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月6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牧民在厚厚的雪地里赶着羊群。新疆大部分地区连续出现的强降温、降雪天气,造成阿勒泰、塔城等地交通受阻、山区牧民和牲畜受困。经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紧急救助,目前受灾地区民众已得到妥善安置。(王/摄)1月2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无家可归的人们只能紧靠地面的通风井御寒。当日晨,莫斯科急救中心发布消息说,19日晚到20日晨,莫斯科又有7人被冻死,另有20多人因冻伤被送进医院。(新华/法新)1月18日,一名俄罗斯人走过莫斯科街头白雪覆盖的灌木。莫斯科水文气象局当天发布的消息说,当天凌晨莫斯科气温一度降至零下30摄氏…  相似文献   

2.
1995年:阴影笼罩下的国际新闻界谷康生编译1995年3月1日,俄罗斯最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弗拉迪斯拉夫·里斯季耶夫,在下班回到他的寓所──莫斯科公寓大楼时被人射杀。他是几个月内在莫斯科被杀害的第4名记者,他的死已在国内引起公愤,尽管叶利钦政府下决心...  相似文献   

3.
“海豹”身后的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塔利班真的改进了RPG火箭筒技术,夜晚都能一发即中,那留在阿富汗的美军前景堪忧可能面临上世纪80年代苏联进攻阿富汗被打下300架飞机那样的可怕前景奥萨马·本·拉登2011年5月1日在巴基斯坦被美军特种部队击杀,阿富汗反恐战争看似出现大头朝下的局面,美国已经在急着将3.3万美军士兵在2012年9月前分批撤回国内,秋风扫落叶的维稳工作交给了解决拉登的美军特种部队。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9日,一名俄罗斯妇女从汽车厂地铁站走过,当天为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罹难者哀悼日,莫斯科市民纷纷自发来到汽车厂地铁站献花,告慰亡灵。2月6日发生的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共造成39人死亡,130多人受伤,其中30多人伤势严重。  相似文献   

5.
钟贺 《新闻世界》2007,(9):38-38
日本《产经新闻》曾刊登报道称:"张作霖被炸死,与日本人无关,而是苏联情报机构所为。"这是该报驻莫斯科记者采访俄罗斯历史小说作者普罗霍洛夫的一篇报道。然而,史实证明,日本关东军炸死了张作霖,这是一桩证据确凿的铁案。  相似文献   

6.
李云 《航空档案》2005,(5):30-31
在中国南海的南部海面上,经常活跃着一支精锐部队的身影。他们神出鬼没,成为马来西亚石油平台等海上重要目标的“保镖”。不仅如此,他们还活跃在马来西亚侵占的中国南沙部分岛礁上。他们就是鲜为人知的马来西亚海上特种部队——“帕斯卡尔”。“帕斯卡尔”是“海上特种部队”的马来缩略语。它是马来西亚三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是活跃在南海海面的一支重要特种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报刊、图书的编辑队伍中,教材编辑是一支“特种部队”。其所以如此,就业务性质说,他们从事的是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既是一般的编辑,又是著作者本人,“一身而二任”;就人数说,在各种编辑队  相似文献   

8.
掠夺的病根     
在莫斯科的公路上,所有最方便的转弯都被禁止,结果导致了大量的交通堵塞。当问及为什么会这样做时,一位莫斯科出租司机说:“这是为了警察能从违章那里收到最多的贿赂。”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电视节目主持人被害与改革广告有关俄罗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利斯季耶夫1995年3月1日被暗杀引起俄罗斯人的震惊。莫斯科当局认为这一谋杀是与利斯季耶夫试图消除电视广告中腐败行为有关。利斯季耶夫曾从事调查性报道,后担任俄罗斯第一频道的总经理,对前苏联...  相似文献   

10.
人物介绍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0,(3):F0002-F0002
彭斐章,男,1930年9月生,湖南省汨罗市人,1953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并留校任教。1956年由国家选派到国立莫斯科图书馆学院(今国立莫斯科文化艺术大学)研究生部学习。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美国著名特种部队游骑兵协会受训的仅有的三名印尼军人之一,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省长Rizal的作风一如游骑兵的座右铭:“游骑兵,做先锋”“他是第一个在灾难发生的当晚就致电总统建议成立救灾指挥中心的人。”Paul说,“那时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觉察到事态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08,(5):74-74
2008年4月初,为期3天的第七届约旦国际特种部队装备展在首都安曼东郊马尔卡机场阿卜杜拉国王空军基地开幕,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军用和民用安全设备生产厂家展示了特种部队最新的反恐技术和特殊装备。  相似文献   

13.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是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第二次访苏时,对当时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讲的,至今整整50年.这个讲话,后来被广泛传达,"文化革命"中,还被配乐成歌.所以,50岁以上的人,大都还能记得,并因此受到极大鼓舞.当时我有幸厕身3500位听众队伍中,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人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头脑,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心脏,那么苏兹达尔就是俄罗斯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美特种部队是由美国公民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组成的.只有拥有中士或上士军衔的男性军人才能成为特种部队的志愿兵.必要条件包括:必须同意可超期服役、在最后一次服役期间没有前科、在军队服役不能少于两年、受教育年限不能低于12年学制的中学水平、有权接触秘密文件、应具有高智商系数.候选者还须经过体能测试.……通过所有考验的志愿兵可进入特种部队学校进修班学习.这时,他们要签署专门合同,表明他们为完成战斗任务,随时准备在地球的任何角落乘降落伞着陆.  相似文献   

16.
一、飞往莫斯科1956年12月24日8点45分,一架银色的小型客机离开跑道,直冲云霄。这是中国民航的国际班机。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裴桐等一行四人是去莫斯科接收苏联移交档案的。这年,苏共中央向我党中央提出要把保存在苏联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档案移交给中国。共产国际作为国际共产主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国立图书馆学院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晚会苏联国立莫洛托夫图书馆学院(已改名:莫斯科国立图书馆学院——编者)于今年4月6日,在莫斯科的俱乐部举办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为题的晚会。当晚会开始时,图书馆学系三年级生赵世良同志代表中国学生向对我们国家生活感觉兴趣的所有到会的人致以感谢。为了回答这种谢意,晚会的参加者在会上合唱了"莫斯科——北京"之歌。  相似文献   

18.
胜利的时刻 到达莫斯科后,我接触的所有人几乎都支持北京,认为北京此次肯定能赢.即使在莫斯科人心也向着北京.有报道说,在该市四个城区对100多人进行的民意测验中,63%的人表示支持北京,25%的人倾向于巴黎.世界传媒几乎都在盛赞北京,说她最有希望赢得主办权.这的确是场实力的竞争,但是也的确不能排除感情和运气因素.最难的是人心隔肚皮.每个投票人都不露声色,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上台不久,我被公派留学苏联,在莫斯科住了近4年。对当时的苏联高校以及作为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当时苏联社会,印象很深。我在莫斯科拍了许多照片,每当看到这些黑白的影像。当时的留学生活情景就仿佛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八一”前夕,我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和现役女军官的双重身份,参与了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组织的一次体验性新闻报道,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撰写了通讯《体验特种部队》。 可能是由于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太强的学问,任何先验的东西,在鲜活的新闻实践面前,都会有一种不适应感。当我几乎翻遍了手边所有能收集到的关于国内外特种部队的资料后,我才发现由于中国特种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