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也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世界各国的共识,为了能在此轮经济转型和竞争中享有话语权,中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为此中国必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以超前的眼光对"低碳经济"进行战略步署,采取相应的制度创新及经济技术措施,来完成中国完美的"绿色"转身。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0,(20):37-38
2010年8月27日,是四川省广元市首个法规性的“低碳日”,这是四川广元市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之后,做出的关于“低碳重建广元”的决定。在首个“低碳日”到来之时,广元市老科协科普宣讲团举办了一场“低碳经济”科普知识讲座,邀请市科技局局长、市低碳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郭俊讲解“低碳和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参加听讲的有市老科协各分会会长和会员代表近120人。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岛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资源环境的压力,日本政府提出了构建低碳社会的国家方案.以此为背景,本文首先围绕日本推进低碳社会分析了日本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的意义,揭示了日本引领世界低碳革命的决心和信心;其次,研究了日本提出低碳社会发展目标可行性的预测和分析方法.最后,分析了日本建设低碳社会(LCS)的行动方案:“十二项低碳社会行动方案”,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的五大重点领域.这些对于中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达国家的“绿色新政“ 在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危机中,都会出现一些新产业带动世界经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2008年9月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开始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6.
《深圳特区科技》2005,(9):19-19
作为高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科技与经济论坛”一直以高层次、高规格,权威性而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盛誉,成为中国经济和高新技术领域晟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讲台。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模型现状和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蒋金荷  吴滨 《资源科学》2010,32(2):242-247
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发展低碳经济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技术创新成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国未来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减少贫困、发展经济、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满足基本的人文发展需求是研制中国低碳经济评价模型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首先概述了全球CO2的排放特征,再对当前碳减排模型中不同模型的特点、存在问题作了阐述,并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对开发中国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涉及的3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技术进步的内生化问题,发展中国家环境-经济模型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需要寻找到一个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欧洲多个工业国家已抢先一步发起了打造"低碳经济"的浪潮。通过对低碳经济发现现状的分析,及对低碳经济的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将主题为“科技创新助推能源产业变革,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论坛共设置石油、电力、新能源和节能四个峰会,重点围绕“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展开深入研论。此外,中国节能协会与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组委会共同主办了2010“节能中国贡献奖”宣传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型,影响了经济走向,香港作为世界自由贸易港,成为中国内陆连接世界经济的重要平台.同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原本“去工业化”和“虚拟化”的经济走向逐步回归实体经济.香港在金融危机中也深刻意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重新寻找战略后方,发展实体经济.陕西作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成为其合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1.
全球资源与气候环境的变化使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甘肃省作为我国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其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构建包含低碳指标的工业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Weaver-Thomas模型,对甘肃省工业产业在低碳约束下的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依此对其工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均GHG排放量在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前,增排将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时,通过CDM项目合作,使增排量减少,这将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减排,又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本文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能源结构改善”以及“环境标准和法规的强化”作为要素,构造中国的CDM方案,并利用CGE模型测算这些要素改进时可能产生的CO2减排资源。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减排效率,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减排量影响的性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资源科学》2011,33(4):612-619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节流"指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4.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付加锋  刘小敏 《资源科学》2010,32(2):205-210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人类必须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早采取行动越经济可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在面对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时的政策选择难度加大,情景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不可能在先设定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再采用反演方法设定情景并保障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更多关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和能源技术、经济竞争力,并在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对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投入。因此,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景的设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约束下,通过调整部门能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加以实现。然而,"低碳"经济情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通过不同情景设计来选择较为适合中国发展的低碳经济情景模式。本文将对构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情景框架,关键指标的选择与设定,情景逻辑性检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哥本哈根会议再次使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热议的焦点。一谈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人们往往马上想到新能源开发和低产能工业淘汰。事实上,据国外最新研究,工业生产造成的能源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低碳化是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发展低碳产业是“低碳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秦皇岛市低碳产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产业多样化地区低碳产业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低碳化是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发展低碳产业是“低碳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秦皇岛市低碳产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产业多样化地区低碳产业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闫理 《科教文汇》2013,(29):193-195
本文旨在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法律制度完善问题。从“增加碳汇”、“控制碳源”两个方面提出了城市绿化建设、改变生活方式、调整生产模式这三个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任务,并针对这三方面提出完善低碳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又一个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总结低碳经济在国外的发展,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针对江西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振宇 《未来与发展》2011,34(9):28-30,102
低碳经济时代呼唤着我国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我们应借鉴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的“政治敛合”和“经济敛合”概念及思想,并立足国情,对政府管理从理念到行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