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编辑同志: 我是《新闻通讯》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新闻通讯》这本小册子可说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我订阅《新  相似文献   

2.
摩托罗拉388的信息e点通突破了单纯PDA的功能,体现提供资讯管理的服务,摩托罗拉透过不同的内容供应商合作伙伴,为你24小时选取重要的资讯内容。388有如一个掌上流动资讯中心,你无须拿着沉重的电脑,便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不同内容的信息:财经、新闻、笑话、体育等、更不限地点:咖啡室、酒吧、健身中心、即时知道国内外的不同信息。 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资讯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朋友,去过游乐园吗?肯定去过,不过我这个乐园可少见了,它是“打火机乐园”。怎么样,想参观吗?下面我带大家去观赏一番吧。这个乐园是我私人创办的,设在我卧室的角柜上。走进乐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拿蛇天王”,特别威武,手中的“蛇”活灵活现,准会吓你一跳。“大炮”打火机是用铜制作的,发射管上有精美的图案,把后面的铁片向下按,就会从发射管头上冒出红红的火焰,发射管底下有一个小黑盒子,让两节7号电池“躺”在里面,按一下开关,就会“炮声轰鸣”。轰轰轰……真像正进行一场战斗。瞧,“金色梅花鹿”,正笑眯眯地欢迎你呢。它那长长的枝状角,惟妙惟肖。尖尖的耳朵,显得聪明又活泼。身上的朵朵梅花,更给它增添了几分俊俏。最有趣的要算那个“手机”打火机了,外形和真手机没什么两样。一按天线,便会冒出长长的火苗,伴着“丁零零”的响声。有几次我玩它时,正在做饭的妈妈急急忙忙地跑向家里的电话机,引得我和爸爸捧腹大笑。乐园里的打火机各式各样,无奇不有:“钳子”、“锤子”、“斧子”、“锯子”、“刀子”、“扳手”、“苍蝇”、“武松打虎”、“老人献花”……够你赏玩半天的,肯定令你大饱眼福、乐不思蜀。这些打火机的收集,缘于一次看电视。我看电视上一个人收集...  相似文献   

4.
华夏心理网     
《网络传播》2010,(9):92-92
简介:玩转四方是一本城市生活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和旅途中的风花雪月。玩转四方是一本出行攻略秘笈,你和朋友共同书写,共同分享有趣的地点和有用的生活攻略。玩转四方是一个基于地点的生活游戏,抢占地盘,赢取勋章,我的地盘我做主!当然,如果你可能去看世博会的话,玩转四方会是你最好的随身小导游,她记得世博会所有场馆的资讯,每个展馆的特色,帮助您避免错过任何活动,甚至会告诉你哪个场馆可以吃到免费的蛋糕哦!全新的足迹网站,用手机来玩,体验随时随地随手的乐趣,活在当下,酷在随时,脱“宅”而出。  相似文献   

5.
我爱河南日报《生活周刊》专页,我特别喜欢这个专页上的“生活琐谈”。它似生活海洋里一朵晶莹的小花,给我知识,给我甘甜。“生活琐谈”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又是教你学习生活,热爱生活的良苑。在这里,有教你怎样生活的《靠家庭是耻辱的》,有教你怎样对待人云闲言的《治一治“闲话篓”》;有教你怎样对待爱情婚姻的《不必拘泥于“第一印象”》和怎样处理家庭琐事的《要当开明“_法官”》等。就连为人处事,节日娱乐等也讲得头头是道。这样的小言论我看的多了,自身修养有  相似文献   

6.
“你看,我使用的打印机和电脑是联想的,空调是格力的,电视机是海信的。冰箱是海尔的,楼下的汽车是红旗,”在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林治波指着自己办公室的各种电器.又晃了晃自己的酷派手机,“你看我屋里,哪有一件日货?我是一个从内心里爱国的人。  相似文献   

7.
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钱钟书在钱钟书的一篇《读伊索寓言》的文章中,我看到这一句话。我想,其中的“大作家”不仅仅代表作家,还代表着更多的人。但钱老或许没有想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算你没死,照样有人靠你生活。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发表了多篇优秀的小说。由于名气大,于是一些人租一间破房子,扯上几张旧桌椅,找几本破书就成立了一个“金庸文学研究会”,四处招收会员,自然免不了交“会费”。再涂上几篇文字,凑到一张纸上,拿去复印,这样,一个“金庸文学报社”又成立了。或许有人说,武侠小说是…  相似文献   

