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竞争情报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极大地加速了竞争情报的发展。竞争情报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阐述了竞争情报的概念及特征,讨论了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2.
面向企业战略管理的竞争情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从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于1986年在美国成立以来,竞争情报在国外迅速崛起,随后成为国内情报学研究的热点领域。1995年以来,国内情报学界关于竞争情报领域选题的研究生论文已达十多篇。竞争情报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务实的企业总是特别关心竞争情报的实际效果,怎样实现竞争情报的价值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企业战略管理是催生竞争情报的主要动因,也是竞争情报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国外从事竞争情报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多是战略管理界人士。结合战略管理研究竞争情报,围绕战略管理提供竞争情报服务是国外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显著特色。由于知识结构和工作背景的限制,国内情报学界学者结合战略管理研究竞争情报的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实现竞争情报价值角度出发,结合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研究竞争情报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为建立竞争情报学科做理论研究上的铺垫。本文界定了竞争情报的概念,划分了竞争情报研究的内容层次——竞争情报理论研究层次、方法技能层次和应用推广层次,研究了竞争情报的3个重要特性——灰色特性、组织特性和依附性,探讨了企业竞争情报的关键成功因素,介绍、比较了中国、美国竞争情报进展。建立了竞争情报价值链模型,对组成价值链模型的5个环节——规划与定向、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竞争情报产品提供、产品应用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竞争情报需求的特点归纳为真实、快捷、相关,探讨了怎样用市场营销理念开发和满足竞争情报需求,研究了企业竞争情报用户识别问题。介绍了“虚软”信息向“实硬”信息转化的概念,据此将竞争情报源按“一手信息”和“二手信息”进行了内容划分。讨论了竞争情报工作的3个功能——教育培训功能、告知功能和增智功能,归纳了竞争情报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体系,强调了增智功能及其体现的竞争情报产品——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原料、决策产品和决策半成品。讨论了将竞争情报转化为决策行动和竞争优势的运行机理;研究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企业使命的确定、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环节中竞争情报的支持作用;选择了最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战略决策——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收购与兼并、建立战略联盟,讨论了企业重大战略决策中的竞争情报保障作用;讨论了政府竞争情报对企业竞争情报的影响关系;探讨了政府推动企业竞争情报应采取的战略举措——政府企业共建定标比超示范基地、建立推动重大工程技术产业化协作机制、建立国家信用情报管理体系、建立国家对外贸易竞争情报体系,考察并比较分析了中国、美国竞争情报推动者的背景构成。本文使用了文献的归纳、分析和综合,对比分析,案例实证,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假设一验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研究了竞争情报的3个重要特性——灰色特性、组织特性和依附特性;提出了竞争情报价值链模型,对组成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创新性的诠释;从战略管理的全过程研究了企业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的互动关系等。论文研究成果体现为竞争情报概念、竞争情报研究内容的层次划分、竞争情报价值链运行机理剖析,阐述了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发展的战略举措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企业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曰芬  臧强 《情报科学》2001,19(1):9-10,17
战略管理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阶段;竞争情报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本文在分析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分析并明确了竞争情报过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给出了知识管理对竞争情报过程的支持矩阵;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主要组成模块及工作机理。指出,依据该模型,企业易于理解和把握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实现竞争情报过程中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有效运用;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模型对于增强企业竞争情报水平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庆红 《情报科学》2012,(8):1247-1253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各种组织都在引入知识管理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情报竞争力。本文在查阅和研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关系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知识管理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之间的互融性。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企业应该整合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优势的结论,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6.
胡益芳 《现代情报》2007,27(11):34-37
战略管理对外部环境与竞争对手的信息需求催生了竞争情报并推动其发展。竞争情报贯穿战略管理流程的始终,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服务始终是竞争情报的主要任务,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竞争情报也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理论集合体。  相似文献   

