整的听觉“画面”。  相似文献   

9.
神奇的大脑联感现象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常用比喻。美酒或美食,就是以视觉美来形容味觉的满足。如果说形状可以品尝,颜色可以听,声音可以看,你或许以为那又是在想象或比喻,其实不然,有些人真的具有这种神奇的“特异功能”!美国的《时代》杂志曾报道,台湾中央大学有一名外籍教授,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实验表明,如同饿汉拿到食物或者吸毒者搞到毒品一样,在看到美女时,男性大脑会产生同样的愉悦反应,并且这种反应可能出自本能。研究者指出,种种迹象显示:就像毒品会对大脑产生刺激一样,美女对男性大脑的刺激并不取决于该男性的大脑是否有智力。在实验中,研究者向一些20多岁的男子展示一些俊男靓女的像片,同时通过脑电影像系统测试其大脑对照片作出的反应。结果发现,美女影像像可卡因、食物一样对大脑神经元回路产生偷悦的刺激作用。与此同时,帅气十足的男子照片却使测试者的大脑反应成阴性,这表明被测试者的大脑对这些男性照片产生了恐惧。以上证据都是科学家从未发现过的。  相似文献   

11.
<正>得益于世界上首次治疗耳聋的基因疗法试验,2014年6月,一群深度失聪的人终于听到了久违了的声音。这些志愿者是因疾病或外伤失去听力的。他们的耳朵中被注射了一种无害的病毒之后,病毒含有的一个基因使耳内的听觉感受器重新长了出来。目前改善或恢复听力的常用手段是助听器和耳蜗移植。但助听器仅是把声音音量放大。耳蜗移植虽然可以把声波转化成大脑能解读的电信号,但并非所有频率的声波都能转化;这意味着,在听人说话和欣赏音乐时,很多细  相似文献   

12.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23):10-11
为何指甲刮黑板声让人讨厌人类对尖锐的高音,如指甲刮黑板的声音特别厌恶,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反应源自大脑中的杏仁体。研究人员给志愿者播放74段音频,让其评价"好听"还是"难听",同时通过磁共振成像扫描,对比他们听到不同声音时的脑部活动。结果发现,声音越难听,  相似文献   

13.
法国和比利时学者宣称,发现那些速算者能动用大脑中一般人不可能动用的部位。 研究人员扫描速算者的脑部发现,运算时他们大脑中一般人不会用到的,用于长期记忆的部分正积极地活动着,将计算中途得出的结果存储于此,以便继续计算。这与一些音乐家只听一遍音乐就能凭记忆弹出曲子是同样道理。速算天才有秘密  相似文献   

14.
正滴滴答答的夜雨声、地铁上嘈杂的人声、音乐会上悠扬的乐声、对面朋友温和的话语声,都能被耳朵捕捉到"传入"大脑,经过"处理"我们就能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和意图。但有些声音你听得到,我却听不到;有些声音我听到的,竟然和你听到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什么灵异事件?走,赶紧去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5.
你通常用哪个耳朵听声音?当然,两个耳朵都用,但如果一定要让你只用一只耳朵听声音的话,你应该用哪一只?接电话时,人们习惯用左耳朵贴近话筒,以便让右手握笔记东西,而用耳机听音乐时有人则会把一只耳塞插进右耳朵中,留着左耳听外面的声音。有问题吗?是的,科学家说,这都不是好习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你应该用右耳朵听说话,用左耳朵听音乐。  相似文献   

16.
耳朵的秘密     
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做一个耳朵模型,你就会明白:你的耳朵如何把声音变成可传到大脑的信号,你的大脑又是如何把信号转变成你听到的声音的。  相似文献   

17.
《科教文汇》2005,(11):24-24
数不清的大脑实验观察过当动物在将得到奖励的动机驱动下要行动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总是一定会得到奖励,日本科学家利用这个想法,观察了大脑的活动,确定了一个与失望有关的区域。Takafumi Minamimoto和同事用猕猴研究了大脑一个叫丘脑外侧核区域的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为什么?     
正为什么有些人听到刮黑板的声音就会起鸡皮疙瘩?原来,这和大脑中的杏仁体密切相关。杏仁体会对高频尖锐的声音产生非常厌恶的感觉。科学家研究发现,声音音频介于2 000~5 000赫兹时,人耳对它最为敏感,也感觉最难听,而刮黑板就是处于这个音频区间。杏仁体由于对这种音频难以忍受,这种痛苦的信息就会传递给听觉  相似文献   

19.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做作业的时候,旁边电视机或音响的声音总把人搅得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在需要静心思考的时候,有人在你身旁大嚷大叫,你感到这个声音刺耳极了;在公共汽车上,司机收听的广播是你最不愿意听到的节目,真烦,可是不能不跟着听下去;甚至,我国曾明文下令:在高考的三天里,不允许在考场附近施工,以免发出影响学生考试的噪声!看,多余的声音真令人厌恶!这个世界充满着多余的声音,这些声音影响着我们的时时刻刻。只听我们想听的声音如果在同一间房里,你的父母因看电视乐得哈哈大笑的时候,你却感到四周一片宁静…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06,(7):111-111
当然能.如果做梦时听不到声音的话.就没法把梦中的人喊醒了。大约40%~50%的梦中本身就会有声音.而触觉.味觉、嗅觉以及疼痛感所占的比例则相对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