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史研究的重大收获──《中国农业考古图录》问世徐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历年来出土了极为丰富的农业文物,对研究我国悠久的修农业历史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近期编辑出版的《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是我国第一部农业考古学集大成的学术性专...  相似文献   

2.
(五)俄国的考古学院.俄国的考古学院是由俄国档案学家卡拉契夫创办的,除培养考古学家外,也培养档案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国考古大会》作为一档考古探秘类文化节目,不仅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考古学提供了多元的展现空间,还创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路径.该节目强调考古文化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互动意义,实现了媒介情境中考古现场的独特演绎,即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沉浸式考古、社会意义深度阐释的文化式考古、历史事物多维展现的故事式考古.多种意味的考古形式...  相似文献   

4.
阿房宫考古新发现,启示国人: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传授与探求历史时应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掘应密切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阿房宫考古新发现,启示国人:观念的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传授与探求历史时应坚持“文、史有别”的原则;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掘应密切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6.
月苹 《新闻导刊》2005,(1):51-51
2004年12月3日重庆某报8版报道:《观音岩挖出船棺墓葬群》,说“一考古人员兴奋地说,初步判断这是一个船棺墓葬群,在主城区发现还是首次,距今起码有数百年历史,其排列方式和成都2000年发现的古蜀国大型船棺墓群十分相似。”导语并说:“船棺葬是蜀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墓葬形式,近年只是在四川西部有少量发现。”  相似文献   

7.
考古发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掘宝,而是要把地下的古迹和古物揭露出来,了解它原来的位置、布局和后来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使由于时间的推移而被泥土掩埋起来的人类历史得到重视、复原、并使之得以延伸。敦煌文艺出版社刚出版的“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10种)首次将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的狭义历史学和以研究古代的遗迹、遗物为对象的考古学结合起来,将大量的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过于专业且有些神秘色彩的考古资料,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同时又为以历史文献为线索串连起来的历史记录补充了鲜活、生动的实物及细节,也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8.
考古工作的全部价值不仅体现在发掘出土的文物之中,还体现在各项文物资料的获取上,而文物资料价值的实现又取决于数据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考古档案的管理有别于其他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发掘项目将各类考古档案资料分类存放管理,合而是一个完整的发掘项目,分而则可细致地查阅每一个探方、每一座墓葬、每一件器物的情况,从而为研究者提供全面、详细的历史资料,这也是考古档案管理的目标和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25日,澳门将回归祖国怀抱,在澳门近四百多年的历史中,中外有关澳门历史的研究也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0.
考古发现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古成果的公众表达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新时代对考古成果的公众化传播提出新要求。以展览为手段实现考古成果的公众表达,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优势所在。博物馆应加强对考古成果展策划实施的研究,在展览主题、叙事结构、展品选择、传播推广方面形成适应考古展特点的策划实施方式,讲好考古故事。  相似文献   

11.
走向公众的“国际考古日”
  2014年考古文博界最大的主题或许是一个全新概念的提出:“公共考古”。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公众、社会组织、团体机构对文物、博物馆、文化遗产等方面愈加重视。响应国际号召,中国先后设立国际古迹日(4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星期六)。其中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当前中国文化遗产方面最重要的节日。今年6月18日,《中国文物报》、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联合提出一个倡议,将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六的“国际考古日”作为我国考古界和考古人的正式节日。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考古新闻报道作得更加完美呢?结合自己长期从事考古报道的经验,我认为,从事考古新闻报道的记者要不断强化自己历史素养、文化素养、法律素养、科技素养和审美素养,通过不断的提高,让自己写出的考古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3.
刘澜 《档案时空》2013,(8):33-34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一门历史学科,它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复原古代历史。文物考古资料是考古工作人员在考古勘探和发掘现场,记录古人活动信息的唯一原始凭证。这些资料包括一系列文字、表格、图纸、照片、录像、拓片和各种测试、分析、鉴定报告等材料,是复原古代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上世纪90年代至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现有各种记录模式的考古  相似文献   

14.
新闻和历史两者关系很密切,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历史是对已知事实的记述。蔡元培先生的《新闻学大意》认为:“新闻者,史之流裔耳。”还有人把历史比作大姐姐,将新闻比作小妹妹。无论如何比喻,无非是讲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历史学有许多可贵之处,比如史家的治史精神等,就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新体系正在形成,其最大特征就是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中国丝绸博物馆2017年举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突破以往展品题材上的限制,将展品从单一纺织品拓展到丝路文化遗产的全领域,从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成果的视觉角度,讲述科技在丝路古道上探索出的新故事,并通过组织一系列相关体验和教育活动,实现宣传历史文化的同时,拉近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与观众之间距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考古遗存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媒介,考古出土遗迹、遗物透过自身的形象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文明历程与文化信息,考古文博电视节目《考古公开课》以公共课堂的形式成为观众探寻中华文明的桥梁.该节目设置别出心裁,塑造出考古知识的全新媒介形象,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传播策略对中华历史文化进行艺术化表达,并深度诠释和传播了"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他原是新闻通讯干事,面对着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后来上大学钻研考古、历史,开始回顾、探寻往事的踪迹、脉络;研究生毕业后,成绩优秀的他,出乎老师的预料,竟干起记者来,从昨天重又回到今朝。文物、考古的报道,就是从纷繁复杂、几近消逝的既往世界里,抽出几段最精彩的乐章,重又奏出美妙的音响,让今人品味。国内专事考古报道的记者不多,象他这样的历史研究生搞考古、文物报道,短期内成绩显著的更少。他就是光明日报记者白建钢。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传真》:文献+考古,演绎中国历史刘炜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本丛书是一部以传世和出土文物演绎中国历史的普及性读物,书中突破了传统通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史的框架,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聚会到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体进程中,依据大量的一手文物,结合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料,对从原始社会到清朝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考古学之父李济这个名字,对普通民众来说可能不会很熟悉,但学术界和考古领域的大都知道,无论是在考古和学术研究领域,或是在近现代历史上,他都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代表性人物。1896年出生于  相似文献   

20.
王敏  王焱 《档案时空》2011,(12):13-15
“口述历史”亦称口述史学方法。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简而言之,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本人回忆等方式收集口传记录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