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胜利煤田东区井田的地层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并对含煤地层构成作出了详细阐述,系统地研究了该井田的含煤规律.  相似文献   

2.
胡家河井田位于陕西彬长矿区中北部,侏罗系中统延安组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主要煤层是4号煤层,厚度较大,局部存在冲刷现象。本次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频谱分析技术对侏罗世时期古河流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该时期河流的演化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马依井田地质资料和岩芯及测井曲线的分析,总结了马依井田晚二叠世龙潭期层序地层特征、分析了砂体展布特征、以地层层序为单位进行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探讨马依井田龙潭组的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研究区从龙潭早期到晚期为潮坪-三角洲-泻湖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姚林林 《科技创业月刊》2012,(10):170-171,173
对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地层演化历史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该特殊演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套典型地层系统,同时结合Chemoga-Yeda水电工程分析了在该地层环境中水电工程的建坝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层序地层的角度对孤南洼陷下第三系地层形成和发育、演化等进行了分析,为该区下步的勘探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徐艳渠 《科技风》2014,(14):38-39
本文对平煤股份某矿的井田地形地貌井位置边界范围井田面积相邻矿井边界关系含煤地层情况及丁二下延采区等做了简介,针对该采区在初期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本着集团公司提出的"设计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经过科学的研究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对丁二下延采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效果显著,此优化方法值得在同类煤矿或技术改造矿井中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范各庄井田岩溶陷落柱特征及形成机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构造、构造地质学、岩溶陷落柱形成的构造控制、沉积学等理论与方法,以构造演化为主线,解析动力学背景和地质活动,探讨研究区沉积特征、地下水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以及对岩溶陷落柱形成及发育的影响;针对岩溶陷落柱主要受控于地下水特点及构造特征,论文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特征与构造特征及演化,详细研究了构造及地下水控制下岩溶陷落柱柱体形成及发育规律,并揭示了不同尺度构造对岩溶陷落柱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体系、配置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9.
大众煤矿矿区属丘陵地形,地层相对稳定,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其中二1煤层发育稳定,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平均煤厚4.45m。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具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通过对大众煤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层、构造、陷落柱、岩浆岩等进行分析,评价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并对今后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扬子古大陆新元古代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项目为“华南扬子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效应”子项目之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11年下达的基础科研项目。项目于2011年启动,历时3年,系统收集分析了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新元古代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和第二代区域地质志资料以及涉及该区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岩石地层、事件地层、年代地层、旋回与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特征,重新修订了该区域新元古代“南华系”区域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岩相古地理系列图件,并利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探讨了盆地形成演化的大地构造环境,综合分析了陆缘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式,总结了盆地演化与矿产资源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体系、配置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2.
宋家营井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向斜东南翼南部,在巨厚的新世界之下保存了完整的石炭~二叠纪的煤层。成煤以来,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对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含水层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含水层的赋存特征,对安全采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1)
本文首先对岩性地质油气藏勘探现状、前景及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应用原则进行分析,最后详细阐述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暴雨山井田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境内,根据该井田含煤地层的沉积规律,采用标志层层间距、煤岩层组合特征、煤质及测井曲线等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彼此验证,可以很好的划分各每组,区分各煤层,对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吾祠井田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动植物化石极少,地层特征不明显、煤层连续性差且极不稳定,厚度变化大(0-5.2米),经常出现分叉、变薄、尖灭等现象,煤层走向、倾向上的次级褶曲及次生断层均很发育。所以对吾祠井田煤层赋存规律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主辅采煤层的分布情况、井田的地质构造主要特征,为矿井生产布局做好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煤田综合勘探技术,通过对宋家营井田内煤层、煤质及煤层气孔的含气量和气体成分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该井田内煤层气资源做出了初步评价。该方法对井田煤层气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网络及网络演化的内涵,建立了揭示网络演化机理的HTVIC网络演化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含增长、择优连接、自增长、反择优衰退的HTVIC网络演化规则,同时以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并运用平均场理论对该网络演化模型度分布与幂指数进行了详细求解。最后运用Matlab对HTVIC网络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出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是一种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赤峰市解放营子地区各个时代地层构造,重点对志留系中变质岩的变形变质作用进行了的研究;野外工作过程中查明了志留系地层中的岩石基本组成及岩相特征;室内重点对志留系地层中的变质岩的变形变质作用进行了探讨,查明了该区志留系地层中变质岩的变质作用分为3个时期,并以此对兴蒙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网络及网络演化的内涵,建立了揭示网络演化机理的HTVIC网络演化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含增长、择优连接、自增长、反择优衰退的HTVIC网络演化规则,同时以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并运用平均场理论对该网络演化模型度分布与幂指数进行了详细求解。最后运用Matlab对HTVIC网络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出HTVIC双向择优网络演化模型是一种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具有无标度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2)
本文对转龙湾煤矿地层、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井田水文地质等内用进行了简述,按照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性质、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矿井突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方面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了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