8.
聂扬飞 《新闻世界》2014,(7):316-317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以手机、掌上电脑为代表的各类移动终端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人们的阅读生活中,并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讯的一种主要媒介终端。移动终端具有传统出版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数字出版的新宠、同时其应用与行业前景值得关注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活在世上,别人对你的能力和才智肯定是会有所评估、有所判断的。但因为“别人”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对你评估得恰如其分的时候有,但对你看高或看低的情况肯定在所难免。看高了,自然满足了你的虚荣心,但未必是好事;看低了呢,似乎又让你很伤自尊,就此一蹶不振可就麻烦了。要叫我说,别人怎么看其实都无所谓,高看你你不必沾沾自喜,低看你索性就当做是一种鞭策吧。  相似文献   

10.
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今天,已经不会有人怀疑手机带给人类的影响。它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无论你从事怎样的职业,无论你是富裕还是贫穷,都逃不开手机所带给你的欢乐和烦恼。  相似文献   

11.
坦率地说,去年底邮订《新闻知识》时,我对它的质量是颇有些怀疑的。看罢1989年第一期《新闻知识》,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初次见面,便爱不释手了,它给我的印象是:“新”、“近”、“活”三  相似文献   

12.
参加人大会采访,有一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会议开始前两天,我对一个省的代表团80%的代表进行了一次广播收听调查,发现竟没有一个人带收音机!这一情况引起了我的不安和深思。不能否认,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是一个弱势媒体。但它也有两个最大的优势:其一,它是一种受众感到最轻松的媒体,以“听”和“看”两种信息接受方式而言,“听”无疑是更轻松的方式;其二,它可以在移动中便利地接收,这一点电视和报纸也都难以做到。从此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爱阳光,因为它是金黄的;我爱天空,因为它是湛蓝的;我爱小草,因为它是嫩绿的;我爱枫叶,因为它是火红的;但是,我更爱生活广播,因为它是五颜六色的。”2005年3月1日,河北乍活广播开播周年特别节目中,一个12岁的小听众用她童稚的声音朗诵了这首她自己创作的小诗。而一位年逾花甲的书法爱好者则在纪念册上留下了一行笔力飘逸的行书“活色生香入味来”。  相似文献   

14.
笑一笑     
进入角色丈夫被提拔为干部之后,妻子高兴地对他说:“今后你当官了,啥活就别亲自动手了,要多支使别人去干,这样让人看起来才有个官样。”丈夫听后,上下看了看妻子说:“你说得对;那么现在就请你给我打盆温水来,然后再替我把脚给洗了!”  相似文献   

15.
小李同志:来信牧阅。你在信中说:“新闻对我来讲,是既熟悉叉生疏的东西。说对它熟悉,是因为每天可以从报纸上看到,从广播里听到,说对它生疏,是因为对它的认识还非常肤浅。”你还说,“投稿数次,一篇未中,几乎丧失信心了。”看了你的来信,敦促我尽快给你回一封信。  相似文献   

16.
你来信说,做记者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一年来的记者生活是愉快的,但是也常常为抓不住重要报道题材而烦恼。见报的稿子都是一些小鼻子小眼的东西,不要说读者了,连自己也不想再去看它一眼,因此怀疑自己身上有没有新闻记者的“细胞”。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仅表现在你身上,可以说在许多青年记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不是你身上有没有新闻记者“细胞”,而是看你头脑里有没有宏观意识,懂不懂得进行宏观思维。  相似文献   

17.
不管看什么报刊,我总是喜欢翻翻它的“读者来信”。这不单由于那些信上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我关心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往往使我回忆起一段永生难以忘却的往事。我通过它进入了新闻界,而且直到现在我还在新闻界工作。这家报纸是上海文汇报,它的“读者来信”专版叫“读者的话”。“谁叫你写通讯的文章”一九四六年我在河南开封高中读书时,对这个专版虽然也很爱看,但没给它写过稿。我当时的兴趣是搞文艺创作,给这个报纸的文艺副刊“笔会”和上海的其它一些报刊投过文艺一类的稿件。七月  相似文献   

18.
张沁 《大观周刊》2006,(44):87-87
冯小刚的电影《手机》曾经风靡一时,也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剖析了手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那么你的手机呢?它是否在你的生活中演绎过真实的“谎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书评家在读者看完全书之前,就泄露书中的“惊天大秘密”是不道德的。就像你看延时直播的球赛时,有人把比分提前告诉了你一样。 我保证不会说出序幕里杀害卢浮官美术馆馆长的凶手是谁,也不会预先说破死者用自己的尸体精心设计出的身体符号到底代表着什么,但我不得不转述一下《达·芬奇密码》中的另一个大秘密,好在它虽与本案有重大之利  相似文献   

20.
马国亮  流甄 《出版参考》2004,(12):54-55
从三十年代初期算起,最初为《良友》画报写稿的是老舍先生。第一篇的作品是一首勉励青年的诗。后来陆续写过几篇散文。众所周知,老舍一向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幽默文章的隽永,更可说是艺坛独步。我们向他约稿时,他总爱问:“你看我该写些什么呢?”于是我们便给他出题目。他每次给我们写稿,几乎都是经过这样的协商才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