7.
以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概述为出发点,分析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之间的联系,探讨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的可行性,提出基于知识管理思想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情报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冬松  祁珺 《情报科学》2002,20(11):1126-1131
针对知识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的特征,企业应强化竞争情报意识,分析竞争情报管理的新特点,把握竞争情报管理的原则,将竞争情报和企业的战略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王雪燕 《现代情报》2011,31(8):7-10
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正在成为21世纪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竞争手段和管理工具,二者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已得到学界的广泛共识。本文在竞争情报流五个环节过程中融入知识管理技术,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系统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10.
试论知识管理思想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勇 《现代情报》2006,26(1):188-190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时代性非常强的两个概念。通过研究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两者的关系。发现知识管理作为新时代条件下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在企业构建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知识管理的思想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之中。并对于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影响因素的研究偏重于流程性、管理性、文化性与结构性因素的探讨,轻视知识管理与战略结合的重要性研究。这使得跨国公司无从了解知识管理与战略实现的密切联系,以及如何从战略层面上推动跨国公司知识管理以更好发挥其最大价值。研究了战略性因素对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管理所关注的核心知识与战略类型要求相匹配的程度有助于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知识管理的个人化/编码化战略及内向型/外向型战略与知识资源的契合度有助于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总部高层领导战略性支持可促进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部门协同、知识整合和资源保证,从而确保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成功。  相似文献   

12.
李丹  丁春华 《现代情报》2009,29(7):27-30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07年的图书馆知识管理论文从论文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及论文主题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由此阐述了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LWD算子和LOWA算子的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产管理、人力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管理、企业文化、外部关系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评价企业知识管理绩效水平应考虑的7个主要绩效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即LWD算子和LOWA算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该方法在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孙文涛 《科教文汇》2014,(25):224-225
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型向战略型转变的四个阶段:劳动管理阶段、人际关系阶段、组织行为科学阶段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通过分析每个阶段的不同的特点来呈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得到以下结论: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个转移的过程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群体,逐步催生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优势,有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保证了组织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管理改革的新范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高等学校作为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组织,同样迫切需要知识管理战略的有效支撑。在剖析高等学校实施知识管理战略必然性基础上,阐述了高等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营造文化氛围、创新组织结构、改进激励机制、建立知识库、构建数字化校园等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改革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A well-developed and aligned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strategy and active top management participation are two of the key strategic issues in KM. The studies on KM strategy and 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 have mainly focused on big firm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resource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are different from big firms. Consequently, KM practices are different in SMEs as compared to big firms, and a thorough study of various aspects of KM for SMEs is needed. This research work is an attempt to study strategic issues in KM in SMEs in Indi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automotive component sector. Customer-focused knowledge is the most common KM strategy among Indian automotive component manufacturers. Top management is more active and supportive in KM initiatives in international auto component manufacturers. Indian SMEs need to focus more on the strategic issues in KM for reaping the benefits of KM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7.
科技项目管理“节点式监督”之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项目管理“节点式监督”是指针对不同的科技项目管理阶段,把科技项目管理的监督节点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每个节点的监督要点各有侧重。事前监督重在考察科技行政机关在科技项目管理方面的制度性与规范性,事中监督旨在对科技项目管理的行为监督、过程监督以及科技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的监控,事后监督意在对科技项目管理的结果监督。  相似文献   

18.
Our aim is to shed light on the consequenc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strategies on firm's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Organisations are not aware of the real implications that KM may have. Based on an empirical study consisted of 310 Spanish organisation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ling, results show that both KM strategies (codification and personalisation) impacts on innovation and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hrough an increase 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Also, findings demonstrate a different effect of KM strategies on diverse dimensions of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Our conclusions may help academics and managers in designing KM strategic programs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innovation,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profitability.  相似文献   

19.
李少峰 《大众科技》2014,(9):205-206
该公司现行的职能式管理模式落后于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过于粗糙,管理不到位。三步走,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实现公司生产流程化管理。第一步:将现行的生产管理按14类进行一级细分,一级细分后再进行二级、三级细分,使生产管理的工作精细、到位,达到生产管理"精、准、细、严"的基本要求。第二步:通过一年的"精细化管理"试行,公司对所开展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全面跟踪、纠正、总结、评审、改进,并在些基础上制定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即制定公司精细化管理管理标准,并作为公司管理的标准在公司内全面推行。第三步: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试行半年后,经过再次全面跟踪、纠正、总结、评审、改进,纳入公司管理体系,编写程序文件(或管理流程文件)、流程管理说明书、流程管理执行标准等文件,开展公司生产流程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企业管理思想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演进,但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节奏。企业管理思想受到国家工业经济战略布局思路、管理学科建设水平等结构性影响,企业管理思想演进呈现出西方管理思想一元论、中国管理思想丛林化和企业管理现实隔阂化的局面,同时企业管理思想演进一直呈现出科学性、开放性和人本化的路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