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一、让学生参与备课教师在上课前应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初步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征求他们对上课的意见,将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给学生传阅,对照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并征集相关的事例,集思广益,参与教学目标的制订,补充、修改教案后再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用书)是教材编写者为了帮助教师了解各册教学内容、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精神和教学要求进行备课而编写的教学工具书之一。实践告诉我们,认真阅读、合理使用教参有利于提高备课、上课的质量。然而,调查发现能认真阅读教参,充分发挥教参在教学中作用的教师一般仅占教师总数的  相似文献   

3.
谈课前备课     
要上好课,就得备好课。备课包括学期前的备课与上课前的备课。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前备课谈几点体会。一、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备课时,应认真反复阅读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益,优化育人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校长应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等教学环节提出规格要求,并加强指导与检查。 一、对教师备课的指导与检查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加强教学预见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抓好教师的备课,认认真真地指导与检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要件。长期以来,在指导教师备课上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四备”、“五认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五认真”即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做到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认真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普高热”逐渐升温,因而导致中专学校新招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学生素质的变化就必然对中专学校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中专教学,笔者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了一项新的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的尝试。导读教学法是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一、引导阅读引导阅读就是在上课前,由教师给学生指导性地引出难易不一的有关问题,让学生在上课前首先阅读教材,对所引出问题作出解答或引起注意。教师在引出问题前,要认真备课,对所引问题反复推  相似文献   

6.
<正>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已耕耘十五个年头,十五年的不断跋涉,不断攀登,这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与成绩,把我锻炼成了一个写字基本功扎实的小学语文教师。下面,我把平日里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几个方面的做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一、认真备课,快乐上课教学中,我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对写字是否感兴趣,以及学生在写字中可能生成的问题。对于一些写字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我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认真析字,互相谈体  相似文献   

7.
说课,不是备课也不是上课,它是在备课以后、上课之前进行的教学研究;它与备课和上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具体地说,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讲述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后向听课的教师或教研人员讲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做,然后由说课者和听课者共同讨论、评议、设计教学过程,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日的。说课活动,不但是…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外乎备课和上课。而备课又是上课的基础。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把备课当作自己教学的第一创造。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透露他备课一般对教材要读几十遍。直到寻找到自己的备课支点。著名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谆谆教导年轻教师:学习老教师第一要紧是学习他们备课。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实际上,教育评估也是教育过程的继续。因为作为教师必须随时了解所用教材、教学方法的效果如何、距离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多大差距、哪些学生学习吃力、采用什么方法步骤对学生的指导最适宜等等,这些都少不了要动用教育评估技术。就是说,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期待新的语文备课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法的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甚至连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积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都属于备课的范畴。因此,语文备课是个大概念,写语文教案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备课不一定  相似文献   

11.
要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要认真备课.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艺术于一体的一项关键设计.备课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学计  相似文献   

12.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重在抓好常规教学,所谓常规教学,即教学中的备、讲、辅、改。作为常规教学之首的“备”,即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二、深入研究教材;三、全面不解学生;四、组织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其意义有三: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2.备课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过程;3.备课的过程同时又是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后落脚点,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之中。体育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依据体育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术、技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之中。要体现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要求,教材的系统性和教材的相关性。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是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过程,既备教材也备学生,还要备场地与器材。对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如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实际上,教育评估也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的继续。因为作为教师必须随时了解所用教材、教学方法的效果如何、距离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多大差距、哪些学生学习吃力,采用什么方法、步骤对学生的指导最适宜等等,这些都少不了要运用教育评估技术。就是说,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部要用到教育评估。例如,在最初的教学计划中,教师要预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能力,并根据掌握的这些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使能力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各种评估手段取得的数据和信息,研究每个学生距离他们个人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学管理者,所期望的当然是教师演绎出高效课堂,但他们往往却在检查教师备课笔记(而非“备课”,更非“上课”)上耗时费力,大动干戈。将广大教师的兴奋点从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转移至大篇幅书写教案上来,这往往使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与我们的管理目标背道而驰。笔者认为,管理者应引导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决胜课堂。  相似文献   

16.
陈炜 《江苏教育》2012,(27):55-57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教案检查是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老师们会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并编写教案,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教学步骤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但部分教师对于"课后反思"疏于认真对待,有的教师一学期课程结束了,教案中"课后反思"项目是一片空白,有的教师草草数语以应付学校检查。作为已从教十多年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的过程中,本人深刻地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积累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任何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最起码也是最权威的依据,毫无疑问是手中的教材即课本。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会认真阅读,用心体会,悉心备课。一旦遇到有参考资料跟教材发生冲突的现象,教师会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以教材为“准绳”。但这个在教师心目中被奉为“圣旨”一样的极其权威性的依据,却一再出现不严谨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张丽华 《学周刊C版》2010,(10):181-182
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它是教师职业中最习以为常的,然而又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对象千变万化.要把教材中的知识变为学生的财富.使学生喜欢你讲的课,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认真的准备——即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要认真做到“八备”,即备教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备课堂提问、备板书设计。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果说上课是关键,那么备课是基础。怎样备好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依据,是使学生获得系统历史知识的主要媒介。所以,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科书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教师的精心备课,认真组织教材,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常言道:"读史使人明志。"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七个方面入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教学的过程中,"站"几乎成了每位教师的主要姿势。但是,站久了之后,教师也不妨坐下来,因为"坐下来"也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坐下来备课,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教师坐下来认真备课不仅会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教师也会在备课中得到磨炼、得到成长。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材已经很熟悉,上课前写写教案,不需要详细地备课。然而,教师所执教的对象是鲜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