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享受读书     
卢松昌 《阅读》2008,(5):1-1
如果有人问我:“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我会脱口而出:“读书!”培根曾说过,读史使入明智,数学使人周密,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书籍为我描绘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奇光异彩:书籍为我描绘了社会的纷纭繁复、波澜壮阔。每读一本好书,我都如饮清泉,如饮醇酒,每遇一本好书,我就像与故友重逢,与他顺心交谈,又像在聆听长者谆谆教诲。  相似文献   

2.
这天,小叮当正在看书,一件怪事发生了,从书中爬出一只模样古怪的虫子。“你是谁?”小叮当惊讶极了。“别怕别怕,我是一只小书虫。有问题尽管问我。”“是吗?”小叮当将信将疑,“正好我有问题向你请教。今天老师说,要把课文越读越长,我怎么也听不明白,一篇课文的长度是固定的,怎么可能越读越长呢?你能告诉我吗?”“哦。你真是问对人了。”小书虫神秘地眨眨眼,“老师说的其实是一种延伸读书法。就是围绕课文进行拓展性阅读。”小叮当挠挠头:“我还是不太明白延伸读书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小书虫哈哈大笑:“别急,你听我慢慢说来。”他告诉小叮…  相似文献   

3.
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电视。是呀,电视多好看呢:画面清晰,内容有趣,不仅可以见其形,还可以闻其声。特别是动画片,更是爱看了。那“火眼金睛”的孙悟空,那“铜头铁臂”的葫芦娃,那“滑稽可笑”的唐老鸭……给小朋友的童年带来多少快乐呀!但是,我认为,还有一件事比看电视更有意思,那就是阅读。阅读是积极的脑力活动。边读书,边思考,你会进入书中和书中人物一块儿激动,一块儿欢笑,一块儿流泪。你仿佛也变成了书中的主人公。阅读能让你高尚。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交朋友,好书读得越多,你的高尚朋友越多。俗话说“近朱者赤”,那你不也成了高…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阅读是恒河的水,我沐浴其中,得到神秘的体验。从水中走出,我已不是原来的我,我得到了新的生命。有人说:阅读是一种不必依靠飞机或火车的旅行,不会增长皱纹的成熟,即使时光一去不返,也能让人再次年轻。还有人说:阅读是一趟心灵的旅程,我游走在读书的幸福时光里,悲伤和孤寂的日子,阅读给了我慰藉;寻常日子里,阅读给了我智慧和欢乐。是的,阅读是神奇的,阅读是难忘的,阅读是深刻的。小朋友,你喜欢阅读吗?你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吗?阅读到底是什么呢?我以为阅读是人们热烈向往又无比快乐的,是让人好奇并会点燃人们希望的,是美丽而激动人心的。…  相似文献   

5.
读以致用     
一个成语叫“学以致用”,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我这篇文章的标题,将“学”改为“读”——读以致用,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读书。当然,读书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今天,我是一名有50多本著作的作家、学者。我之所以能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取得一点业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阅读成就了我。我小时候,开始作文总写不好,觉得写作文很难,并由此产生了惧怕心理。后来在外地教书的父亲给我寄来了两本书,一本是《模范作文》,一本是《新尺牍》(书信集)。我认真反复地读了这两本书,将书里的“好词好句”乃至“好的段落”摘抄在小…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人学外语必须学好中文我自幼爱看“闲书”,至今看“闲书”已数十年才悟出“书到用时方嫌少”的含义.书越读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知识浅薄,故拼命地买书、看书,只恨日月苦短,一味率性而读.因为我觉得我读的书必须是我所欣赏的.从阅读中可以获得最大的乐趣,书所赋予人的思想远比现实生活更加生动、迷人.  相似文献   

7.
潘宁 《阅读》2023,(ZA):54-59
<正>文字的作用可大了,它记载了人类的历史,传承了人类的文明。所以,理解文字,把书读明白,是一件大事情。把书读明白,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引导我们思考;把书读明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提升沟通的能力;把书读明白,对提升写作能力也很重要,是“说明白”“写明白”的基础。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果碰到读不懂的句子,如何把句子读明白,潘老师给你们四个“小锦囊”。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对于《三亚落日》这篇文章,如果我们单纯地去朗读,就感觉不到课文的价值。读文如喝茶,有人用来解渴,有人用来品味。不知你们是从什么角度阅读这篇课文的?生:这篇文章我已经读过,我感觉的确是一杯清心的好茶,所以我是细细“品味”的。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也是茶道中人,而非一个临渴掘井的人。师:对,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更要站在一个品味、欣赏的高度,才能领略到她的浓浓诗意,体味到她的芳醇与清心。生: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文章的题目是《三亚落日》,但为什么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花了近200字大谈其它事物,而只字未提太…  相似文献   

