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营报2002年9月30日头版头条,记者杨磊报道:歌星高枫的突然去世原本不属于财经类媒体关注的范畴,但由于其在去世前一个月签订了一纸服装代言合同,我们有兴趣关注这个离奇合同背后的经济及法律话题。 高枫的经纪人大唐证实,高枫在8月份与浩男西服签约担任了形象代言人。高枫去世前,大部分广告拍摄计划已经完成,而他在9月2日才最终得知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红梅 《新闻记者》2002,(12):22-24
最 近一段时间 ,高枫从病危到去世的消息 ,成为各娱乐版的头条新闻 ,媒体纷纷挖掘他从艺生涯中的“猛料” ,包括他的家庭情况、被捕风捉影的恋爱、被揣测的病因、被风传的私生活。仅高枫的病因 ,就被传得很隐秘 ,有媒体说 ,高枫染上的是“PCP病毒性肺炎” ,据称只有三种人可能被传染 ,其中一种人为艾滋病患者。这些报道引发了京城媒体有关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争论。其中 ,2002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报》的“娱乐新闻过度关注高枫事件是一种‘集体偷窥’”和《北京新报》的“公众人物从社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公众社会应当有相应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3.
高枫是北京的一位歌手。1996年5月10日,他接到一个湖北某电台主持人打来的电话,随便交谈了一会儿。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一次广播直播节目的采访,他的谈话当场就在广播中播出。高枫感到受了愚弄,向有关部门投诉。7月,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通报,认定这个行为“侵害了采访对象的权益,同时也是对听众的极端不负责任”,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政府机关的文件使用了“侵害了采访对象的利益”一语,这是第一回,  相似文献   

4.
擅自发布他人言论侵害了被采访人的什么权益?魏永征1996年5月,有一起“高枫事件”引起了新闻界的一番议论。高枫是北京的一位歌,一天他在家望接到武汉的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两人闲聊起来,尔后,又有一位男土也参加了电话聊天。想不到,这次通话竟是一家电台的现...  相似文献   

5.
9月19日,以《大中国》一曲走红中国乐坛的流行音乐歌手高枫,终不敌病魔的袭击,告别人世。当我们回顾各媒体对高枫病逝前后的报道时,却突生不安之感,因为有些媒体不知不觉地传递了一种宿命的、不健康的思想倾向,在导向上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偏差。9月初,高枫病重入院时,就有个别媒体散布说,有人怀疑高枫是为了提高和扩大知名度而故意入院。后来又有人对其在国外的生活提出毫无根据的怀疑。再后来,众多媒体开始将其专辑封面和宣传画连篇累牍地刊播,意图向人们说明高枫的辞世,与其对待生命的态度有关,暗示其专辑的封面是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3月3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康在区教育厅高枫厅长和桂林市委书记刘君的陪同下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进行了考察和调研。  相似文献   

7.
1月18日,吉林省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在长春召开。省委副书记林炎志、省政府秘书长刘润璞、省委副秘书长兼省委办公厅主任荀凤栖、省委副秘书长刘利华、省人大教科文委副主任傅秀清、省人事厅副厅长高枫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并对“十五”以来全省档案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省人事厅副厅长高枫宣读了省人事厅、  相似文献   

8.
邵华泽同志一贯十分重 视新闻评论工作,他在担任 人民日报主要领导期间,不 但亲自策划、组织、撰写和 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而 且非常重视新闻评论人才的 培养。他在繁忙的工作中, 不辞辛劳,受聘担任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在新闻系讲授新闻评论课。 《同研究生谈新闻评论》一 书,便是根据他1990年10 月至1996年1月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这本书立足点高,视野开阔,理论性、概括性强,是他几十年丰富的新闻评论实践经验和对新闻评论工作深湛思考的宝贵结晶。 我在人民日报从事评论工作10多年,自1989…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已是尽人皆知,但作为书评家,他对书评的贡献,人们却所知不多。事实上,在鲁迅一生的作品中,图书评论占有相当的分量。从上世纪20年代初,他就关注图书评论、提倡图书评论。首先他在书评理论上有  相似文献   

10.
浅谈传媒与社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0月30日香港出版的《东周刊》在封面刊登一幅影星的裸照,引起香港各界的强烈谴责。事发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公开谴责这一事件,他对新闻界指出,《东周刊》事件抵触了香港社会的道德价值,引起社会人士的公愤。在一片谴责声中,香港《东周刊》被迫停刊。与此相类似的现象还表现在媒体对歌手高枫去世与有关PCP肺炎的报道上,媒体对其疾病的  相似文献   

11.
李强  贾茹 《今传媒》2005,(12):51
在当前新闻评论教学的创新改革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是一位先行者。他的教学理念是教会学生新闻评论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并能学以致用。他经常鼓励学生:“欢迎大家登上新闻评论的互动练场——相信我行!”笔者有幸学习于赵老师的课堂,对他的创新教学深有一些体会。激励学生“相信我行”学习新闻评论,信心是最重要的“。相信我行”这四个字,可以说是动手写新闻评论的开端,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相信自己能写出新闻评论、能写好新闻评论,并且自己动手尝试写新闻评论,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2002,(11):47-47,48
“炒作”已成了当今某些媒体的“疾患”,尤其是文体新闻的报道,有时一点鸡毛小事,一番“热炒”,竟成为报纸上的头条新闻。不久前有关歌手高枫病危的报道,即可见炒作风之一斑。从9月16日发的有关高枫住院的第一条消息起,至9月22日高枫病逝第三天,有几家报纸不惜版面,超规格地(有的放在报纸头版头条位置上)连篇累牍报道这位歌手的病情及相关方方面面的详细情况,有的报纸天天有这方面的报道,有的文字新闻还配了图片,有的刊在头版头条显要位置上。热炒高枫病危之风终于平息下来,但风过之后,大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冷思考。冷思考之一。时下,正值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掀起宣传热潮之际,宣传主管部门多次强调这一段新闻媒体要高唱“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和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要以头等的版面、最高的规格、最大的力度、最佳的效果为党的十六大营造团结奋  相似文献   

13.
从事新闻评论实践,他热情满怀,即使在从实务界转人大学任教后仍然笔耕不辍;从事新闻评论教学,他不懈探索,办起全国大学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发表了一批新闻评论理论文章,出版新闻评论学专著,探索与媒体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教学新路。  相似文献   

14.
俞平伯(1900-1990),著名学者、文学家、红学专家,对《红楼梦》的研究有重要贡献。他在上世纪20年代就活跃于文坛,至80年代末仍耕耘不绝,成果丰硕。他在书评领域里,也有很大的成就。俞平伯评书的领域很宽广,长于对古典作品的评论,尤其是对小说、诗词、戏曲的评论最多。对现代作品也有不少评论。序跋、随笔、读后感是他书评的主要形式。他在《人间词话》序中说:  相似文献   

15.
要以理服人     
最近,和一位老同志谈天。他对报纸很关心,每篇重要的新闻、评论,都仔细看。他得出一个印象:有些评论口气太大、太硬,简直是给人下命令、作指示。报纸的评论文章,要旗帜鲜明,有战斗的风格,要尖锐泼辣,不能钝刀子割肉,这是毫  相似文献   

16.
要以理服人     
最近,和一位老同志谈天。他对报纸很关心,每篇重要的新闻、评论,都仔细看。他得出一个印象:有些评论口气太大、太硬,简直是给人下命令、作指示。报纸的评论文章,要旗帜鲜明,有战斗的风格,要尖锐泼辣,不能钝刀子割肉,这是毫  相似文献   

17.
狗仔元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的高枫事件标志着内地的娱乐媒体正式进入狗仔时代。专业化的八卦媒体其实已经开始入侵我们的娱乐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热情的提升,为言论的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中国的新闻评论在近几年呈现出"井喷"的趋势,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作者,盛大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盛大林坚持每日撰写评论稿件,且优秀作品频出,基本上每周都有文章登上四大门户网站的首页,被网友誉为"网上最牛的公民"和"十大最具影响力评论家".他在从事新闻评论十余年间,发表文章近两千篇.盛大林的时评带有对社会的深思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评论,用富有逻辑的论证,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的时评选题广泛、视角独特;他的文字散发着理性、建设性;他的观点深刻、一针见血,充满着真知灼见;综观盛大林的时评作品,体现出他对社会的独特洞察力和强烈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感与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给大家说说新闻评论的语感问题。 新闻评论是媒体对新闻事实或某种观念发表意见、与受众交流思想的一种新闻体裁,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当我们阅读不同时期发表的不同新闻评论作品时,第一感觉往往不是内容,而是传达内容的符号——语言的时代感。我曾经与一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论作者交谈,他不停地感叹“现在不知道怎么写评论了”。他所感叹的不是怎么理解所要论的问题,而是不知道用怎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受众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20.
1988年6月14日与巴赞的会见,只不过是我长期对他的关注与研究,评论与介绍的终结,是一个完满的句号,而三天后,我与索莱尔斯的会见,虽然不是我关注与认识他的起点,但确是我认真研究他,评论他与介绍他的开端。在此之前,从书刊的评论与介绍中,我对他只略知一些皮毛:在文坛很活跃;办过刊物;写过小说;作品也发表了不少,其中有一本《女人们》的长篇小说特别走红;相当“现代派”,曾经算得上是“新小说”中的一员;还与中国颇有些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