9.
帅琦 《阅读》2005,(10)
最近发生了一件让我最后悔的事。有一天上语文课,秦老师问:“谁能简单叙述一下课文的内容?”我听了暗暗感到庆幸,心想一定是在检查预习的情况,幸亏我昨天读了一遍课文。我胸有成竹地把手举了起来。可是,转念一想,昨天只是走马观花地读了一遍,自己的复述会不会全面?同学们会不会嘲笑?于是又悄悄地把手缩进了抽屉。“潘雨阳来说。”潘雨阳站了起来,复述得很流利,秦老师表扬了她。接着又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肯定没有认真预习课文。”我听了,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怦怦跳了起来,这不就是在说我吗?我感觉到老师的目光向我这边投来,我知…  相似文献   

10.
以前,曾听到过一种说法,觉得颇有些风趣意味。说的是湘、黔、川三省的人喜辣。湘人是“不怕辣”,黔人是“辣不怕”,川人则是“怕不辣”。这话听过之后,如同把玩一件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回味一阵,并未十分在意。后来,当再有人说起“不怕辣”时,竟使我想起《清稗类钞》一书来。《清稗类钞》是民国初年徐珂编撰的一部大型类书。那里面有一则似乎亦庄亦谐又具讥讽意趣的掌故。大意是:有一位附庸风雅的士绅,好写  相似文献   

11.
在路上     
张成红 《阅读》2011,(12):1-1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首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书山有路。远方,是一片丰沃的原野。我童年阅读的启蒙源自小人书。从小人书到中外名著,在成长的路上,阅读丰满了我的人生。十八岁那年,我初为人师,依然倾情于文字的魔力。我会重温儿时作文课上的兴奋与激动,于是,会经常在全班的孩子面前品读某个孩子的佳作,那个孩子肯定是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2.
蒋岭 《阅读》2011,(10):16-17
蒋老师:同学们,课题有时候就像文章的眼睛。抓住这双眼睛,可以学会阅读。下面我们以课题《小草和大树》为例,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杨军:抓住课题,可以进行质疑问难。读了课题《小草和大树》后,我首先想到这么几个问题:这是一篇  相似文献   

13.
浅谈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183;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享受读书     
应良明 《阅读》2015,(Z3):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书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度过。在闲暇的时光里,在宁静的深夜里,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静静地走进书中的世界,细细地品味书中的意  相似文献   

15.
唐朝有个演滑稽戏的李艺人,善于逗乐。他自夸学问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儒教、佛教、道教三大教无所不通。在一次皇家宴会上,有人问他:“如来佛是什么人?”他答:“是个女人。”二“为什么?!”“《金刚经》说:‘敷坐而坐。’(自己把打坐的位置整理一下然后坐下来。)一个人既有丈夫又有儿子,不是女人是什么人?”另外一个人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李艺人答:“也是个女人。”“W hy?”“《道德经》说:‘我有大患,为吾有身。’(因为我有自身,所以我有莫大的祸患啊。)若不是女人,怎么会怀有身(孕)呢?”皇帝大笑,问:“文宣王是什么人?”答:…  相似文献   

16.
成才与机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一气读了几本《成才》。该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生气,于是我便想到和“成才”有关的话题——“成才与机遇”,并借《成才》一角来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有人说,机遇是成才的关键。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其他条件都好,如果没有“机遇”,他是成不了才的。还列举了不少事例:某某有机会结识了某大师,成了名人;谁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出国学习的名额,成了才……这看法无疑有正确的成分,因为  相似文献   

17.
我写日记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的,我有意识的练笔也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的,我遇到了一位很特别的语文老师——周老师。周老师很重视课外阅读,每周有一节课是专门用来给我们读报纸杂志的。有不固定的可以称作读报员和读刊员的同学。他们在上面读,我们在下面听,有时还做一点笔记。不管是什么报刊,只要有适合我们看的内容,周老师都会请读报员读刊员读给大家听。周老师订有《少年月刊》,我也订有《少年月刊》,周盼红在上面读外国小学生写的作文。同学们知道我有这本杂志,纷纷围过来,有的还读出声音,周盼红有一点生气。周老师说“:没关系,你读你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谓不教,就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够运用它独立学习,这是“教”的最终目的。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这一最终目的应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中学语文的重点内容。实践证明: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还能相互促进。在这几者之间,“读”是基础是重中之重。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杜甫也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至于“听”和“说”是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关的内容,毕  相似文献   

19.
一看到这个题目,恐怕有人就会说:“这是两个不沾边儿的问题。”乍一看,是的;做学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研究工作;它需要深广的专业知识和精细深邃的思维能力。而校对则不同,它是一种机械的、程式化的文字工作,只要识字的人都能胜任。它们之间毕竟有高下之别,不便相提并论。再说,做学问的人就专心做学问,至于校对,那是出版社或编辑部的事。这种观念我认为是很偏颇的。 英国科学家培根打过一个比喻:“书籍犹如船一样,穿过时间的河流,把精神食粮运给一代又一代。”书  相似文献   

20.
书·我·奶奶     
韩青辰 《阅读》2006,(5):4-5
我对书的好感是天生的。 记得我小时候,冬天的夜晚,我和奶奶挤在一张床上,奶奶常常把她缠过的小脚靠在我怀里,让我给她暖脚。只要我看书,奶奶就蹬我,怪我浪费灯油,还劝我说:“女孩子嘛,读那么多书干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